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篇文章,最近引起不小的討論,大家不妨先看看:
兩篇文章都很有意思,引起的論戰更是好玩,前兩天太忙沒空,今天來好好討論一下。
話說在前頭,對於第二篇文章,我看見之後,在噗浪、臉書跟G+也同時發表了「這樣說好了,小孩長大以後,針對當年不願意幫助他父母養小孩的人做出懲罰,這樣很合理吧!比方說他們繳的稅金不用於沒生過孩子的老人身上,這很合理啊!你不生是你的選擇,我智障才要回頭養你。這篇文看來道理一堆,其實只是完全忽略人類生活的社會性,最好你一個人就能活下去,連接生都是你自己來的。」這段話,這就是我的立場,不過還是有很多需要延伸的東西。
其實關鍵就在於,個人生育選擇與國家人口政策之間,其實是不同的,尤其是像台灣土地這樣小,資源這樣少的國家。
當新生人口過少,自然要鼓勵生育,希望人口多一點,免得國家支撐不下去;相反的,人口過剩的時候,就要鼓勵節育,免得耗盡資源,增加一堆社會問題。
個人生不生是個人選擇,但國家人口政策不可能叫人家不生(只有生多生少的問題)。
台灣現在很麻煩的是,人口過剩,但新生兒太少,用上面Sean文章的邏輯來講,就是「老了還不死的人太多」。
身為父母,同時又當過公務員,而且對公共政策本來就很關心的我,自然是贊成強化生育政策,但如Sean在文章裡所說的,生不生是你的自由,幹嘛要單身的人幫你?
真的是這樣嗎?先假設Sean說的有道理好了,也就是「生不生是你的自由,你不能用你有孩子當做不加班的理由,也不該拿單身的人繳的稅金去幫你」,簡單說,他覺得他有自由「不願意」幫助養小孩的人。
那同樣道理,你不生是你的自由,有孩子的家庭,在你有事的時候也可以不用幫你囉?你還在上班,看來你有利,但你老的時候呢?退休金?要知道現行退休金,很多補助是稅金,單身的人獨立計算好不好?何況那些「小時候你不願意幫助他」的孩子長大了,他繳的稅金幹嘛要給你用?他們當然有自由「不願意」幫助單身的人啊!
Sean文章一個很大盲點,就是把個人貢獻完全限縮在「對公司的經濟貢獻」上面,那請問自營商呢?農民呢?何況,先進國家早把生養小孩、從事家務視為同樣有經濟效益的行為了。
自由跟自私完全是兩回事,為何老有人會混為一談呢?
人類是群居動物,這一點任誰都無法否認,當然,如果你跟艾西莫夫筆下的索拉力人(註)一樣的話,那我認了,但若不是,你少在那邊說些缺乏社會常識的話。
好吧!因為你幫請產假的同事代班很不爽,根本不願意感謝好了,請問就政府立場呢?以整個社會的立場呢?國家當然感謝人民願意生產,因為這是國家永續的第一個基準,沒有生產,國家也無法永續(移民?這個等下再談),換句話說,你自己一個人嘴巴說的好聽,也不過是自我感覺良好,只要稍微動一下腦筋把範圍擴大,就會發現事情完全不是你講的那樣。
讓我重複一下上面我的一段話:「你不生是你的選擇,我智障才要回頭養你。」
要自私,大家一起來,算你行,能做好財務規劃,退休無虞,是嗎?保險要有新保戶才能撐下去,公共建設要有新的稅收才能撐下去,等你老了,比重絕對會增加的醫療照顧,也來個單身限制好了,我看你有多強的規劃能力,有多少人能跟你一樣強大?
正因為生孩子風險高,養育孩子難度更是驚人,沒錯,孩子可能一出生就身心障礙,或者後來學壞,危害社會。正因為難度這樣高,所以更要好好保護這個孩子,而要保護這個孩子,最基本的就是保護整個家庭,因為這樣等於保護整個社會(也同時保護到不願意生小孩的人)。
至於說如果未來孩子出了什麼問題,你要把你付出的收回去……或叫人家把津貼吐出來,這樣阿?那你要不要說如果你以後有任何重大疾病,保險都不給付,你只能就你繳的保費範圍來生病?
