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運輸的普及化--行人路權先決

前瞻基礎建設裡的軌道建設部份,目前吵得很厲害啊!各種說法都有,有反對有贊成,也都提出很多理由來,不都能說服我,也不全都沒道理,但我還是有我自己的意見。
塞車,也會塞公車,懂不懂,越多公車不會減少開車,而是相對應的道路工程會更方便開車,不從「行人」的角度思考,絕對會想錯。

先說我的原則,基本上我同意政策方向,但執行層面要更多訊息。



先講為何政策方向我同意,首先,日本時代台灣本來就有很綿密的軌道運輸網路,我爸小時候在白河可是搭五分車上下學的,那時候人口更少,可沒在說什麼投資軌道會虧錢,人家就是規劃而且開始運作了。(不過那時候有糖廠就是了。)

更別提我住的嘉義地區,以前這裡的鐵路運輸網路可是「全日本第一密集」,如果不是國民黨佔領台灣之後拆鐵路賣錢,現在這些軌道還在運行勒!也不用現在吵什麼軌道建設,本來就都有了。

所以說台灣不適合發展軌道系統的,我聽你在那邊丟人現眼。我再說一次,以台灣的人口密度,發展全島軌道系統是非常適合的。

現在很多反對的說法是建立在「現有交通文化」的想像之下的,但要知道,台灣現有交通文化就是因為被認為很糟糕,所以才想要來個大翻轉。要知道,前瞻裡的軌道部份,一大半其實都是「早就有的計畫」,是的,不是新的,而是各地縣市政府早就規劃很久的東西,這次等於是做個全國性整合,這才是好的方向,不然,就算沒這個計畫,各縣市政府其實也「早就」在做這類規劃了,所以這玩意不是幾個月冒出來了,而是很多年規劃裡的東西,這次只是花時間做整合。

當然,不是只有「軌道」,或許該說為「固定路線的大眾運輸」,因為裡面包含的有軌道、路面輕軌,而整體大眾運輸自然也包括公車,只是公車不大需要額外大型建設而已,但完整規劃自然要包含在其中。

先來看看現有交通文化裡面有哪些被認為是不好的,需要改善的。

第一個自然是機車太多,而某方面來說他是交通文化惡化的首要原因。但我先強調,我自己也是機車族,機車族有他「不得已」之處,所以不能怪機車族,問題出在政府本身交通規劃有問題--第一個就是大眾運輸有問題。

為何要騎機車?方便?沒錯,方便是個理由,但還有其他,因為如果方便這個理由成立,全世界都該是機車,因為機車是最滿足可以讓你「直接把車停在目的地前面」、「速度夠快」、「可以載人」的短中程交通工具。

是的,這裡指的就是載小孩上下學、趕上班、買菜等「基本需求」。這部份就連腳踏車也沒辦法取代,尤其在台灣跨區就讀嚴重的情況下、都會區房價高得離譜的情況下、傳統市場交通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機車還是最強。

想像一下我去台北出差的狀況,所謂交通時間,我會抓「搭捷運」與「走路」的時間,但在嘉義,我只要抓「機車騎到門口」時間就好。所以,台北的機車一樣很多(實際上,台北市跟嘉義市是全國機車密度最高的兩個城市,雖然台北有捷運,或者說,如果沒有捷運會變怎樣),因為機車才能滿足需求。

但我們很希望機車數量可以減少,這一點我也同意,因為的確危險又不環保,就算電動機車技術越來越成熟,危險這一點也然不變,甚至更危險,因為太安靜了,我就被嚇過好幾次。

你要怎麼減少機車?絕對沒那樣簡單,第一個就是台灣對行人非常不友善,這我強調多次,前瞻建設,應該要有相當比例的行人環境改善工程,而且「真要要不怕得罪人」,因為台灣騎樓佔用已經太過氾濫,但這跟台灣早期建築法規太白痴有關,不見得是屋主的問題。

偏偏這個是目前沒看到的,我覺得這玩意才真最前瞻的東西。

要知道,行人環境的友善,等於相當程度的會壓縮機動車輛的空間,尤其在道路不大可能再拓寬的舊市區(而且我根本也不認為需要拓寬,太窄的路全都變成徒步區就是了,機動車輛只開放部份時間就好)。正因為這樣,很多人說用公車取代軌道,我說你在耍寶。

公車不是不重要,用在聯絡偏遠、山區或主要幹道就好,若說軌道是支氣管,公車就是更細的氣管,而行人空間則是肺泡所在--如果你要一整個肺都健康,不可以說某區比較偏遠,就不給他支氣管,這樣馬上就會塌陷的--所軌道要真正有作用,就是必須整個串連。

這就是交通文化想像的差異,因為好的交通文化,我再說一次,是「文化」,是希望「改變那個老是要把車停在門口」的文化,這才是問題,這才是「大眾運輸」要處裡的。

很多人說,如果大家都搭公車就不會塞車,用公車就好。

幹!如果這種廢話有用,全世界早就都是公車了,問題在於,林北就是不爽搭公車勒,就算你班次很多又怎樣?我早上要帶兩了小孩跑兩間學校然後再去上班,誰跟你慢慢搭公車?

