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人的宗教:人類偉大的智慧傳統 THE WORLD’S RELIGIONS: Our Great Wisdom Traditions

人的宗教:人類偉大的智慧傳統
THE WORLD’S RELIGIONS: Our Great Wisdom Traditions
作者: 休斯頓.史密士
原文作者: Huston Smith
譯者: 劉安雲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2013/07/0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513794
叢書系列:新世紀叢書.宗教
規格:平裝 / 58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宗教是人類文明中極為重要的元素,從文明發端以來就存在,而且逐漸開枝散葉,不過基本上依照流派可以分成幾個大類,而這本書就是對這幾個大類別有基本的介紹。

不要誤會,說是基本,這本書也有五百多頁,內容並不輕鬆,但就算是這樣,依然只算入門介紹而已,而以下內容並非書中內容,而是一個綜合感想。

幾個主要宗教分別是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宗教(含天主教與基督教),在加上增修版的原始宗教部份。當然,每一個宗教如果要完整介紹,結果都會各自變成一套書……如果可以三言兩語就講清楚,這些宗教就反倒沒那樣值得歷代人類追尋了,這些宗教都不是那樣膚淺的東西。

是這樣的,我們不清楚動物心理怎麼想的(假如他們有心理可言的話),但我們的祖先,或多或少我們可以推敲。

這裡面多少涉及複雜的生理機制,總之原人可能也會使用某些聲音信號、手勢或者表情來進行簡單溝通,要知道,他們可以用來溝通的符號遠比現代少(但可能同樣細緻),這些符號可能用來求偶、劃定領域,如果有小規模社群型態(像一群猴子一樣),可能還有社會性的符碼。

但這些都不涉及宗教,直到某人做了不一樣的事情。

詳情大概永遠不知道了,但可以這樣猜想,有人在打獵過程中,看到獵物在追趕過程中摔進坑洞,讓他發現到可以使用陷阱,然後趕獵物到陷阱去。

他們發現到可以預測,而且動手干預的因果關係。

這讓原人大腦有革命性的進展,這會帶領人類進到製作工具的領域,他們發現到自己可以干預這個世界,不再是餓了就找東西吃,吃完就躲起來睡覺。

而且這些東西是需要教育傳遞的,不論是族群間,還是後代子孫之間,所以他們須擴充符號,而且無可避免的,他們會面對「為什麼」的質問。

為何這次趕長毛象,他們是往左邊跑?明明之前都往右邊?該不會是頭目出發前吐痰的關係?

大概是像這樣的簡單猜想,請注意,他們可以使用的符號或者語彙很少,但他們為了生存,絞盡腦汁要想出「為什麼」。

當他們想破頭,最後歸納出一個革命性的觀念--超自然的力量。這個形上學的東西能被想出來真的是超級了不起的,可說是人類思想最革命性的進化,沒有之一,甚至可以說亞當跟夏娃吃的那顆果實就是這玩意,普羅米修斯偷來的天火也是這玩意,全世界的宗教都用神話故事保留了這個震古鑠今的橋段,也同時預言苦難。

總之,這是原始初民宗教的肇始,他們崇拜的可能是某種抽象力量,但基本上會被歸納為自然精靈,以山海木石,或者各式動植物的形象,乃至於擬人化。

這類宗教,大致上訴求的是力量的傳承(最直接的訴求)、運氣的確保(對不可預見未來的恐懼)、平撫被吃的憤怒(情緒的轉移)。

當人類開始思考運氣這種東西,開始關心動物被吃是否會作祟(這是很原始的宗教型態,台灣其實像萬應公之類也是相同作祟神的概念,訴求運氣的報名牌更是氾濫),其實也就開始思考死後的「世界」,然後反推回「生前」的世界。

一個「第二世界」或者「第二段人生」(或者無限多段人生,假如發展出輪迴思想的話)。

我上面提過情緒的轉移對吧!這是很多初民宗教在現代重新被肯定的一項重要動機,因為它很有「環保的悲憫」,訴求通常是與自然和平共存,很有嬉皮或布爾喬亞的風格,當然也帶有左派的理想,可以被理解為「尊重自然」。

不過這都是經過多重典範轉移過程的最終結果啦!總之像這樣的「新思潮」會在每個世代不斷產出,我們可以看到精靈崇拜最終隨著社會制度變遷(主要是王權的出現)演進,各路神明也不斷併吞、征戰,最後出現「大神」,類似希臘神話那樣的型態(跟蘇美、阿卡德、埃及相比,希臘雖然是比較晚近的文明,但卻最被熟知,不然這幾個地區的宗教型帶都是同一類的,就是有「神族」的概念--北歐、凱爾特當然也是,印度教也是如此,道教自不在話下)。