正因為生養小孩很不容易,卻又是社會維繫的基礎,所以我們保障小孩受教育、家庭可以減稅,進一步還要有更多托嬰托兒設施,最好的當然是讓父母親在小孩子需要的年紀可以在家專心帶小孩。
政府有一系列措施來協助、鼓勵國民生養小孩,會這麼做正因為生養小孩難度、風險都很高,正因為這是需要鼓勵、肯定的事情。
政府現在做得離真正需要的還很遠,我們不但要給更多協助,還要儘快落實。
如果說在家帶小孩還要被請回去幫忙沒什麼大不了的,那生理假也拿掉好了,甚至更進一步,病假也拿掉算了。
請注意,人家生孩子保障你的未來,所以你分擔一點工作不行,那你他馬的自己健康管理不好,人家幹嘛要幫你?
產假或育嬰假期間被叫回去,又沒加班費可以領,若說是責任制的,靠!到時候案子做好,業績算誰的?如果真要計較,計較得完?
至於說要開放移民……老實說天兵到這種地步還真是了不起,文化衝突幾是幾年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嗎?多的是移民國外之後,在孩子長大成人的時候,又回台灣終老的,5年可以適應?30年都不夠用了還說20年勒!
何況會想移民的,十之八九是為了「讓後代子孫更好過」,簡單說,移民的人幾乎都會想要生小孩,現在還妄想要用一個對生產家庭不友善的態度來鼓勵移民,省省吧!Sean整篇文章就這個論點最爆笑,其他論點還可以強辯成自私的自由主義,這一點則是徹底的狗屁不通阿!
陳安儀的文章其實提到很多重點了,比說孩子最好自己帶,而這正是國家政策需要全力支援的地方--這也包括了社會教育層面。
我自己請過育嬰留職停薪,還是嘉義第一個,當初還沒有育嬰津貼可以領,請假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不是普通驚人,我跟我太太兩個人加起來,生兩胎請了近三年育嬰留職停薪,把買房的頭期款花光了,現在苦哈哈。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雖沒想過要人家感謝,但如果有人對於我們放假在家裡面,就覺得我們不事生產,對不起,我還是用我上面的話回應:「你不生是你的選擇,我智障才要回頭養你。」
不管是從角色扮演論、交換論還是其他社會學理論來看,這個社會就是該對於生養小孩的人給予更多尊重與保障,至於想要擁有自私的自由,當然可以,做好被笑的心理準備就好。
註:基地四部曲裡面,一個完全機械化的生活環境,人類由機器培養、撫養,長大後成為機器人的領主,該星球上的人可以一輩子沒見過其他人類,請參見相關書評。
- 請感謝願意生孩子的人(從托嬰問題談起)(陳安儀)
- 生小孩是妳的選擇,我智障了才要感謝妳!(Sean)
兩篇文章都很有意思,引起的論戰更是好玩,前兩天太忙沒空,今天來好好討論一下。
話說在前頭,對於第二篇文章,我看見之後,在噗浪、臉書跟G+也同時發表了「這樣說好了,小孩長大以後,針對當年不願意幫助他父母養小孩的人做出懲罰,這樣很合理吧!比方說他們繳的稅金不用於沒生過孩子的老人身上,這很合理啊!你不生是你的選擇,我智障才要回頭養你。這篇文看來道理一堆,其實只是完全忽略人類生活的社會性,最好你一個人就能活下去,連接生都是你自己來的。」這段話,這就是我的立場,不過還是有很多需要延伸的東西。
其實關鍵就在於,個人生育選擇與國家人口政策之間,其實是不同的,尤其是像台灣土地這樣小,資源這樣少的國家。
當新生人口過少,自然要鼓勵生育,希望人口多一點,免得國家支撐不下去;相反的,人口過剩的時候,就要鼓勵節育,免得耗盡資源,增加一堆社會問題。
個人生不生是個人選擇,但國家人口政策不可能叫人家不生(只有生多生少的問題)。
台灣現在很麻煩的是,人口過剩,但新生兒太少,用上面Sean文章的邏輯來講,就是「老了還不死的人太多」。
身為父母,同時又當過公務員,而且對公共政策本來就很關心的我,自然是贊成強化生育政策,但如Sean在文章裡所說的,生不生是你的自由,幹嘛要單身的人幫你?
真的是這樣嗎?先假設Sean說的有道理好了,也就是「生不生是你的自由,你不能用你有孩子當做不加班的理由,也不該拿單身的人繳的稅金去幫你」,簡單說,他覺得他有自由「不願意」幫助養小孩的人。
那同樣道理,你不生是你的自由,有孩子的家庭,在你有事的時候也可以不用幫你囉?你還在上班,看來你有利,但你老的時候呢?退休金?要知道現行退休金,很多補助是稅金,單身的人獨立計算好不好?何況那些「小時候你不願意幫助他」的孩子長大了,他繳的稅金幹嘛要給你用?他們當然有自由「不願意」幫助單身的人啊!
