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懶好久好久了,電腦裡積了這幾年下來上萬張的照片,除了少數有放進特定資料夾以外,幾乎都塞在同一個資料及裡沒有分類,更慘的是,就算有分類,分類也沒有明確規矩,幾乎都是隨便取個名稱就丟進去,結果就是一團亂。
![露珠](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uu6olXhiRniBaltb5A30u20ewscnPihJTfqAgJ8tj2Kv3cf4JyMt9KKKZJUm2Z3uQ9lSjvJrsqD1S4xe_Z6bo3Is_gK4mndPR345R5PHLFkkdzmSpgNHMi6QqzX01WlA=s0-d)
數位化的結果就是這樣,以前只有底片的時代,老實說底片我沒有用心保存,相片反正就一卷一本,相館都幫我放好了,除了出國旅遊之類有特定主題的相片會另外買大型相本存放,其他的就亂丟。
後來買數位相機,開始亂拍的生活,但以前還稱不上愛拍,照片量也沒那樣大,拍照主題也比較侷限,反正拍到一定數量就燒進光碟,主題就小孩、旅遊跟其他。
![日落](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st_7cBCf-E0nQ4lk4exG-wT-vh_IDkoEKZRebUQGxmuitlC1pP_JclGKhl4TmbLW4WckRao3M2LCjBtYzZzUxqPwgOBGBjWBfYalFDI2KsGlyL0-4-9sTkGEi4SsgiGFM=s0-d)
待我相機升級到LX2,這當然是好像機,但最大問題出在「它可以無限連拍」……
於是我陷入連拍地獄,快門數以倍數成長,一年裡拍的數量大概已經抵過我一輩子拍得……
簡單說,我4300拍了三年,快門數4000多,LX2拍兩年,快門數12000多,G1拍一年,快門數18000多……
問題在於,裡面有一半以上是重複或類似的照片,因為瘋狂連拍……
剛開始認真想學攝影的時候,看了不少建議、教學的文章,有人贊成連拍,有人不贊成連拍。
連拍的功能自有其價值,像拍小朋友學走路、日出時瞬息變化,這不單只是「一直拍總會有清楚的」這樣消極的觀點而已,而是看見影像連續播放時產生的感動,本身就非常有意義(DV?這個再說)。
![織卉](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uValkcxhA_L09k9pRjG4CdstyeSnGgp7nnwgyLxMBUGj_s1fvvyJ359m2jvSDiat9vPKjaYA0wuwFOp9VAjcHYkqeJO2Hl-a-ugH0T5DEULNjxGyGZf0D8SVkOv9IaAbc=s0-d)
因為這一點,所以我的相機一直設在連拍模式(因為這幾年拍攝量最大的就是小孩子),因為動感,也因為小DC本身光學與機械條件就比較差,連拍「的確提高拍到清楚照片的數量」
請注意是「數量」不是「機率」。
這一點再換用G1之後被凸顯出來了,因為「照片清楚的機率大大提升」,而且「連拍速度快很多」。
於是問題產生了,我有大量「非常類似」的照片。
以前比較可憐,連拍之後,就把模糊的刪掉,清楚的留下來,數量也沒很多……
![_1060966](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sloYWEBhn36gsb0abIxJ_JE1_fADB5vnuELf6Aw88MkZFrlHDru3YESBaLLZq0Rfziry14K2rXQuAMjwkMNGw2y7Giu2VuuGrSo4vF7H80yBfpj96M40Yr63_WKUYM2Ok=s0-d)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照以前的標準去刪照片,結果就是刪沒多少,留下來是大量「看起來幾乎一樣」但是「都夠清楚」的照片,這不但佔空間,而且本身也沒多大意義。
這也讓我有了不同的反省--這些年來,我用的機器進步了,我的拍照技術呢?