而且給公車跑的路,結果就是適合汽機車……那我當然還是騎機車。

這是很重要的關鍵,你對未來的市區風貌是哪種想像?尤其很多喜歡懷舊的文青,最好給我想清楚,如果要有效減少車輛,自然要連公車跑的馬路也一併處裡,因為公車跑起來很爽的道路,其他私人小型車輛只會更爽。

換句話說,一個對行人友善,對「機動車輛不那樣友善」的「泡沫型分佈都會空間」會是重點,而串連這些泡沫空間的,才是幹道、軌道。

其中,軌道建設正好是「絕不會順便讓你方便騎機車」的方式。

至於賠錢賺錢,其實這還滿有趣的,因為全國的平面道路工程都是賠錢,一毛錢也沒賺啊!

台北已經是全國大眾運輸最密的地區,一樣在虧錢,這正好是應該蓋的理由,不是反對的理由,不然照這種賺錢才能蓋的說法,你把台北捷運拆掉看看?有人會說台北當年不該蓋捷運嗎?我倒想看看有沒有這種人。

正因為台北到現在還在虧錢,更應該做一個全國完整規劃,因為該改善的是整體交通文化,「整體」懂不懂?只有整體改善,民眾才會真正習慣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喜歡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然後都會區才可能因此賺錢,而週邊「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錢」,這一點要搞清楚,那只是人權,而且週邊的人進入市區也是讓市區賺錢,不然我就騎機車進市區,你一毛錢也賺不到。

舉個例子,我上台北會搭高鐵或臺鐵,然後轉搭捷運。

但我去高雄會開車,除非捷運正好經過我想去的地方。

去其他城市更不用講,你有再多公車都沒用,因為那是「不一樣的東西」,反正我就是會開車,或者到了以後租機車。

換句話說,軌道運輸(或所有大眾運輸)要賺錢,第一個條件就是他要夠密,不然賺不到。所以那種賠錢路線就不要蓋的想法根本是笑話,實際上是,只有路線夠多,才可能賺錢,懂嗎?先決條件是路線要夠多。

對了,拿我家這邊當例子好了,我住的是鄉下,本來就註定不可能有捷運線進來,現在也只有一天幾班的公車,我也沒要求其他東西就是了。

因為我根本不會去搭公車,一來班次少,二來一進市區通常不會只跑一個地方,不可能轉來轉去浪費時間,所以當然是騎機車,連開車都盡量避免。

如果你公車變多……對不起,我一樣沒興趣,就算免費也一樣,因為市區「行人不友善」,雖說嘉義市區很小,鬧區縱走腳程都在一小時以內範圍。

但是,關鍵就在但是。如果行人空間友善,搭配公共腳踏車(嘉義市現在用公共電動機車,真的很機車,真的是錯誤想法,這個有空再談),那麼「市區公車其實不用太多路線,但要更多班次」,或者更直接的,阿里山森鐵捷運化,對,我家就在鐵路邊而已,搭火車很方便,直接進到市中心,然後騎腳踏車就好,若以市中心為活動範圍,騎機車跟騎腳踏車時間差距都在十分鐘以內,只要在停車難易度上動手腳,腳踏車就比機車方便了。

再說一次,原則上我支持這個政策方向,而我認為反對的理由基本上都很牽強,其實沒什麼說服力,至少看不出有想要改善問題,只是單純「認為」不可行而已。

至少那種覺得公車可以取代軌道的想法,「沒有人味」,根本沒認真想解決人民的問題,因為你連人們的生活態樣都不願去理解,這很丟臉的。

但,如果沒有行人友善空間規劃,那我認為,這個建設效果不大,沒什麼意義。

附帶一題,改善行人空間同樣有助於公車的推廣,差別在於,「市區」公車發展到一個程度,就會對行人空間的推動造成傷害,因為平面道路建設很快就會讓機車比公車更方便了,然後進一步危及行人空間的友善程度。

至少以嘉義市市區來說,我敢保證越多公車只會讓機車變更多,然後公車虧更多,話說我在嘉義住三十年,一次也沒搭過市公車啊!

話說回來,行人友善空間不但一毛錢也賺不到,而且要得罪更多既得利益者,比方說把騎樓圍起來的店家,或者希望客人車子停門口的店家。你們這些覺得軌道很花錢的傢伙,真的有心要花錢改善問題嗎?真的只想得到公車這種東西嗎?

對了,至於電動車、無人車之類的,一樣,我說的是文化,市區一堆機車跟一堆電動機車,頂多空氣好一點,但看起來沒兩樣。

軌道是有他效果存在的,這不是只有錢的問題。

記住,大眾運輸的發展,絕對要先從行人開始想,人就是因為不想走才會使用車輛,機車是走最少的,大眾運輸則是走比較多的,要鼓勵民眾「走多一點」,才會去使用大眾運輸,所以行人友善空間,絕對是最重要的一點,而對行人友善的開發方式,在一定人口密集度以上的區域,其實軌道比公車有利。

別說六都核心區域,就算是嘉義市這種小地方,如果是要串連竹崎,現有阿里山鐵路可以利用,而連結太保的縣政府與故宮南院、長庚醫院、高鐵站等,現在有BRT,但其實古時候是有鐵道的。

這幾個區域都是小範圍,很適合發展行人及腳踏車空間,但需要大眾運輸串連才有效用的。要說人口少沒效益?錯,那是文化問題,需要時間培養,但先決條件是建設要先有啊!

支持軌道建設,但,請「同步進行行人空間友善化工程」。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