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種族的創世神話
一、人類的源頭:
依目前所發現的化石證據顯示,最早期的直立人類是出現賽揚大陸西南端(五十萬年前)。到了約十萬年前,人類已經進化到發展出簡單的石器文化,但語言是否已經出現則仍有爭議,但可以確定的是散佈在這塊被通稱為「歐律」的地方有許多相當原始的石窟壁畫。由於歐律地區在遠古時候便被當時的魁提賽與底茷矺人視為聖地,所以方圓一千多平方立卡內的兩百多個石窟得已受到妥善的保存,也因此我們後代子孫得以藉由這些偉大的藝術品來了解古人的生活,但也有許多學者認為歐律一帶的壁畫完成度太高,應該是經過相當長久的經驗與技術累積才辦得到的,因而認為文明的創始地點應該另有他處(包括人類發源的兩大陸上的數百處智人使用火的遺跡),但不可否認的,歐律的壁畫是我們目前所知的人類文明中最古老的證據。
在歐律南方的,也就是現在翔宇共和國首都所在地「焰京」,便是現在全法圖(註一)已知第二古老文明的所在地,只比最為古老的文明--高豹的「熇崁文化」慢約一千年左右,當然,這兩個完全不同的種族的發展在這個時期是不可能有任何交流的。
歐律的洞窟壁畫時期約在同盟協定紀元前(同盟協定紀元簡稱為紀元,協定前記為紀前)五萬年到兩萬年間。高豹的「熇崁文化」開始於紀前12000左右,而焰京的人類文明「鍺陶文明」則始於紀前11000左右,比翼靈的「天光明文化」(紀前9000)都要早很多﹔不過這一點目前頗有爭議,傳統上是以文字發明作為文明的起始點,但翼靈因為有著強大的心靈力量,反而有較慢的文字發明,所以許多翼靈學者對這點相當不滿。若以最早的城市文化作為文明的證據的話,翼靈的「北冰原文化」將是最早的文明(紀前14000),比人類文明足足早了三千年之久。
一個文化的誕生,不僅代表一個物種在心靈上的進化,也代表生物在不斷追求自我的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文明的誕生,除了更舒適安全的生活和更方便有效率的活動方式,物種一項很重要的文化表徵便是對於自己來源的解釋與族群認同,也就是對於物種起源的各類神話故事,在各物種的早期神話傳說中,創世的經過通常不可避免的會與宗教扯上關係,這也是創世會變成「神話」的緣故,而不同物種與族群之間的神話與宗教差異也常會成為糾紛的來源,但也同時常成為族群融合的一個重要工具。在經過上萬年的不斷演變之後,其實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各類神話故事大多已經不是最早期的版本了,在這裡,我們將試著去尋找人類早期祖先的心靈軌跡,透過對古老先民的了解,也許我們可以知道未來的道路,並得知祖先們對於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二、人類遷徙的軌跡
人類最早期的文明是起源於賽揚大陸的西南端的鍺陶文明,但是關於這個文明的相關記載卻出奇的少,創立於紀前11000左右的鍺陶文明只持續了短短的數百年,目前較為可信的是關於天災的解釋,因為有部分證據顯示了當時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水患,同一時期在高豹與翼靈的文化中也出現水患的相關記載,這部分也呼應了最近幾年剛提出的冰河時期的說法,而實際上,許多的傳說中也有提到大洪水的記載,這算是在目前較為可信的一種說法。
隨著鍺陶文明的殞落,人類開始大規模的遷徙,人類的足跡一支到了東邊的魁提賽,也就是現在的圖薩,當地的人至今仍自稱提薩人,是第一個使用鐵器的人類文明,由於圖薩高原的阻隔,這個文明並沒有立即傳往北方去。
一部份人則遷徙到曼敦一帶及以東的地方,後來有一部份人又跨海遷到絲之大陸北方的巴塔哥路亞去(也就是現在的垣諾絲)。
另一支則跨海往南到達絲之大陸的新土,也就是現在的絲之大陸西南半島甜水平原一帶,當年那裡還是清水溪出海口的潟湖,在多年的沉積作用之後,這一區的考古遺址算是最難發現的。而這些先人們在定居三百年左右之後,進一步往絲之大陸北方及東方遷徙。