說我這幾年沒進步當然是騙人的,我除了對機器性能的瞭解變多,拍照「技術性」的瞭解也增加不少,,也拍出不少自己或者他人覺得不錯的照片。但我自己知道,在美學與藝術性上面,進步不夠多,至少我自己很不滿意。
![玩球澄](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vHcghrFpq83Axqz6UzU2_Es42cdz2_hprbd9PfGZV2x0TFqR7BcV39ifshQryMfUMz-MFAXvrWoLw3Sewdu1oHIf_E6-RDJQLeDMFKV9oGNns_BbybFkAnb-F9M8VA=s0-d)
以前看見感動的照片,就只是感動。現在看見感動的照片,我卻變成討論鏡頭焦段、光圈快門……這也算是種進步,但好像走偏了。
簡單說,我那些自己滿意,他人也滿意,稱得上是好照片的產生方式,靠得是直覺還有運氣。
這表示那些照片靠的是連拍所產生的運氣加成產生的,在我自己的觀點裡面,這稱不上是創作。
最近有了閃燈,讓我重新思考連拍這件事情。
學習閃燈,第一個問題就是我不能在胡亂連拍了,而且在能力不足以預知拍攝後結果的狀況下,我開始思考其他問題:我想要拍成什麼樣子。
也是這一點讓我覺得很悲慘,因為我發現我在這方面還很差,因為以往都是拍一堆再進電腦看看順不順眼……這很混耶……
![青年活動中心](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sz47nRBR5V-xH9U4ZaxMQUMkAUiRn7en1j6NE-WlcajhFHuh9TjDnhueeggA1GeHqMpH-8aQpSgKWYc1ldaVikguf3hkaxY3GgOk9O9UglFwykvshpQq_sSy4CWWjelA=s0-d)
電腦一堆照片整理了幾天,整理不到一半,如果把光碟裡的也拿出來重整理還得了……一邊整理就一邊想著,這些照片現在我會如何拍?
拍小孩比較難預估,常常是看見精彩狀況就衝去拿相機,根本沒時間設定所以當然是連拍,這一點在小孩長大以前不大可能改變。
但那些靜物、風景呢?過去幾年,我偶而也會試著要拍出那種經過安排、刻意創作的照片,但就連這種照片我也在連拍……一整個就是覺得很急躁,只想亂槍打鳥,事後進電腦處理……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u00gQMuOSJ9-peIePDfLAPr_vF5yHdhxQzyUPuFETluHJjDb6N1DNb60eA1kAm6woREXZa3r6Mq2y0HuvoX268Q8EfSLCXBDPPBy2SO7A5-Lue2ibxy2RRftDULrc0xWQ=s0-d)
這幾天我開始不再連拍,模式改用M,甚至也學著手動對焦……老實說有點挫折,覺得很「慢」,但這一點正是我想改掉的,我想要開始學著慢慢經營畫面的感覺,一次一張慢慢來,因為我希望我的照片不再只是追求「照清楚」的程度。
之前去上攝影課,老師拿我們現場時拍照片講解的時候,順便把我記憶卡裡另一張照片選出來講解,就是明澄的蒙娜麗莎的照片。
不過老師選的不是最清楚的一張,反倒是超模糊的一張,因為明澄的動作最誇張,反倒讓老師挑出來,因為那個模糊在人腦裡面,自動變成動態,大家可以看出明澄做了什麼動作。
![明澄的蒙娜麗莎](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tcgcB1BTQ-9yee8eA1eumEMDU1siXwp7ESEEEMDcHcORx89cnz8yGwZXocNxpZ8DyJxiF7UZthmI8YUHceuosOVrzeVdpRRKwugoWrLc8DzQXw8mPtXcHjwauchCSYnw=s0-d)
![我畫的蒙娜麗莎](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uNNombOEJBmsq5DCezmWrsogo2PWWDRO2zlNj9dyQCitz5NmtRbIvAtL6vO5_qD2IA-Z60GNgtkbTJqhUImGEkPNg2WQBDgYJBrTl-yNsazuX4eLKIXC5eEm-zmgOxGw=s0-d)
而那個動作,讓老師覺得這張照片把孩子拍得很可愛,雖然根本就糊成一團。
又不是要拿去當身份證照片啊!
總之回歸手動狀態重新學習,這才叫他傻瓜你聰明吧!相機太聰明不盡然全是好事呢!