不過這部份歷史內容在本書並未提及,本書主要針對宗教思想內容討論,但我覺得如果忽略這些社會歷史脈落會很可惜,在此補充。

經過這些變遷,最終又產生了三種革命性的宗教,這次三種走的路線全都不一樣了。

在遠東,出現的是儒教--一個主要強調入世、在世的宗教,他避談生死前後,強調社會制度,但又跟抽象的「天道」連結,進而重視倫常(象徵天道)。當然,理想歸理想,宗教本來就是政治工具,於是儒教的階級觀念變成僅次於印度教的種類(然後影響道教,道教的階級觀念同樣強到不行,但那主要是源自於儒教),自然也成為非常好用的統治工具,說起來「奉天承運」的思想,讓古中原地區各國家兩千多年來所有的征戰全都成為宗教戰爭(除了隋、唐、五代、元、清以外,這幾個國家是草原民族消滅中原民族,他們是薩滿宗教系統,雖說統治過程往往也會受儒教渲染,哪怕表面上有信奉道教或佛教)。當然,後來的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例外,基本上都是儒教文化為主體,這一點去看國民教育的課本內容就知道,全是儒教的傳教文宣,甚至教祖孔子的子孫還有世襲的官位(職等還頗高),當然,民主化之後這種封建陋習已經被取消,但儒教在東亞文化圈一直透過政治影響擴散,哪怕在宗教形式上式微,但影響力依然十分龐大。

印度則是出現佛教,一個顛覆性的宗教,雖然它往往號稱不是宗教,但實際上就是,它反過來關注生死前後,關注在「脫離規則束縛」上面,但實際上脫離之道本身就一堆規則,而佛教對印度教階級的反省最後反倒被吸納成為曼陀羅的超級大階級科層世界(這一點傳到遠東之後跟儒教結合變得更加明顯。),然後在政治上被徹底利用,還因此分成大乘與小乘兩大流派,還有藏傳,再加上各式各樣的山頭,數量成百成千的。但佛教思想有其有趣之處,它對於世界的觀點非常違反直覺,是非常唯心論的(古希臘也有這樣的哲學流派,但沒這樣極端),而且它鼓勵人們超越,這對苦難中人有一定的安慰效果,可惜佛陀本人傳教方式太過強調「個人化」,結果變成弟子在他死後很難複製,幾十年後終於想要寫下文字的時候,就直接造成分裂,因為每位弟子領受的都不一樣,而且無可避免的為了大眾化而出現教條式的主張,而教條式的主張自然符合統治者的胃口,於是佛教以跟創始人想像中完全不一樣的面貌擴散出去了。

佛教某方面來說是印度教的修正主義,宇宙觀設定完全承襲自印度教,只是對人的訴求不同,印度教鼓勵人安分(因為階級),佛教鼓勵人超越(否定階級),只是碰到政治勢力之後,佛教適合用來推翻你討厭的人,印度教適合用來維繫政權,於是後來的佛教,其實都是加了印度教的變體,又或者東傳之後,跟同樣重視宇宙規矩的儒教,或者原本就有科層神話的道教融合,同樣有了變體。

中東則出現一神教體系,首先是猶太教。這算比較奇葩的演變,所有上古強權,基本上雖然都有「主神」,但對於被他們侵略的其他民主宗教,基本上會以「配偶神」、「子女神」、「部屬神」、「地區神」、「職業神、「自然神」、「被擊敗的古代神」甚至「邪神」的方式存在神話當中,甚至允許繼續保有聖地與祭祀--簡單說就是反應地緣政治與軍事實力,這是很實用的手段,正如雅典成為希臘霸主,但因為雅典娜在神話中已經成為宙斯的女兒,信奉雅典娜的雅典不管勢力有多強,還是要臣服於奧林帕斯。這種手法的實用性,在後來羅馬取代希臘的時候最為明顯,羅馬的宗教系統完全使用希臘體制,連神話都照搬過來,只是改用羅馬名字而已。

但猶太人這個弱小民族,居然堅持自己信的神是唯一真神,不管怎樣被迫害都絕不改宗,堪稱史上最硬頸。但這樣的宗教設計有個好處,因為它解釋了第一因,而且把各司其職或者能力有限(尤其受制於信徒人或獻祭數量--簡單說就是可以用人為方式控制神)的神明觀念拉昇到「絕對者」的層次,這是所有其他宗教裡面完全沒有的觀念。(佛的觀念並非絕對者,比較類似魔戒裡面的湯姆龐巴迪,或蘇菲的世界裡的蘇菲)。

