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先完整讀過一次聖經再說--最近查經的感想

我要提一下約拿書,因為約拿書我讀過好幾十次,查經營、團契、小組、寫文章之類各種不同原因,反正讀很多遍。

日前我去帶楠西教會青年查經的時候發生有趣的事情,那天只討論第三章,而約拿書第三章只有10節,超級短。

我可不是什麼聖經學者,10節要討論一個半小時,所以我採取的做法就是「連連看」。

簡單說,一次把整本聖經裡出現類似結構、情節、概念都抓出來比較討論,然後再把似乎衝突的內容一併放進來,大家一起連連看,很快就發現時間不夠用了。

這很有趣,等於聖經隨便一個段落,都可以討論整本聖經的內容。

這其實有點門檻,簡單說,你至少要完整讀過一次聖經,而且至少要有一點印象才行。

真的,你一定要親自讀過一整本,不是什麼簡介,而是完整讀過,因為真的細節太多。

這很有意思,聖經本身文本寫作橫跨的時間就有六七百年以上,內容涉及的歷史,光有考古證據的內容就橫跨兩千多年,這中間的各種風土民情演變交互作用以後,呈現出來的價值觀變化可是非常多樣,何況要拿到現代討論。

換句話說,你越熟悉聖經,可以討論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而且一條線牽著一條線,到頭來,不管從哪裡開始讀聖經,都會像網子一樣拉起整本聖經。

這種整全的讀經,真的非常有意思。

但前提就是你必須至少完整讀過一輪聖經,而且不是讀完就忘記那種,你好歹要知道一下前後關聯性,這樣才能在學找線索的時候找出各種連結,延伸出更豐富的東西來。

當然,一個人讀很難完整到讓人滿意的程度,這時候讀經小組就很有幫助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全都搬出來討論,很快就能讓大家吸收到不同人思考過的精華。

例如第三章第一節提到上帝第二次傳達命令,於是我請大家想想上帝在整本聖經裡面有哪次給人第二次會的,結果光這樣就討論十多分鐘,因為這不是有沒有的問題,還包含為何要給第二次機會,又為何其他時候不給機會之類的討論,這對於理解上帝本質是很有趣的討論。

所以真的要有團契生活啊!自己一個人讀聖經,孤單不談,狹隘也是必然啊!

讀聖經是這樣,持續鑽研細節是一種樂趣,順著線索看見整體又是另一種樂趣,,購過團體的力量更是可以事半功倍提升靈性素養,只能說,聖經真的可以讀一輩子。

而且越讀感動越豐富啊!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