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我開始學琴的始末,可以看這篇「鋼琴夢」。
總之,上禮拜去上了第三堂課。說是第三堂,因為我的一堂課只有半個小時,是明澄學琴附加的(老師後面還有課,只能給我半小時),所以實際上我也不過上一個半小時而已。
結果第二節上到拜爾10號,第三節就跳到拜爾20號了。
其實也不是,拜爾本身是練13號,但併用的曲子卻是拜爾20號等級的……簡單說就是手指頭跟不大上。
我除了複習老師上課內容之外,自己也有預習,但我練到16號就出現瓶頸了(神奇的是20號我反倒彈得比較順),加上我同時練四本課本,包括拜爾、拜爾併用、古典改編和哈農,老實說沒太多時間,不過老師似乎是打算一路往前衝了……
不過我用的都是兒童版的(還有學齡前的……)課本,或許正因為如此所以老師把她覺得太簡單的跳過去了……要我自己練就對了。
其實上網搜尋有關成人學琴的文章,發現成人學琴很多問題都出在「覺得拜爾太無聊,想學真正曲子」,所以成人學琴,幾乎都是要儘快導入流行曲子,免得無聊…… 老實說成人學琴的教本數量也不多,當真買來自學我也不見得看得懂,兒童版的課本反正又不多花錢(跟明澄共用課本),好像也沒什麼差嘛!
也許是因為這幾年陪孩子聽太多兒歌了,我覺得拜爾的簡單曲調很好聽(或者說鋼琴的聲音本來就很好聽)耶!尤其我拜爾是直接用明澄的幼童版課本(有著巨大豆芽菜,一目了然),每首曲子都還有取曲名,所以我在彈得時候也很想把曲名彈出來說,哪怕只是超級簡單的調子(可能只有八個小節),我也談得很高興。
雖說也找了一些比較現代感的譜(比方說簡化版的綠鋼琴、吉卜力的卡通配樂),但基礎不夠好,練起來就是不一樣,雖說硬練也是練得起來,但我就是不大想要這樣子,所以又全都收起來,專心練上課內容了。
不這樣也不行,看見很多網友說他一天練一兩個小時,還真是羨慕,因為我一天練習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而且還是小聲彈,只有週末能練上一兩個小時,才敢彈大聲一點,所以光練上課的課程(而且我習慣做預習)時間就不大夠了……
更慘的是哈農,第一首就把我搞死,老師要我從速度60開始,這幾天前進到70,但彈到結尾的時候還是很容易出錯,看老師用180以上的速度在彈……
因為買琴有送節拍器,現在有在用節拍器調時間,不過很有趣的是,我發現雖然剛開始練會很慢,但等速度稍微變快以後,要變慢很難,老是會搶拍子……所以認真說起來,慢才真的是難練。
所以這幾天開始反過來慢慢彈,而且以我這種初學的程度,慢慢彈才有餘裕思考我應該調整的力道,彈快就只能瘋狂的按下去了。
這幾天正在看「指尖下的音樂」,這本書裡的東西對我這個初學者來說還太遙遠,不過書裡也建議練習慢彈,把專心放在表現,而不是技巧上面,因為表現好技巧也會變好,反之卻不一定。
這一點對我這種中年人來說可能更重要,因為我的手指頭應該很快就會練出一個瓶頸,生理限制是很殘酷的,到了這種年紀,就要做好「速度快不到哪去」的覺悟,所以,強化表現,學會彈慢琴可能比較有用處些。
不過這是初學者的想法,我也不知道對不對就是了。
很多年沒有體會到這種學習的狂熱了(去年上烘焙課算很投入,但畢竟不到狂熱等級),這兩個禮拜一直睡不好,會半夜起來看譜,開會的時候手指頭還在彈練習曲……有些嚴重。
但也很高興,覺得很充實,彈兒歌又怎樣?對一個老爸來說,能彈兒歌給孩子聽是很幸福的,而等他們長大,我也應該有能力彈其他曲子。
最好是孩子也能跟我一起彈啦!
也許以後每週上課我都會有進度報告,再說吧!
