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平衡:如果你在臉上裝滿笑容,就不會有眼淚存在的空間!(A Fine Balance)
作者:羅尹登.米斯崔
原文作者:Rohinton Mistry
譯者:張家瑞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2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191213
裝訂:平裝
叢書系列:說書人
規格:平裝 / 59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閱讀版本:試閱本/A4散裝
這是一本讓我看了想哭,卻又哭不出來的作品。
這是個美麗卻又殘酷;充滿荊棘卻又溫柔到不可思議的故事。
故事是十分小人物的描述,我們可以在書中看見他們努力求生、拼命掙扎的模樣。
就彷彿用生命付了頭期款,以為可以買到一棟狀況良好的屋子,哪知道只是一塊爛地,建材還丟在地上。於是書中的主人翁們開始摸索蓋屋,流血流汗,偏偏一下子狂風來襲、一下子暴雨降臨,偶而還有量浪狗騷擾,偏偏警察沒有保護,反而跟著流氓拿保護費,最後好不容易以為蓋完了,故事可以有個完美結局,卻來了一個郝龍斌,把一切都拆光光,還要順便告你。
這是個很現實的故事。
書中有驅趕遊民的戲碼、有強拆民宅的戲碼、階級歧視的戲碼、有官商勾結的戲碼(滿地都是,就不連結了),台灣只差沒像書中那種把人抓去閹了而已(這種事情四五十年前倒是還有,白色恐怖時期很多這樣被幹掉的)。
故事有四位主角,一位堅強的女性,在痛失摯愛之後努力獨立生活,而印度可不是什麼對女性友善的國家。
兩位種性制度底層的裁縫師,離開鄉村來到大城,希望擺脫種性制度的陰影,爭一點錢好討個老婆。
一位不愁吃穿,從山區來到都市念大學的學生,面對城市裡的文化衝擊,掙扎著自己的定位。
故事很長(有五百多頁),但因為是一段段小故事串接起來的(都多有相關),加上登場人物很神奇的都可以重複利用,所以看起來並不會讓人頭大。
頭大的是故事內容。
故事基本上像是在惡作劇一樣的,而且真的是「惡」到不行,簡單說,就像在堆沙堡,好不容易有進展,就來一個浪頭打掉,最後甚至送你海嘯。
這樣虐待角色太過分了吧?不過,這卻是現實世界中可能發生的。
面對這樣的逆境,你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是微笑以對。
「假如你的臉裝滿了笑容,就沒有哭泣的空間。」
說實在的,書中人物也沒幾個是一直哭的,那種生活空間實在沒有讓你痛哭的餘裕,因為只要一個閃神,你就再見了。
書中致死率最高的並非疾病或交通意外,而是政府。
意外嗎?不意外,因為印度人多,一些日子好過的天龍人就覺得「清掉一些比較好」,所以用警察強押去結紮,如果手術失敗感染死亡那就剛好。把貧民窟移平搞都更賺大錢,貧民便遊民那剛好,把遊民裝車帶開整頓市容,順便把這些人賣去做苦力做到死。
所以災後強迫原住民遷村,漢人可以在山上蓋飯店,原住民卻要離開田產當苦勞,收入還不如外勞(外勞賦稅比本國人低,而且住宿舍,原住民卻要養家活口)。
一樣嘛!
也難怪最近自殺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一堆是全家一起的。
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你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故事中四位主角,大學生照理來說日子是最好過的,但最後腦筋轉不過來的也是他,因為他看事情永遠看不好的地方,他擁有太多,卻輕易放棄,反而一無所有的,手中緊握著希望。
故事裡有個很美但其實也很常見的比喻,就是那條百納被。
百納被在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文化傳承,美國就是一個(現在還有嗎?),而中東地區則是傳承刺繡圖騰。總之,勤儉蒐集的零碎布頭,點點滴滴的記載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而在漫長的縫製過程當中,你看見人生的軌跡。
人的一生,從不會有無用的東西。又或者說,人的一生還沒有奢侈到有可以捨棄的片段。
所以對於帶來痛苦回憶的角落,就讓它留著,最後,百納被成就了一生,哪怕只有天知地知。
何況還有朋友。
友情在書中是很重要的部份,雖然也同樣是用一種很奇特的現實態樣呈現。親切的好友不見得是好人,討厭得要命的老闆最後卻親如家人。如果不是這樣,社會很難運作吧!
可悲的是,書中的好人,最後大半下場淒慘,連那種本來以為不是好人,在被發現是好人之後,沒多久也領便當了,反倒是那些幹盡壞事的,或者油腔滑調的,日子好過的很。看了還真是一肚子火啊!
總之,這是個非常美麗的故事,充滿了生命的力量,讓人沉迷其中難以自拔,雖然最後的結局充滿了創傷,但說實在的,正如書中乞丐的葬禮,最後怎樣,又怎樣?
