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教會可能會有錯誤的神學讓人受傷,今天來講講「某些」教會文化本身的情勒問題,這一點來自於錯誤的教會觀。
是這樣的,一群相信基督是救主的人聚在一起,討論基督的教導,共同過著團契生活,這是最早教會的樣貌,於是有人認為這種型態最好,其實是種美麗的誤會。
要先認清,初代基督徒全是猶太人,而且大多是受過完整猶太教神學裝備的成熟猶太教徒--不分男女。
要知道,古代世界裡擁有最深化神學教育,或者說平均教育水平最高的民族就是猶太人,沒有之一,在大多數民族採用愚民教育好有利於集中統治的情形下,猶太教在典籍中花了大半篇幅在教導律法與政治可是獨一無二的,何況是不分男女全都要學。
所以初代教會不用花太多時間做這類基礎神學教育,但這一點在外邦人信教之後馬上就出問題了,於是保羅他們到處奔手,初代教會很快就出現神學專精,類似律法師或經學教師大樣的人物,也就是那些早期的教父,同時建立學習系統,向猶太拉比那樣傳授神學,於是馬上出現各種學派,開始吵架,這是後話,但總之教會裡有學有專精專門講道的牧師不是沒原因的(當然有些牧師根本沒念過神學院還能扯一堆只能說你願意信就去信吧!),因為基督教神學早就廣博到徹底超越一個人能想像的,所以神學院非常重要。
因此教會出現科層組織完全不奇怪,因為教會早就不是早期那種人民公社了,別忘記長執的選舉與分工也是初代就會開始的。
那麼,錯誤的教會觀指的是什麼呢?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解釋教會本身的任務,分別是聖殿、學校、宣教與社福。聖殿指的是一個敬拜的場所,一個讓大家可以聚集來敬拜上帝的地方--敬拜上帝,不是高舉牧者或者讓人開演唱會,正常教會不該有這種錯誤的神學觀點,信徒也要自己注意,不要覺得來教會是要追求感官感動的,完全不是,禮拜是一個讓人認罪悔改的場合。
學校很直接,這是個教導神學的地方,但這部分功能大多數教會沒有做好,其實很多牧師自己也沒多少神學造就就是了,那種會要你不要延敬的教會可以直接不要去,會這樣講的牧師不是自己不學無術就是想盜取你認識上帝的管道由他來壟斷,保證有問題。
宣教則是教會擴展的出發點,但別忘記宣教的第一個對象正是自己人,跟上一個任務是連結的。如果你沒裝備好信徒,宣教保證也只是各種花招而已,因為你是叫一群自己也還不清楚的人出去面對世界,這不是負責任的態度。
社服是教會最古老的社會性功能,也是愛人如己的直接體現,但請注意,教會應該先注意到自己人的需求,畢竟鄰人的定義很顯然是條件的,「如己」這一點更是告訴我們要量力而為啊!
而錯誤的教會觀,自然會帶來各種情緒勒索,因為這種教會把上帝的主權忘記,變成看業績,自然會開始各種慣老闆行徑,會這樣的人可不只牧者,很多長執也會,甚至一般會眾也會,因為他們自認為求好心切,出發點全都是良善的,偏偏整個都歪掉。
那信徒又該用怎樣的角色面對教會可能走偏的服事態度呢?答案是成為一位靈性互助的協力者。
我們要先理解大家出發點其實都沒有不好的意思(應該吧?),那怕說出來的話可能根本在逼迫人(例如一直要要人家更加火熱,火熱應該可以列入教會最像髒話的字眼,說這話的人全身硫磺味自己都不知道還火熱哩),但如果你的認知夠成熟,對這類要求也能輕鬆的一笑置之了,因為你大可跟對方回說我會為你禱告,雖然這聽起來有點敷衍,但教會裡多的是會為你禱告的說法不是嗎?當然,說了就要做啦!
跟第一種神學錯誤的問題不同,神學錯誤基本上沒救了,但如果只是教會觀有偏差,不見得要離開,只是自己心態要調整,所以我才說是靈性上的互助,同時也要理解教會或許遇到某些困難才會這樣(教會永遠會在某些方面遇到困難),可不是只有人會遇到困難,而是人的一堆困難全找上教會以後教會也會很困難啊!
先從代禱開始吧!如果覺得服事太多,大方說自己需要退修(說起來教會好像一直都只有牧師有退修會,其實大家都需要)即可,若有人質疑,你就回他不要懷疑禱告的力量。
禱告是真的很有力量喔!只是主權在於上帝而已,不要搞錯了。
我們接著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