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二月科幻學會討論的主題是這本書,我受邀參與座談,所以先看了這本,只能說,這本很吃受眾,但願意好好閱讀的話,有趣的東西還不少。
我之所以受邀,是因為我有在精神科工作的經驗,是精神醫學專業人士,而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擺明故事場景正好就是……瘋人院……對,這種名稱本身就帶有歧視意含,而人家原文其實是Asylum,這個字是精神病院的意思,瘋人院算是「古老的翻譯」(但卻好符合故事內容)。
有意思的一點在於,這個字的原文其實意義更複雜,他也是「政治庇護所」,用來保護政治犯的(或稱「良心犯」,正如白色恐怖時期長老教會保護過很多黨外人士),而他的原始意思就是庇護所(就是鐘樓怪人裡戲劇性的那一幕,加西莫多拯救愛絲梅拉達後在聖母院上大喊的就是庇護所)。
可是這個字還有更古老的來源,來自舊約聖經的「逃城」。
「逃城」的用處在古代社會可說是絕無僅有卻很有意思,因為古代沒有司法制度,基本上出事唯一解法叫做「報仇」,但報仇可能出於誤會、陰謀,報仇也可能「過頭」。總之,放任私刑其實只會天下大亂,於是上帝要摩西設置逃城。
簡單說,如果非故意害死人(或者被誤會殺人),你可以逃到逃城去,在那邊你會受到庇護,禁止報仇,還可以期待有人幫你出面解決(不管是那種解決,畢竟那是原始時代,而且困在逃城基本上只能當乞丐因為很難找工作,別以為很爽)。當然,如果有公正人士出面調查發現你真的犯罪,還是有可能被公審或逐出逃城,然後人家就可以找你報仇……
總之在沒有司法制度的時代,這設計算很先進了。
而這些意思,擺在阿卡漢上面,會變得很有意思,因為這惡名昭彰的「瘋人院」,關的全是犯下滔天大罪的精神病患,而精神病患在法律上又不會被宣判有罪,只是依精神衛生法有隔離必要(這是台灣的規定,但先進民主國家這類規定大多類似,而獨裁國家把政治犯關進精神病院行之有年,中國目前就是這樣,台灣過去在國民黨戒嚴時期也曾這樣),所以關在隔離病房。
關在精神病院一邊是保護他們免於社會報復,也同時限制他自由,而故事裡這些人犯的最往往還有更大的政治意含存在,狀況很複雜,所以在故事裡這阿卡漢精神病院其實有著複雜意含。
但把這些人關在一起……怎麼想都很不妙,那可是進修部門,煉蠱的地方……
於是有一天他們發動「革命」,佔領了阿卡漢,然後要求跟蝙蝠俠談判。
故事講的就是蝙蝠俠進去裡面之後發生的事情,不過故事因為有各種回憶交錯,很多蒙太奇式的畫面構成,只能說,很有黑色藝術的特殊美感(但不舒服),而且文字閱讀很吃力……
對,其實很不好讀,但因為藝術風格很強烈,所以可以算是經典阿!
還好這本紀念版有在後面列出劇本,這還滿重要的,因為漫畫格子裡的字體實在很不高齡友善,我老花很嚴重阿!
而內容,則是黑暗到不行,而且很病態。
當然,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會覺得好像很有「說服力」,但其實在病理上漏洞還不少,但因為蝙蝠俠自己也不大正常,所以……
其實這間瘋人院裡的工作人員也不大正常……反正沒有正常人。
不過要細說的話就直接涉及故事內容,留到座談會聊好了,只要知道故事很鑽牛角尖……
不是瞧不起的意思,而是這反應了人類普遍會有的思考盲區,而且每個人盲區不大一樣,沒處理好或者倒楣一點,就會剛好掉進去……
如果沒人救你的話(自救其實很難),大概就一路滾下去了。
不過,救贖的機會永遠都在,可是缺乏信仰的人(或者「信錯」的人),本來就比較容易陷入絕望,但這類故事本來就刻意在逃避信仰或醜化信仰,因為這樣做可以更容易製造絕望的感覺,至於因此相信這種訊息,那可是很大的不幸,因為這其實透漏正常信仰的重要性。
信仰是一種謙卑的交託。
因為想要控制一切,本身就是這類悲劇的源頭,不管是蝙蝠俠還是小丑。
就這一點來說,他們還真的是一樣的。
於是最後的丟硬幣變得很有意思,可以有各種解讀。
這故事對很多人來說,的確容易共感,但共感跟反省還是有差別,這是讀者要注意的阿!
總之這本在美術方面價值很高,故事內容也夠尖銳(但不見得會喜歡,因為這故事本來就是刻意要讓人不舒服),你或許不會想要買來蒐藏,但我很建議至少借來看看喔!
有興趣可以參加2月22日下午2點在大同大學的座談會喔!
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Batman: Arkham Asylum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留言
張貼留言
本格歡迎朋友留言,原則上也不刪留言,但不歡迎廣告、重複剪貼或無意義的言詞,同時也請大家避免匿名留言,匿名留言在本格將無法獲得任何保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