總之,上禮拜去上了第三堂課。說是第三堂,因為我的一堂課只有半個小時,是明澄學琴附加的(老師後面還有課,只能給我半小時),所以實際上我也不過上一個半小時而已。
結果第二節上到拜爾10號,第三節就跳到拜爾20號了。
其實也不是,拜爾本身是練13號,但併用的曲子卻是拜爾20號等級的……簡單說就是手指頭跟不大上。
我除了複習老師上課內容之外,自己也有預習,但我練到16號就出現瓶頸了(神奇的是20號我反倒彈得比較順),加上我同時練四本課本,包括拜爾、拜爾併用、古典改編和哈農,老實說沒太多時間,不過老師似乎是打算一路往前衝了……
不過我用的都是兒童版的(還有學齡前的……)課本,或許正因為如此所以老師把她覺得太簡單的跳過去了……要我自己練就對了。
其實上網搜尋有關成人學琴的文章,發現成人學琴很多問題都出在「覺得拜爾太無聊,想學真正曲子」,所以成人學琴,幾乎都是要儘快導入流行曲子,免得無聊…… 老實說成人學琴的教本數量也不多,當真買來自學我也不見得看得懂,兒童版的課本反正又不多花錢(跟明澄共用課本),好像也沒什麼差嘛!
也許是因為這幾年陪孩子聽太多兒歌了,我覺得拜爾的簡單曲調很好聽(或者說鋼琴的聲音本來就很好聽)耶!尤其我拜爾是直接用明澄的幼童版課本(有著巨大豆芽菜,一目了然),每首曲子都還有取曲名,所以我在彈得時候也很想把曲名彈出來說,哪怕只是超級簡單的調子(可能只有八個小節),我也談得很高興。
雖說也找了一些比較現代感的譜(比方說簡化版的綠鋼琴、吉卜力的卡通配樂),但基礎不夠好,練起來就是不一樣,雖說硬練也是練得起來,但我就是不大想要這樣子,所以又全都收起來,專心練上課內容了。
不這樣也不行,看見很多網友說他一天練一兩個小時,還真是羨慕,因為我一天練習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而且還是小聲彈,只有週末能練上一兩個小時,才敢彈大聲一點,所以光練上課的課程(而且我習慣做預習)時間就不大夠了……
更慘的是哈農,第一首就把我搞死,老師要我從速度60開始,這幾天前進到70,但彈到結尾的時候還是很容易出錯,看老師用180以上的速度在彈……
因為買琴有送節拍器,現在有在用節拍器調時間,不過很有趣的是,我發現雖然剛開始練會很慢,但等速度稍微變快以後,要變慢很難,老是會搶拍子……所以認真說起來,慢才真的是難練。
所以這幾天開始反過來慢慢彈,而且以我這種初學的程度,慢慢彈才有餘裕思考我應該調整的力道,彈快就只能瘋狂的按下去了。
這幾天正在看「指尖下的音樂」,這本書裡的東西對我這個初學者來說還太遙遠,不過書裡也建議練習慢彈,把專心放在表現,而不是技巧上面,因為表現好技巧也會變好,反之卻不一定。
這一點對我這種中年人來說可能更重要,因為我的手指頭應該很快就會練出一個瓶頸,生理限制是很殘酷的,到了這種年紀,就要做好「速度快不到哪去」的覺悟,所以,強化表現,學會彈慢琴可能比較有用處些。
不過這是初學者的想法,我也不知道對不對就是了。
很多年沒有體會到這種學習的狂熱了(去年上烘焙課算很投入,但畢竟不到狂熱等級),這兩個禮拜一直睡不好,會半夜起來看譜,開會的時候手指頭還在彈練習曲……有些嚴重。
但也很高興,覺得很充實,彈兒歌又怎樣?對一個老爸來說,能彈兒歌給孩子聽是很幸福的,而等他們長大,我也應該有能力彈其他曲子。
最好是孩子也能跟我一起彈啦!
也許以後每週上課我都會有進度報告,再說吧!
加油!!!彈成了一個小節也是很有樂趣跟成就感的!
回覆刪除現在大概亂彈都會有個調子了,持續學習中。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