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天文迷,還寫了一大堆天文故事文章的我,看見這本書真的沒有免疫力,畢竟我也才剛寫完一系列關於古人的星空的故事,而這本書正好可以補上我還想要表達的許多部分,而且更加專業詳細。
這本書從遠古時期開始,從許多考古證據開始提起,直到進入中世紀,科學開始發展,書中的中點開使轉向各種科學發線,同時討論人類心智的變化,直到二十一世紀,科學似乎遇到一個尷尬的狀況,於是在結尾的時候回到本書開頭,反省我們跟宇宙之間的關係。
這個過程非常精彩,雖然作者引用的文獻資料有點問題(尤其是針對早期基督教的部分,有很多年代錯誤,或者說有點刻意挑他想要的,卻排除其他文獻),但並不影響本書的精彩之處,或者說,作者自己的掙扎與反省也在他挑選的資料當中呈現出來,簡單說作者自己碰到一個雖然很不甘願,卻又被迫面對上帝的狀況,這還滿有趣的。
雖然作者不承認這件事就是了。
總之本書從數萬年前的原始人洞窟開始,人類到底何時開始觀看天空?只能說,一定很早,所以才會在洞窟裡面留下特定的星星,這顯然已經形成系統,才會出現同樣的形象。我在「古人的天空,未來的天空」也有提到這段歷史,人類也在這個階段,將星空與神、永恆即死後的世界連在起,正如聖經所提到的「這時,人們開始求告耶和華的名。」
這是人類心智開始發展的時代,接著隨著越來越多累積觀測的結果,這個天界的世界也越來越豐富,跟人類世界的連結也越來越緊密,基本上全世界所有的古老文明,其宗教體系都是跟星空緊密結合的。
除了一神教,雖然一樣借用大量星空相關的詞彙與文化概念,但基督教的理性主義將星空等於神的概念分割開來,天文學開始以更加科學化的方式發展。
有趣的是,發源自基督教的理性主義,在科學與哲學這兩門神學基礎工具獨立發展之後,卻反過來用於質疑宗教,最後自成宗教。
對,科學突然成為宗教,一個由數學與物理組成的真理體系,用來尋找「宇宙中既存」的各種真理,接著用來否認過去宗教,否認造物主的存在。
本書在這部份提到許多的社會發展,其實也是同步進行的,這部分的歷史真的很精彩,尤其當藝術也插一腳的時候。
這部分其實很重要,與其說科學擊敗宗教,不如說人類心智的發展,越來越複雜,已經沒多少人可以全面精通了,因此神學精要很多人無法理解,所以轉向更表淺的科學,畢竟科學很直覺,至少牛頓物理的世界很直覺。
於是宗教被質疑,甚至否定,似乎科學取得全面勝利。
但現在可不,科學已經變得跟過往神學一樣難以直觀理解,而科學作為神學工具這一點反倒被彰顯,很多過去不容易理解的神學概念,現在可以透過新的科學發現進行解釋。
這部分雖然不是作者直接解釋的,卻可以從書中找到這樣的資訊。我說過,作者一直逃避面對上帝,所以拐很多彎,因為作者依然沒覺悟到科學永遠沒有能力取代神學,因為那就是科學的定義,科學是神學的「工具」,無法處理「價值判斷」。
對,關於「價值判斷」,作者也有提到,他承認科學在這部分「目前」無能為力。
於是他提到心靈,還有宇宙意志之類的東西。
這很精彩,科學發展看似推翻宗教,但現在科學自己碰到了無法處理的問題。這一點對於基督徒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問題,因為科學所能「發現」的一切,本來就全是上帝「創造」的。
這才是創造論的解釋方式,當然,我上面也提到,隨著神學也越來越艱深,的確能理解的人越來越少,也因此如何善用科學與哲學這兩樣工具,其實是宗教人需要好好研究的部分。
至於基要派或靈恩派的方式,當然很不可取,這就跟無神論或科學教一樣愚昧,因為你必須先理解一件事實,當你抬頭看天空,你看到的是「裡面」的有限世界,而外面,你永遠看不到。
看天空,你才能體會到人類的渺小,這也是本書最後要提醒大家的。
用自己的雙眼觀察,然後用心確認吧!
The Human Cosmos:A Secret History of The Stars
平裝
作者: 喬.馬錢特
譯者: 徐立妍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2/09/29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297741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 / 496頁 / 14.8 x 21 x 2.6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留言
張貼留言
本格歡迎朋友留言,原則上也不刪留言,但不歡迎廣告、重複剪貼或無意義的言詞,同時也請大家避免匿名留言,匿名留言在本格將無法獲得任何保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