整個人類遷徙的過程持續了約一千年,當然,除了第一次大遷徙是因為天候因素不得已才撤離家園之外,其他理由幾乎清一色是戰爭。其實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種結果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現在知道最早的鍺陶人社會中是很注重氏族概念的,因此在大遷徙的過程之中,不同的氏族分開的原因常是因為不同語言、文字、宗教、風俗,甚至是外表膚色的緣故(註二)。這種心態傳承下去之後,造成後來航海時代,當不同文明接觸時,人類傾向以武力解決問題的一個原因之一。關於這一部份,翼靈與高豹的文明就優雅多了,不過這也與人類文明分佈的大陸過於分散也是有相當關係的(註三)。
人類的創世神話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有的被遺忘,有的被改變,有的被揚棄,有的被保存。在人類愈發繁榮壯大的時刻,神話也隨之多樣化起來,接下來我們將嘗試追隨先人遷徙的腳步,看看創世神話的演變。
三、關於最早的創世神話
其實關於最早的創世神話至今仍包含有相當的臆測成分,由於鍺陶文明的象形文字至今仍無法完全了解,許多部分是依照壁畫與各類雕塑等,加上鄰近文明的傳說來加以推論,因此尚未得到各家學者的認同。其中爭議最大的部分在於文字跟語言,人類文字跟語言的差異性一直是相當受到各種族的注意的,其中對於發源時期很有爭議,鍺陶文明的象形文字除了提薩語以外,跟其他文字幾乎沒有相似之處﹔至於語法,由於象形文字的組成較近似於圖畫故事,因此對於文法結構我們無從得知,但有理由相信應該是較接近提薩語,如此一來,跟絲之大陸諸國的差異性又更大了。
雖然這一點有很大的爭議,但我們還是能進行神話起源的尋找,從鍺陶人的壁畫上來判斷,神話的傳承反而是絲之大陸上的說法較接近原始版本,因此有一種說法在幾年前被提出來。這個說法被稱為「種族職業說」。
由於人類各族分散的情況,是以膚色來作為區別的,例如留在發源地及遷往北部的是黑皮膚的人種﹔遷往賽楊東部的是白色人種﹔而往南遷徙的是黃色及褐色人種。他們各自所傳承下來的語言、藝術及神話傳說模式都不相同,可見鍺陶人的社會是個以種族區分職業階級的文化型式。
例如遷往魁提賽的氏族可能是知識階級或戰士階級,因此傳承了文字及金屬工藝﹔而遷往絲之大陸的氏族可能是屬於工匠階層,因此在美術方面有較多的保存,進而影響神話的保留。
不過這一種說法在目前頗有爭議,因為文字傳承應該比藝術技巧更有助於保留民族神話傳統,但不同地區繼承了鍺陶人不同的文明灰燼,卻在文化表現上不互相交集也是不爭的事實。
鍺陶文明在創世神話的敘述上目前尚未能夠完全解讀,但能確定的一點是絲之大陸傳統神話或是初民宗教中的光明之神與黑暗之神的故事,是來自於鍺陶人。在鍺陶文明的許多宗教建築中的建物或是裝飾及壁畫都有著描述光之神與暗之神的故事,依目前所挖掘到最古老的神殿壁畫及神話回溯方式來整理,所得到的應該是最可能的原始版本。
依目前所公認的最早版本,世界的起源是由一團渾沌當中產生的。渾沌在壁畫中普遍是以一團灰色的雲朵來代表,而雲層隨後分裂成為兩個最早的神明,也就是一般所熟知的光之神與暗之神,一般常以白衣的人跟黑衣的人代表。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同一個時期對於光之神與暗之神的性別似乎並沒有分的很清楚,若光之神被描繪為男性,則暗之神便描繪為女性,反之,若光之神為女性,則暗之神為男性,似乎神的性別在早期並沒有定論,這種情形一直要持續到文明在絲之大陸上紮根之後才有變化,也就是如目前我們所熟知的,光之神為男性,而暗之神為女性的形象(註四)。
除了兩位神祇的性別的差異以外,原始壁畫所展現的內容則大致相同,大多是描繪著光之神追逐暗之神,但由於鍺陶藝術的一項特點--從不描繪人物表情,因此追逐的原因目前我們並不明白,但若以鍺陶人大遷徙時在絲之大陸上登陸地點清水溪口一代的傳說版本來判斷,應該是因為光之神愛上了暗之神,因此追逐暗之神的這種說法。
對於「永恆之地」,也就是世界的創造倒是爭議較少的部分,大部分的傳說都指向光之神,是光之神創造了世界,而萬物是由兩位神祇分別創造,並且賜給人類神明的樣貌的。
以上都是為了歸途這部小說寫出來的胡扯,過了這麼多年,回頭看也發現很多問題,因為小說裡的部分設定已有更動,這裡寫的東西看著玩就好,反正本來就是神話故事,跟小說裡若有描述不同也沒什麼關係啦!