這種觀念自然有它好用的地方,因為它把天上人間切割開來,但一神教的尖銳概念自然也比較容易產生衝突--包括自身衝突,這也讓一神教的宗教典籍裡面充滿哲學辯論,這都讓後世在產生科學研究、法律觀念等等有了一個教育溫床。

還有各種戰爭,乃至於猶太教還進一步分支出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基督宗教又分天主教跟跟東正教,天主教又再進一步跑出新教,搞到最後各種流派上千,只有佛教的流派在數量上可以相比。

這些戰爭往往用很血腥的方式呈現,但當宗教與善惡觀念融合,也的確在社會教育上有非常強烈的推廣作用,其他宗教很少讓神明直接代表至善,甚至神本身就是為惡的作祟神,需要用祭儀收買,又或者神明有多面性。佛陀算比較正面形象的,但把他當神拜其實跟佛陀原始觀念是有衝突的--但實際上佛教徒都把他當神拜,哪怕嘴巴宣稱是禮佛,是尊敬老師,但實際上就是當神拜。

伊斯蘭教跟基督宗教自然又有不同的差異,基本上都是針對猶太教單一民族性的反省,以及帶來新的應許(猶太教其實很少談到來生,跟儒教一樣非常入世),同時延伸了未來的展望,說起來在架構上的相似性是非常高的,但在哲學上差異卻又相當分明,畢竟耶穌的角色在兩個宗教裡面,「身份」差異天差地遠,也讓應許的實現有了截然不同的手段,而這種差異當然在政治上也是大災難就是了,但撇開這一點不談,一神教因為徹底切開神與人的身份,反倒讓人可以更安分於追求自身,這一點在科技進步速度上面就成了東西方文化一個非常巨大的差異。換句話說,文藝復興、工業革命之所以不是在遠東發生,其實跟這種根源性的思考模式不同大有關連。

這都是很有趣的人類文明史,而且還在演變當中。有趣的是,這些主流宗教雖然都有典籍傳世,但基本上都是教祖死後數十年以上才出現(除了道教,號稱老子親自撰寫道德經,但跟摩西五經一樣,現存最古老抄本都是當事人死後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版本,真偽不可考),而最古老的印度教與猶太教則是古老到連教祖是誰都不知道了,所以也有很多人對於教祖其人是否存在表示懷疑,但其實這並不妨礙人們去探究這些思想裡面了不起的地方。

現代很多人信奉科學,自稱無神論,但其實躲在文化裡面的神明是永遠不會消失的,我們講的話與裡面,有太多涉及對於未知的探求,這可以是科學沒錯,但實際上我們會用「我好倒楣」、「你很幸運」、「祝你幸福」、「你會有報應」之類的說詞,這些全都是很不科學的語彙,根源是宗教性的。

也必然如此,因為這些詞彙同樣是情緒性的,或者說,宗教本來就是為了人類心靈滿足、慰藉的目的誕生的,它訴求的並非科學性的表達,而是去處裡科學永遠不可能達成的目標--因為科學之壁永遠存在,那是科學的自我限制,科學必然如此,每個解答都會讓「為什麼」自動向外繼續延伸,永無止境,而這會造成人類恐懼。宗教則是直接告訴你,「我就是那個『為什麼』,透過我你無須再害怕」。

相信我,你不需要信它為真,這不是宗教,宗教跟科學一樣,是不管你信不信它,反正他就在那裡的東西。不管你透過語言如何去解釋你的不信,到頭來都只會證明「你信了某種其實你自己根本不能證明它絕對為真的東西,而且你已經認定它絕對為真」,例如「不信教」的教徒,他信了一個「沒有神」的「神」,那是個不可證明的東西。

回到開頭我講的,我們跟我們的祖先沒什麼兩樣,當我們開始用我們擁有的符號來思考那個我們不理解的「測不准原理」,最後我們會有「上帝不玩骰子」、「因果」的想法出來,因為擺在們面前的是薛丁格的俄羅斯娃娃,你打開以後找到的不是貓,是另一個箱子。

於是你必須得到某種超自然的保證,不管是「科學」還是「阿拉」。

超自然,其實就是「超級自然」不是嗎?

其實這本書也只算概論而已,每個宗教都有他精彩的歷史、教義研究、政治牽連、社會影響,也不乏各種心靈雞湯式的小故事,當然也有很多是精彩的神話故事。畢竟,人類史差不多就是宗教史啊!

想更進一步了解的,建議可以去看「世界宗教理念史」,這是一整套書,內容更加完整。

---------------------------------
好啦!這篇落落常,其實是被規定的,因為要教讀書報告,四千字以上,不過宗教議題我隨便都能給你上萬字啦!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