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創造聖經的城市:尋訪舊城、古卷與文明遺產的宗教考古之旅 The Cities That Built the Bible

創造聖經的城市:尋訪舊城、古卷與文明遺產的宗教考古之旅
The Cities That Built the Bible
作者: 羅伯特‧嘉吉
原文作者:Robert Cargill
譯者:吳煒聲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341981
叢書系列:通識課
規格:精裝 / 400頁 / 15 x 2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這本書很有趣,非常有趣,當然,我要先說,其實連作者也這麼說(而且強調很多次,看得出來非常小心),你不見得要相信本書裡提到的東西,作者也歡迎大家挑戰、質疑。

其實很多東西沒什麼好質疑的,問題只在於心態而已,雖說也些歷史謎團也只能算是「推論」(就算有考古資料也一樣,永遠只能推論),但有爭議的「史實」,與信仰的核心,其實不必然有衝突,只是需要小心對待而已。

用這樣開頭,大家也許一頭霧水,但卻是必要的,因為這本書用「現有」考古證據,以及聖經本身內容的矛盾之處,提出了對於聖經內容的一些翻轉。

是這樣的,聖經是「人」寫的,你要說有聖靈感動也好(這我也無從否認,畢竟根本沒有辦法證明,不管支持或反對都一樣),反正動手寫的是人這一點總是錯不了,然後在沒有印刷術的狀況下,也只能透過抄寫流傳,所以錯字也難免,然後加油添醋也難免,被後人(畢竟,我們找不到原版)更動也難免。再加上翻譯、轉譯,甚至超譯勒!你要說聖經裡的任何一個字都能毫無錯誤的轉達上帝的旨意,我聽你在鬼扯。

但身為基督徒,我也要說,聖經的確是本能傳達上帝旨意的書--透過你的「閱讀」與「解讀」。

這本書基本上就是把「解讀」留給各位,但在「閱讀」上去進行不同文本的比較(他並沒有否定各種文本的價值,因為不論時間先後,我們都無法確認哪個版本才是「原始」版本,但我們確知他傳遞了抄寫當時的價值觀)。

在閱讀聖經的過程,其實也同時參照好幾種解經書跟網站(聖經如果直接看,相信能看懂得人很少,很多部份連當故事看都不容易懂,更別提背後的意義了),這很重要,首先,就算聖經真是經由天啟寫下,也已經是經過人類語言的翻譯才寫下來的,而且還是為了給「那個時代」的人看得,換句話說,別的不談,聖經光寫作的時期,就橫跨了一兩千年時間(目前找到最古老舊約版本比新約早一千年,合理推論還有更早的版本,若最早的摩西五經真是摩西寫的,那聖經最早文本時間又會往回推個一千年以上),這一兩千年代表的不只是時間,還意味著不同文化、價值、哲學、社會環境、科技水準,所以寫得東西根本不可能一樣,因為看得人早不同了。

因此我們現在看聖經,就該更小心,因為差距更大。

但我看得解經書(是的,當然全是中文書,而且剛好看得都是華人寫得解經書--還不是台灣人喔!),本身在解的過程裡就加入很多個人意志了,而且直接讓我認定有問題,比方說一直強調那個「華儒奴三合一文化垃圾」的中華傳統跟聖經的比較,讓我看了渾身不對勁,基本上華儒奴價值徹底是與「現代」思潮牴觸的,一個期待教會能夠從新得力,領導文明的人,就不該無知到跑去跟那種華儒奴文化結合,那叫搞笑。我一邊讀聖經,一邊看解經書(畢竟有些名詞或典故解釋還是需要參照),還好有些外文翻譯的作品可以參照,還有網路資源可以搜尋,不然還真累人。

不過也因此可以看出很多解經者的一廂情願可以到哪種程度,不是說不可以有個人意見,其實解經最重要得就是個人詮釋,就像我在往路上發表的上千篇讀書心得,最大價值就在於那是「我的心得」,但這也同時意味著,你必須隨時警醒,因為別人的意念不應該等同你的意念,絕對不同,也不可能不同,同時也不該相同,不然就失去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的意義了。只是很多的解經方式,尤其針對不同作者的經節,如果有矛盾,也些人不去關注作者背景或者脈絡,反而只想要坳,就很沒意思了(雖說也可能坳對,這種可能性我無法否認)。

看這本書,很多以前覺得怪怪的地方,突然有了比較合邏輯的解釋(對,但這不表示有更多考古資訊出土後,作者的說法依然成立,總之這就是研究歷史有趣的地方)。這一點很重要,邏輯是上帝給人寶貴的禮物之一,雖然我們無法全知全能,但在邏輯推演下,我們可以有機會不斷進步。

然後我稍微翻一下,目前我找得到的基督書房,好像都沒賣這本書……

我到覺得基督徒更該看這本書,這本書並沒有讓我對於聖經的神聖有質疑,或對基督教有懷疑,其實正好相反,這本書證明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而不是兩千年前耶穌來一次,之後就放著我們不管,實際上,歷代的教徒,都在豐富聖經的意含,都在新的社會階段裡重新詮釋聖經,我相信這才是上帝的意旨,一個建造上帝國的進行式。

尤其推薦給基督徒。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