提伐‧帕(紀元864-)
布蘇帕提爾大學文明學院人類古文明學系
節錄自「人類創世說文獻考」
原載於「交流」雜誌第1227卷(紀元930)
##CONTINUE##布蘇帕提爾大學文明學院人類古文明學系
節錄自「人類創世說文獻考」
原載於「交流」雜誌第1227卷(紀元930)
一、人類的源頭:
依目前所發現的化石證據顯示,最早期的直立人類是出現賽揚大陸西南端(五十萬年前)。到了約十萬年前,人類已經進化到發展出簡單的石器文化,但語言是否已經出現則仍有爭議,但可以確定的是散佈在這塊被通稱為「歐律」的地方有許多相當原始的石窟壁畫。由於歐律地區在遠古時候便被當時的魁提賽與底茷矺人視為聖地,所以方圓一千多平方立卡內的兩百多個石窟得已受到妥善的保存,也因此我們後代子孫得以藉由這些偉大的藝術品來了解古人的生活,但也有許多學者認為歐律一帶的壁畫完成度太高,應該是經過相當長久的經驗與技術累積才辦得到的,因而認為文明的創始地點應該另有他處(包括人類發源的兩大陸上的數百處智人使用火的遺跡),但不可否認的,歐律的壁畫是我們目前所知的人類文明中最古老的證據。
在歐律南方的,也就是現在翔宇共和國首都所在地「焰京」,便是現在全法圖(註一)已知第二古老文明的所在地,只比最為古老的文明--高豹的「熇崁文化」慢約一千年左右,當然,這兩個完全不同的種族的發展在這個時期是不可能有任何交流的。
歐律的洞窟壁畫時期約在同盟協定紀元前(同盟協定紀元簡稱為紀元,協定前記為紀前)五萬年到兩萬年間。高豹的「熇崁文化」開始於紀前12000左右,而焰京的人類文明「鍺陶文明」則始於紀前11000左右,比翼靈的「天光明文化」(紀前9000)都要早很多﹔不過這一點目前頗有爭議,傳統上是以文字發明作為文明的起始點,但翼靈因為有著強大的心靈力量,反而有較慢的文字發明,所以許多翼靈學者對這點相當不滿。若以最早的城市文化作為文明的證據的話,翼靈的「北冰原文化」將是最早的文明(紀前14000),比人類文明足足早了三千年之久。
一個文化的誕生,不僅代表一個物種在心靈上的進化,也代表生物在不斷追求自我的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文明的誕生,除了更舒適安全的生活和更方便有效率的活動方式,物種一項很重要的文化表徵便是對於自己來源的解釋與族群認同,也就是對於物種起源的各類神話故事,在各物種的早期神話傳說中,創世的經過通常不可避免的會與宗教扯上關係,這也是創世會變成「神話」的緣故,而不同物種與族群之間的神話與宗教差異也常會成為糾紛的來源,但也同時常成為族群融合的一個重要工具。在經過上萬年的不斷演變之後,其實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各類神話故事大多已經不是最早期的版本了,在這裡,我們將試著去尋找人類早期祖先的心靈軌跡,透過對古老先民的了解,也許我們可以知道未來的道路,並得知祖先們對於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 註一:法圖是古翼靈語「眾生居住之地」的意思,因此現在被用來命名我們所居住的星球,相似的用法包括人類的「永恆之地」以及高豹的「卡蘭姆」,也就是偉大母親的意思﹔比起來翼靈語的形容較為恰當,但是法圖的法字對於高豹較短的上唇而言是較難發的音,也因此在高豹語中,法圖的音較近似於哈圖--正好有繁衍子孫的意思,對於一年只有一次生育機會的高豹而言,剛好是個神聖的字眼。
二、人類遷徙的軌跡