誠摯的推薦這本書,不管你今年多忙,或者說,正因為你很忙,這本書就更該一讀了。
作者:羅尹登.米斯崔
原文作者:Rohinton Mistry
譯者:張家瑞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2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191213
裝訂:平裝
叢書系列:說書人
規格:平裝 / 59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閱讀版本:試閱本/A4散裝
這是一本讓我看了想哭,卻又哭不出來的作品。
這是個美麗卻又殘酷;充滿荊棘卻又溫柔到不可思議的故事。
故事是十分小人物的描述,我們可以在書中看見他們努力求生、拼命掙扎的模樣。
就彷彿用生命付了頭期款,以為可以買到一棟狀況良好的屋子,哪知道只是一塊爛地,建材還丟在地上。於是書中的主人翁們開始摸索蓋屋,流血流汗,偏偏一下子狂風來襲、一下子暴雨降臨,偶而還有量浪狗騷擾,偏偏警察沒有保護,反而跟著流氓拿保護費,最後好不容易以為蓋完了,故事可以有個完美結局,卻來了一個郝龍斌,把一切都拆光光,還要順便告你。
這是個很現實的故事。
書中有驅趕遊民的戲碼、有強拆民宅的戲碼、階級歧視的戲碼、有官商勾結的戲碼(滿地都是,就不連結了),台灣只差沒像書中那種把人抓去閹了而已(這種事情四五十年前倒是還有,白色恐怖時期很多這樣被幹掉的)。
故事有四位主角,一位堅強的女性,在痛失摯愛之後努力獨立生活,而印度可不是什麼對女性友善的國家。
兩位種性制度底層的裁縫師,離開鄉村來到大城,希望擺脫種性制度的陰影,爭一點錢好討個老婆。
一位不愁吃穿,從山區來到都市念大學的學生,面對城市裡的文化衝擊,掙扎著自己的定位。
故事很長(有五百多頁),但因為是一段段小故事串接起來的(都多有相關),加上登場人物很神奇的都可以重複利用,所以看起來並不會讓人頭大。
頭大的是故事內容。
故事基本上像是在惡作劇一樣的,而且真的是「惡」到不行,簡單說,就像在堆沙堡,好不容易有進展,就來一個浪頭打掉,最後甚至送你海嘯。
這樣虐待角色太過分了吧?不過,這卻是現實世界中可能發生的。
面對這樣的逆境,你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是微笑以對。
「假如你的臉裝滿了笑容,就沒有哭泣的空間。」
說實在的,書中人物也沒幾個是一直哭的,那種生活空間實在沒有讓你痛哭的餘裕,因為只要一個閃神,你就再見了。
書中致死率最高的並非疾病或交通意外,而是政府。
意外嗎?不意外,因為印度人多,一些日子好過的天龍人就覺得「清掉一些比較好」,所以用警察強押去結紮,如果手術失敗感染死亡那就剛好。把貧民窟移平搞都更賺大錢,貧民便遊民那剛好,把遊民裝車帶開整頓市容,順便把這些人賣去做苦力做到死。
所以災後強迫原住民遷村,漢人可以在山上蓋飯店,原住民卻要離開田產當苦勞,收入還不如外勞(外勞賦稅比本國人低,而且住宿舍,原住民卻要養家活口)。
一樣嘛!
也難怪最近自殺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一堆是全家一起的。
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你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故事中四位主角,大學生照理來說日子是最好過的,但最後腦筋轉不過來的也是他,因為他看事情永遠看不好的地方,他擁有太多,卻輕易放棄,反而一無所有的,手中緊握著希望。
故事裡有個很美但其實也很常見的比喻,就是那條百納被。
百納被在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文化傳承,美國就是一個(現在還有嗎?),而中東地區則是傳承刺繡圖騰。總之,勤儉蒐集的零碎布頭,點點滴滴的記載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而在漫長的縫製過程當中,你看見人生的軌跡。
人的一生,從不會有無用的東西。又或者說,人的一生還沒有奢侈到有可以捨棄的片段。
所以對於帶來痛苦回憶的角落,就讓它留著,最後,百納被成就了一生,哪怕只有天知地知。
何況還有朋友。
友情在書中是很重要的部份,雖然也同樣是用一種很奇特的現實態樣呈現。親切的好友不見得是好人,討厭得要命的老闆最後卻親如家人。如果不是這樣,社會很難運作吧!
可悲的是,書中的好人,最後大半下場淒慘,連那種本來以為不是好人,在被發現是好人之後,沒多久也領便當了,反倒是那些幹盡壞事的,或者油腔滑調的,日子好過的很。看了還真是一肚子火啊!
總之,這是個非常美麗的故事,充滿了生命的力量,讓人沉迷其中難以自拔,雖然最後的結局充滿了創傷,但說實在的,正如書中乞丐的葬禮,最後怎樣,又怎樣?
誠摯的推薦這本書,不管你今年多忙,或者說,正因為你很忙,這本書就更該一讀了。
你哪來的書阿 網路書店還未開放訂購ㄟ
回覆刪除是出版社提供的試讀,所以可以先看到,不過是那種A4紙散裝,還要自己拿夾子夾起來的版本。
回覆刪除米斯崔出新書了說~
回覆刪除最近剛看,叫做”棄養計畫”,
也是很值得一讀!
是啊!可惜這次試讀沒獲選。
刪除DEAR讀者您好~
刪除如果您也對棄養計中畫有興趣...
柿子文化願意寄贈1本新書給您^_^
然後歡迎您分享心得於blog上
若您願意
請回覆寄件者姓名/電話/住址到以下信箱^_^
waternight@persimmonbooks.com.tw
非常感謝,信件已寄出,非常期待。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