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書評:仁者俠醫JIN-仁-

很喜歡這部作品,第一次接觸是很多年前在租書店租的漫畫,有段時間我跟太太很喜歡租漫畫回來看,這部算是印象很深的一部,不過電視劇是最近才看,所以分享一下。

這是部典型穿越故事,而穿越故事通常就是要讓角色帶了現代社會習得的東西到古代世界是胡搞一番(為何不去未來?至少艾西莫夫就這樣做),但這裡面有太多時空理論可以討論,全都看作者如何設定,同時也作者說了算,畢竟重點還是劇情如何順著設定去合理的推動。

這部作品的漫畫與電視劇就很有意思的走了不同的設定方式,所以讓故事結尾有明顯的差異。

話說在前頭,兩個結局我都很喜歡,雖然電視劇的結局更讓人遺憾一點,但渲染力也更強。

故事是這樣,南方仁醫師在醫院救了一個面目不清的人,手術中從他腦部取出一個畸胎,之後又在與患者的拉扯中跌落樓梯,醒過來卻是在幕末時期的東京,時間是劍心變成千人斬之前。

好吧!想也知道這是要讓他發揮醫術的故事,看他如何在缺乏現代醫療資源的狀況下存活下來,然後改變歷史。

專業的部分當然有太多人吐槽,但實在不用太嚴格要求,只是這種故事,穿越者如果是戰地醫師可能會更有說服力,其實以前我參加過國際研討會,有些在戰場服務的職能治療師,的確報告了非常多就地取材的神奇治療過程。

只能說,如果有很完整的專業知識(所謂完整,指的是這些技術的發展歷程也都清楚),要在相對原始的環境下複製一定程度的現代技術是可能的。

總之主角在這邊成立了醫院,幫助了很多人,當然也改變了歷史,因為他救了很多在幕末該死的名人。

但歷史有那麼容易打發嗎?這部分算是漫畫跟電視劇一個很大的分歧點,電視劇更嚴格,歷史的修正力量更強大,當然歷史為何要修正又是另一個問題,畢竟修正意味著有個歷史是正確的,真有這玩意嗎?

當然,身為基督徒比較能體會所謂正確的歷史進程是什麼東西,只是我們通常也不會這樣解釋上帝的計畫就是了,但電視劇引用聖經做主角的口頭禪或許有其意義存在。

也因為對於正確的歷史觀點有差異,電視劇在故事開頭就給了主角一個漫畫版裡不存在的未婚妻,這下「想回家」的強度就很不一樣了,而對待女主角的態度當然也不一樣。

這讓女主角的悲劇性強很多,也因此故事最後讓他們記憶全都被校正回歸,或許又是另一種仁慈,只是對觀眾來說很揪心肝啊!

但這兩個表現我都很喜歡,漫畫比較皆大歡喜一點,不過電視劇的結局讓我哭了。

很喜歡的作品,尤其一直看到賴清德在那邊救人……你們真的長得太像了。

仁者俠醫JIN-仁-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