給孩子的作文練習--擴寫與流水帳

小時候,國語測驗一定會考造句。當然,就算不考試,造句本身也有一定的教育功能,這我是不會否認的,只不過,造句這玩意要怎麼「批改給分」,我覺得是很值得討論的。

舉個例好了,如果出一題「今天……,希望……」,你會怎麼回答?

以我為例子好了,我小時候(其實現在也一樣)可能會這樣回答:「今天我很快樂,希望明天一樣快樂。」

你覺得這樣的句子可以得幾分?



在我眼中,這句子通順完整,表達了明確意思,也沒什麼會造成誤會的東西,更沒有寫什麼妨害社會善良風俗的內容,『根本沒什麼好嫌的』。換句話說,如果我的孩子這樣的句子,完全看不出來為何要被老師打錯,甚至扣個一分都不該。

老實說就他寫了「今天被打了,超幹的,希望我可以報仇。」我也會給滿分,因為就造句而言,根本沒有錯誤,當然,另外關心輔導一下是必要的(順便讚美他敢表達自己情緒),但就「造句」而言,我覺得他的確掌握到「今天……,希望……」這個格式。

只是不管是我小時候,還是現在的老師(比較我小時後跟我的孩子,現在似乎更嚴重),都會覺得這樣寫「太短」……你的題目只是「造句」,為何要寫短文?

「今天我跟同學吵了一架,希望我們明天可以和好,跟以往一樣玩在一起,畢竟友情是很珍貴的。」

像這樣的句子,會是現在老師要求的「造句」答案,但在我看來莫名其妙,因為「今天我跟同學吵架,希望明天可以和好。」這樣的答案,在我看來,分數跟上面的答案是一樣的,我甚至覺得,上面落落長的答案,只展現了答題者的「缺乏自信」。

我不否認第二個答案就「文學」來說太單薄,可是就「意思表示」而言,其實才是言簡意賅的內容,為何要落入「字堆疊多表示能力強」這種以量取勝的迷思當中呢?

當然囉!文字表達能力,也不是說短就是最好,重點不是長短,而是收放自如。當你要描述一棵樹,對象是3歲小孩,或對象是30歲大人,你的遣詞用字絕對會不同,而且,給大人看得字會多一點,因為資訊承載量不一樣。

所以關鍵應該是擴寫的能力。

從孩子出生,我一直有在睡前跟他們講故事的習慣。因為我這個人不喜歡唸現成的故事,所以總是即興編故事,這些年來講過幾百個故事了(我承認很多只是打混拖時間),但我發現孩子雖然聽很多故事,要他們自己編故事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我開始跟他們玩擴寫遊戲。就是由我起個頭,然後兄妹接力,每個人講得都要比前一個人講得更長,但原來用到的字句要保留。比方說:

「露露跑。」(露露是我家的貓)

「露露跑步。」

「露露跑步跌倒撞到頭,腫了一個包。

看見露露跑步跌倒撞到頭,腫了一個包。」

「我看見露露跑步跌倒撞到頭,腫了一個包。」

「我看見露露跑步跌倒撞到頭,腫了一個包子,頭昏腦脹的。」

「我看見露露跑步跌倒撞到頭,腫了一個包子,頭昏腦脹的。」

今天早上我們看見露露跑步跌倒撞到頭,腫了一個包子,頭昏腦脹的。」

「今天上早11點,我們看見露露跑步跌倒撞到頭,腫了一個包子,頭昏腦脹的。」

「今天早上11點,我們看見露露跑步跌倒撞到頭,腫了一個包子,頭昏腦脹的。」

「今天早上11點半,我們看見露露跑步跌倒撞到頭,腫了一個包子,頭昏腦脹的,好可憐。」

我們就這樣一直玩,玩到句子太多,實在很難記住才罷手,但孩子已經玩到超興奮的不想睡覺了……所以我們又玩了另一個題目,才要他們睡覺。

答題的順序是我先出題,然後換妹妹,再來是哥哥,然後在換我。可以看見增加字數最多的是哥哥,然後很快的他就發現字數太多只會讓後面越來越不容易記,所以也開始縮短字數……

那個一直只增加一個字的是我,我增加的是「我」、「們」、「半」,可以看見我增加的字不但最少 ,往往也會改變「故事方向」(現在式變過去式,單一敘事變多重敘事),但孩子增加的內容,通常只有「描述或形容詞」。

這很正常,對孩子來說,一開始的「露露跑」已經設定了一個故事,所以很難逃出這個情節。不過我只這樣引導一次,第二次他們立刻就學會這些訣竅了,而且直接應用。

後來我有算給孩子聽,才玩幾分鐘的遊戲,瞬間就膨脹到近百個字了,這還是大家對形容詞很收斂的情況,不然字數早爆炸了。

之所以陪孩子玩這個,是因為孩子們很討厭作文,或者聯絡簿上的日記,每每寫到好晚,只是為了這幾十或幾百個字。

陪孩子這樣一玩,他們突然發現,字數根本不是問題,老師要求作文兩百個字,日記五十個字,根本是「太簡單了」,明澄甚至說,這樣一不小心就會超過稿紙範圍。才知道啊!以前一張稿紙就哇哇叫,現在還會嫌稿紙太少?

當然,這是純就字數來講,畢竟功課有規定字數,所以你至少要把空格填滿才行。

但內容又是另一回事了。

這又扯到「流水帳」的問題,因為老師「禁止流水帳」,尤其妹妹有過給次被退重回寫得慘痛經驗,哭得超傷心的,直說不想去學校(花好幾個小時寫出來的文章被直接退稿……)。

不知為何,「流水帳」從小就被認為是很差勁的代名詞,從小一開始孩子就一直被灌輸「不可以寫流水帳」的觀念。

我要說,這是非常糟糕的觀念,糟糕透了。

別的不談,如果我要你回想你昨天一天的行程,你覺得用流水帳呈現比較好,還是蜻蜓點水跳來跳去比較好?

不管是溝通上時序的呈現,還是整理思緒時對於內容的掌握,流水帳都是首選方式 ,我完全看不出流水帳哪裡不好。

當然,你把作文變成行程表,這的確不大恰當,但說實在的,以小學生而言,光把行成表列出來就很了不起了,你還要他跳脫時間序列,甚至撇開因果關係,直接「講重點」。對不起,這一點很多大人也辦不到--因為你沒有先好好的練習寫流水帳。

先會擴寫,才有能力縮寫。其實縮寫才是比較困難的技巧,這不是抓重點而以,以文學來說,那是精髓的濃縮與彰顯,你以為很簡單嗎?

流水帳是練習抓重點的第一步--建立順序、先後。所以,小學生如果沒有先好好做這種「科學化、系統化的練習」,怎麼可能學好作文、學好表達、學好溝通。

甚至影響數學邏輯的學習。

可是老師很愛批評孩子們寫「流水帳」這一點……所以作文、造句一直是我在跟小孩老師溝通上的障礙點……

我從小就是那種造句拼命寫短的人,我覺得這是一種挑戰。然後我作文可以多跟老師要好幾張稿紙,看你要給我幾張都可以。

在我看來,造句的題目,有把意思表達就夠了。而作文當然不見得長就好,但小孩子有本事寫超長文章,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不過老師對這一點都很不認同啊……

但我還是會這樣教小孩的。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