人類最早期的文明是起源於賽揚大陸的西南端的鍺陶文明,但是關於這個文明的相關記載卻出奇的少,創立於紀前11000左右的鍺陶文明只持續了短短的數百年,目前較為可信的是關於天災的解釋,因為有部分證據顯示了當時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水患,同一時期在高豹與翼靈的文化中也出現水患的相關記載,這部分也呼應了最近幾年剛提出的冰河時期的說法,而實際上,許多的傳說中也有提到大洪水的記載,這算是在目前較為可信的一種說法。
隨著鍺陶文明的殞落,人類開始大規模的遷徙,人類的足跡一支到了東邊的魁提賽,也就是現在的圖薩,當地的人至今仍自稱提薩人,是第一個使用鐵器的人類文明,由於圖薩高原的阻隔,這個文明並沒有立即傳往北方去。
一部份人則遷徙到曼敦一帶及以東的地方,後來有一部份人又跨海遷到絲之大陸北方的巴塔哥路亞去(也就是現在的垣諾絲)。
另一支則跨海往南到達絲之大陸的新土,也就是現在的絲之大陸西南半島甜水平原一帶,當年那裡還是清水溪出海口的潟湖,在多年的沉積作用之後,這一區的考古遺址算是最難發現的。而這些先人們在定居三百年左右之後,進一步往絲之大陸北方及東方遷徙。
整個人類遷徙的過程持續了約一千年,當然,除了第一次大遷徙是因為天候因素不得已才撤離家園之外,其他理由幾乎清一色是戰爭。其實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種結果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現在知道最早的鍺陶人社會中是很注重氏族概念的,因此在大遷徙的過程之中,不同的氏族分開的原因常是因為不同語言、文字、宗教、風俗,甚至是外表膚色的緣故(註二)。這種心態傳承下去之後,造成後來航海時代,當不同文明接觸時,人類傾向以武力解決問題的一個原因之一。關於這一部份,翼靈與高豹的文明就優雅多了,不過這也與人類文明分佈的大陸過於分散也是有相當關係的(註三)。
人類的創世神話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有的被遺忘,有的被改變,有的被揚棄,有的被保存。在人類愈發繁榮壯大的時刻,神話也隨之多樣化起來,接下來我們將嘗試追隨先人遷徙的腳步,看看創世神話的演變。
- 註二:關於人種的部分,許多學者指出不同人種一起生活數百年(甚至更久)而不發生混血狀況是不大可能的,因此近年將鍺陶文明視為單一人種的說法漸受重視,文明則是以鍺陶人遷徙後影響各地原住民來擴散出去。
- 註三:人類與其他文明生物的接觸在早期幾乎是個悲劇,狂妄自大自以為是的人類將其他生物視為低等生物的行為,讓和善優雅的翼靈與高豹在與人類接觸時吃盡苦頭,當然隨之而來的復仇是人類所承受不起的,畢竟這兩個種族比人類要強上許多,至少在能量使用上是如此的。關於人類祖先的行為,許多以人類種族為主的國家至今對於這一點一直避而不談的行為也實在讓人類蒙羞。
三、關於最早的創世神話
其實關於最早的創世神話至今仍包含有相當的臆測成分,由於鍺陶文明的象形文字至今仍無法完全了解,許多部分是依照壁畫與各類雕塑等,加上鄰近文明的傳說來加以推論,因此尚未得到各家學者的認同。其中爭議最大的部分在於文字跟語言,人類文字跟語言的差異性一直是相當受到各種族的注意的,其中對於發源時期很有爭議,鍺陶文明的象形文字除了提薩語以外,跟其他文字幾乎沒有相似之處﹔至於語法,由於象形文字的組成較近似於圖畫故事,因此對於文法結構我們無從得知,但有理由相信應該是較接近提薩語,如此一來,跟絲之大陸諸國的差異性又更大了。