數位化的結果就是這樣,以前只有底片的時代,老實說底片我沒有用心保存,相片反正就一卷一本,相館都幫我放好了,除了出國旅遊之類有特定主題的相片會另外買大型相本存放,其他的就亂丟。
後來買數位相機,開始亂拍的生活,但以前還稱不上愛拍,照片量也沒那樣大,拍照主題也比較侷限,反正拍到一定數量就燒進光碟,主題就小孩、旅遊跟其他。
待我相機升級到LX2,這當然是好像機,但最大問題出在「它可以無限連拍」……
於是我陷入連拍地獄,快門數以倍數成長,一年裡拍的數量大概已經抵過我一輩子拍得……
簡單說,我4300拍了三年,快門數4000多,LX2拍兩年,快門數12000多,G1拍一年,快門數18000多……
問題在於,裡面有一半以上是重複或類似的照片,因為瘋狂連拍……
剛開始認真想學攝影的時候,看了不少建議、教學的文章,有人贊成連拍,有人不贊成連拍。
連拍的功能自有其價值,像拍小朋友學走路、日出時瞬息變化,這不單只是「一直拍總會有清楚的」這樣消極的觀點而已,而是看見影像連續播放時產生的感動,本身就非常有意義(DV?這個再說)。
因為這一點,所以我的相機一直設在連拍模式(因為這幾年拍攝量最大的就是小孩子),因為動感,也因為小DC本身光學與機械條件就比較差,連拍「的確提高拍到清楚照片的數量」
請注意是「數量」不是「機率」。
這一點再換用G1之後被凸顯出來了,因為「照片清楚的機率大大提升」,而且「連拍速度快很多」。
於是問題產生了,我有大量「非常類似」的照片。
以前比較可憐,連拍之後,就把模糊的刪掉,清楚的留下來,數量也沒很多……
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照以前的標準去刪照片,結果就是刪沒多少,留下來是大量「看起來幾乎一樣」但是「都夠清楚」的照片,這不但佔空間,而且本身也沒多大意義。
這也讓我有了不同的反省--這些年來,我用的機器進步了,我的拍照技術呢?
說我這幾年沒進步當然是騙人的,我除了對機器性能的瞭解變多,拍照「技術性」的瞭解也增加不少,,也拍出不少自己或者他人覺得不錯的照片。但我自己知道,在美學與藝術性上面,進步不夠多,至少我自己很不滿意。
以前看見感動的照片,就只是感動。現在看見感動的照片,我卻變成討論鏡頭焦段、光圈快門……這也算是種進步,但好像走偏了。
簡單說,我那些自己滿意,他人也滿意,稱得上是好照片的產生方式,靠得是直覺還有運氣。
這表示那些照片靠的是連拍所產生的運氣加成產生的,在我自己的觀點裡面,這稱不上是創作。
最近有了閃燈,讓我重新思考連拍這件事情。
學習閃燈,第一個問題就是我不能在胡亂連拍了,而且在能力不足以預知拍攝後結果的狀況下,我開始思考其他問題:我想要拍成什麼樣子。
也是這一點讓我覺得很悲慘,因為我發現我在這方面還很差,因為以往都是拍一堆再進電腦看看順不順眼……這很混耶……
電腦一堆照片整理了幾天,整理不到一半,如果把光碟裡的也拿出來重整理還得了……一邊整理就一邊想著,這些照片現在我會如何拍?
拍小孩比較難預估,常常是看見精彩狀況就衝去拿相機,根本沒時間設定所以當然是連拍,這一點在小孩長大以前不大可能改變。
但那些靜物、風景呢?過去幾年,我偶而也會試著要拍出那種經過安排、刻意創作的照片,但就連這種照片我也在連拍……一整個就是覺得很急躁,只想亂槍打鳥,事後進電腦處理……
這幾天我開始不再連拍,模式改用M,甚至也學著手動對焦……老實說有點挫折,覺得很「慢」,但這一點正是我想改掉的,我想要開始學著慢慢經營畫面的感覺,一次一張慢慢來,因為我希望我的照片不再只是追求「照清楚」的程度。
之前去上攝影課,老師拿我們現場時拍照片講解的時候,順便把我記憶卡裡另一張照片選出來講解,就是明澄的蒙娜麗莎的照片。
不過老師選的不是最清楚的一張,反倒是超模糊的一張,因為明澄的動作最誇張,反倒讓老師挑出來,因為那個模糊在人腦裡面,自動變成動態,大家可以看出明澄做了什麼動作。
而那個動作,讓老師覺得這張照片把孩子拍得很可愛,雖然根本就糊成一團。
又不是要拿去當身份證照片啊!
總之回歸手動狀態重新學習,這才叫他傻瓜你聰明吧!相機太聰明不盡然全是好事呢!
買個可攜式硬碟吧
回覆刪除還不用啦!我的照片也不過50G左右而已,硬碟還很空,我又不拍RAW,還好。
回覆刪除噗~原來那篇是毛大發的
回覆刪除我有在01回覆喔XD
對啊!我有發在01。
回覆刪除有同感
回覆刪除雖然我很少用連拍, 但也是有一堆相似的照片, 最慘的是根本懶得去整理
以前K100D用了兩年拍了近兩萬張, 現在K20D用了十四個月還不到五千
開始學習慢拍, 要在質的方面提升才行
一起加油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