Sean文章一個很大盲點,就是把個人貢獻完全限縮在「對公司的經濟貢獻」上面,那請問自營商呢?農民呢?何況,先進國家早把生養小孩、從事家務視為同樣有經濟效益的行為了。
自由跟自私完全是兩回事,為何老有人會混為一談呢?
人類是群居動物,這一點任誰都無法否認,當然,如果你跟艾西莫夫筆下的索拉力人(註)一樣的話,那我認了,但若不是,你少在那邊說些缺乏社會常識的話。
好吧!因為你幫請產假的同事代班很不爽,根本不願意感謝好了,請問就政府立場呢?以整個社會的立場呢?國家當然感謝人民願意生產,因為這是國家永續的第一個基準,沒有生產,國家也無法永續(移民?這個等下再談),換句話說,你自己一個人嘴巴說的好聽,也不過是自我感覺良好,只要稍微動一下腦筋把範圍擴大,就會發現事情完全不是你講的那樣。
讓我重複一下上面我的一段話:「你不生是你的選擇,我智障才要回頭養你。」
要自私,大家一起來,算你行,能做好財務規劃,退休無虞,是嗎?保險要有新保戶才能撐下去,公共建設要有新的稅收才能撐下去,等你老了,比重絕對會增加的醫療照顧,也來個單身限制好了,我看你有多強的規劃能力,有多少人能跟你一樣強大?
正因為生孩子風險高,養育孩子難度更是驚人,沒錯,孩子可能一出生就身心障礙,或者後來學壞,危害社會。正因為難度這樣高,所以更要好好保護這個孩子,而要保護這個孩子,最基本的就是保護整個家庭,因為這樣等於保護整個社會(也同時保護到不願意生小孩的人)。
至於說如果未來孩子出了什麼問題,你要把你付出的收回去……或叫人家把津貼吐出來,這樣阿?那你要不要說如果你以後有任何重大疾病,保險都不給付,你只能就你繳的保費範圍來生病?
正因為生養小孩很不容易,卻又是社會維繫的基礎,所以我們保障小孩受教育、家庭可以減稅,進一步還要有更多托嬰托兒設施,最好的當然是讓父母親在小孩子需要的年紀可以在家專心帶小孩。
政府有一系列措施來協助、鼓勵國民生養小孩,會這麼做正因為生養小孩難度、風險都很高,正因為這是需要鼓勵、肯定的事情。
政府現在做得離真正需要的還很遠,我們不但要給更多協助,還要儘快落實。
如果說在家帶小孩還要被請回去幫忙沒什麼大不了的,那生理假也拿掉好了,甚至更進一步,病假也拿掉算了。
請注意,人家生孩子保障你的未來,所以你分擔一點工作不行,那你他馬的自己健康管理不好,人家幹嘛要幫你?
產假或育嬰假期間被叫回去,又沒加班費可以領,若說是責任制的,靠!到時候案子做好,業績算誰的?如果真要計較,計較得完?
至於說要開放移民……老實說天兵到這種地步還真是了不起,文化衝突幾是幾年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嗎?多的是移民國外之後,在孩子長大成人的時候,又回台灣終老的,5年可以適應?30年都不夠用了還說20年勒!
何況會想移民的,十之八九是為了「讓後代子孫更好過」,簡單說,移民的人幾乎都會想要生小孩,現在還妄想要用一個對生產家庭不友善的態度來鼓勵移民,省省吧!Sean整篇文章就這個論點最爆笑,其他論點還可以強辯成自私的自由主義,這一點則是徹底的狗屁不通阿!
陳安儀的文章其實提到很多重點了,比說孩子最好自己帶,而這正是國家政策需要全力支援的地方--這也包括了社會教育層面。
我自己請過育嬰留職停薪,還是嘉義第一個,當初還沒有育嬰津貼可以領,請假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不是普通驚人,我跟我太太兩個人加起來,生兩胎請了近三年育嬰留職停薪,把買房的頭期款花光了,現在苦哈哈。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雖沒想過要人家感謝,但如果有人對於我們放假在家裡面,就覺得我們不事生產,對不起,我還是用我上面的話回應:「你不生是你的選擇,我智障才要回頭養你。」
不管是從角色扮演論、交換論還是其他社會學理論來看,這個社會就是該對於生養小孩的人給予更多尊重與保障,至於想要擁有自私的自由,當然可以,做好被笑的心理準備就好。
註:基地四部曲裡面,一個完全機械化的生活環境,人類由機器培養、撫養,長大後成為機器人的領主,該星球上的人可以一輩子沒見過其他人類,請參見相關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