雖然這一點有很大的爭議,但我們還是能進行神話起源的尋找,從鍺陶人的壁畫上來判斷,神話的傳承反而是絲之大陸上的說法較接近原始版本,因此有一種說法在幾年前被提出來。這個說法被稱為「種族職業說」。
由於人類各族分散的情況,是以膚色來作為區別的,例如留在發源地及遷往北部的是黑皮膚的人種﹔遷往賽楊東部的是白色人種﹔而往南遷徙的是黃色及褐色人種。他們各自所傳承下來的語言、藝術及神話傳說模式都不相同,可見鍺陶人的社會是個以種族區分職業階級的文化型式。
例如遷往魁提賽的氏族可能是知識階級或戰士階級,因此傳承了文字及金屬工藝﹔而遷往絲之大陸的氏族可能是屬於工匠階層,因此在美術方面有較多的保存,進而影響神話的保留。
不過這一種說法在目前頗有爭議,因為文字傳承應該比藝術技巧更有助於保留民族神話傳統,但不同地區繼承了鍺陶人不同的文明灰燼,卻在文化表現上不互相交集也是不爭的事實。
鍺陶文明在創世神話的敘述上目前尚未能夠完全解讀,但能確定的一點是絲之大陸傳統神話或是初民宗教中的光明之神與黑暗之神的故事,是來自於鍺陶人。在鍺陶文明的許多宗教建築中的建物或是裝飾及壁畫都有著描述光之神與暗之神的故事,依目前所挖掘到最古老的神殿壁畫及神話回溯方式來整理,所得到的應該是最可能的原始版本。
依目前所公認的最早版本,世界的起源是由一團渾沌當中產生的。渾沌在壁畫中普遍是以一團灰色的雲朵來代表,而雲層隨後分裂成為兩個最早的神明,也就是一般所熟知的光之神與暗之神,一般常以白衣的人跟黑衣的人代表。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同一個時期對於光之神與暗之神的性別似乎並沒有分的很清楚,若光之神被描繪為男性,則暗之神便描繪為女性,反之,若光之神為女性,則暗之神為男性,似乎神的性別在早期並沒有定論,這種情形一直要持續到文明在絲之大陸上紮根之後才有變化,也就是如目前我們所熟知的,光之神為男性,而暗之神為女性的形象(註四)。
除了兩位神祇的性別的差異以外,原始壁畫所展現的內容則大致相同,大多是描繪著光之神追逐暗之神,但由於鍺陶藝術的一項特點--從不描繪人物表情,因此追逐的原因目前我們並不明白,但若以鍺陶人大遷徙時在絲之大陸上登陸地點清水溪口一代的傳說版本來判斷,應該是因為光之神愛上了暗之神,因此追逐暗之神的這種說法。
對於「永恆之地」,也就是世界的創造倒是爭議較少的部分,大部分的傳說都指向光之神,是光之神創造了世界,而萬物是由兩位神祇分別創造,並且賜給人類神明的樣貌的。
- 註四:關於神明的性別,可以參考翼靈學者阿蒂姆‧阿留申的「性別與歷史文化」。不同種族在處理神明性別上有著很有趣的不同,人類普遍以男性當主神,高豹則是以女性為尊,翼靈則是巧妙地賦予至高神祇雙性的身軀,這一點似乎完全是按照性別在種族中的地位來定的。我們知道,人類男性普遍較女性來的壯碩,對社會的宰制也較強,剛好跟高豹的母系社會完全相反,女性高豹在體格上強過男性許多,翼靈則是男女都擁有強大的能量控制能力,因此男女的地位相近。在某些說法當中,鍺陶文明流傳有一首『至高者祈禱文』,內容闡述神明的譜系、個性與作為,但現今只存其名,尚未發現有這首曲子存在的證明。
以上都是為了歸途這部小說寫出來的胡扯,過了這麼多年,回頭看也發現很多問題,因為小說裡的部分設定已有更動,這裡寫的東西看著玩就好,反正本來就是神話故事,跟小說裡若有描述不同也沒什麼關係啦!
留言
張貼留言
本格歡迎朋友留言,原則上也不刪留言,但不歡迎廣告、重複剪貼或無意義的言詞,同時也請大家避免匿名留言,匿名留言在本格將無法獲得任何保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