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審美觀與歧視

這幾天因為迪士尼電影小美人魚的預告片,又出現許多討論選角問題的言論。當然,這問題不新,其實已經吵很久了,包含白雪公主後母比公主漂亮之類,然後總會出現種族、性別、美醜、膚色之類各種歧視標籤。

但其實類問題出現在各層面,例如有許多路邊攤被檢舉應徵「洗碗阿桑」是性別歧視之類的,實際上台北市還真有女性內衣專賣店應徵店員限女性被檢舉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開罰30萬,這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話說在前頭,平權、禁止歧視之類的「標題」本身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執行層面,可沒那麼單純。

曾經我們覺得社會價值太過單一,希望能有多元價值,而實際上也是逐漸在開放當中,所以各種意見都能「自由提出」。但不知不覺,出現一種號稱「正確」的論點,然後他開始禁止其他意見,根本不能有意見。

這就是這幾年政治正確急速法西斯化的狀態,說起來歷史上如此暴力又獨裁的觀點可不常見,很多人喜歡說某些宗教非常專斷,但實際上政治正確這種宗教可是史上最基本教義派的。

在做就業歧視訪談的時候,常遇到老闆詢問「難道我都不能選我自己喜歡的人當員工?」

是的,這就是問題,有一點我們要先弄清楚,人類天生有尋找美好事物的傾向,這很自然,我們希望能吃得飽,而且還要吃好吃的,我們想要住在舒服的環境、聽到舒服的聲音,看見美麗的東西。是的,接觸美可以讓我們產生幸福感,而對於美醜的判斷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天生的例如我們本能會喜歡毛茸茸、圓滾滾、大眼睛、嬰兒的笑聲,這是一種生產的本能,讓人會覺得該位這種東西做點什麼事情。

另一種本能則是敬畏,例如巨大的峽谷、開闊的草原、瘋狂的雲朵,我們會對這些狀括景色產生敬畏的情感。

當然還有各種反應,都來自於天生的反應,有時候我們會稱為神聖體驗,你會覺得自己跟關注對象合為一體,正如許多人見證看著星空,感覺自己被吸進去,這種情緒出現在全世界古今人類體驗當中,甚至來到出神的狀態。

另一種則由社會化產生,例如不同民族對不同顏色有不同感覺,許多人會對國旗、國歌、國號有情緒反應,宗教符號也是,對於家族、故鄉、相同姓氏、相同喜好也會有我群意識。

有美的感覺,自然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美的定義在那邊,然後藉此區分出「不美」,或者「醜」的分類。

這一點很重要,沒有分別能力,別說美醜,是非善惡也都不分了,真善美三個字擺在一起不是沒有意義的,而是他們在某些層面被視為同一個概念,我是說「某些層面」,請不要無線上綱,而這三項東西造就了「幸福感」。

當然,無可避免的,在出現「幸福感」的時候,同時出現的另一個東西叫「相對剝奪感」。

回到老闆聘用員工這一點,沒錯,老闆當然想要聘用工作能力好的人,可幫公司賺錢的人,這部份當然可以透過學經歷、測驗、過去成績之類方式來評價,也不涉及歧視。

但工作畢竟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問題,比方說我喜歡找美女可不可以?

這就是問題所在,你當然可以,但法律卻要求你「不可以表達自己喜好」,因為只要你講了,就叫歧視。

實際上的確過老闆在應徵時選了「同校學弟」,另一位學經歷比較漂亮的女性因此檢舉性別歧視。老實說有這種個性的人我也不會想要聘來當員工,實際上老闆圈子很小,大家都會交流這類雷包名單,我不是說你受委屈不能檢舉,但請先搞清楚你的檢舉有沒有道理。

但很現實的是,很多工作的確有各種差異存在,例如掃公廁的永遠是女性,雖然理論上應徵時不限性別,但有那家清潔公司願意聘用男性去掃女廁?不是不可以,是市場不會接受,因為性清潔人員出現在男廁,男性不會介意,但反過來卻會出事。

實際上我的確遇過那種支持跨男上女廁的進步女性,卻無法接受男性清潔人員在女廁裡面執行正當工作,這可是赤裸裸的性別歧視,但他們可完全沒有任何自知之明。

話說在前頭,我認同就業不該歧視,但有時候是市場現實,另一種則是法令可以侵犯雇主用人權力嗎?

很多雇主設下的門檻,例如限男性、外貌姣好、無不良習慣之類有的沒的,這全是違法的用詞,但這是雇主的個人喜好(或老闆娘喜好,我的確遇過不准他先生聘用女性員工的老闆娘,但這是聽說老闆過去有不良紀錄),列出來可以用來減少雙方浪費時間與精力,但這種說詞可以嗎?至少是目前法律所不能接受的。

不過這部份,雇主還是可以透過「不通知面試」、「面事後告知不錄用」等方式處理,雖然浪費不少時間精力,至少不會違法。

雖然政府一直強調不能有就業歧視,而且罰則很重,重到法令其實很難執行,不過法律,或者說推動這些法律的學者或者團體,似乎沒分清楚尊重各人偏好與歧視其實是兩回事。

當然,歧視絕對是不應該的,但「不喜歡」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於是我們回來看小美人魚的選角,如果我「覺得選角很醜」(不是不美,而是醜,這中間多少有點等級差距),居然在某些SJW眼中會變成十惡不赦的種族歧視者。

我有說種族嗎?美麗的女性很多阿!當然也包含黑人。但SJW偷換概念也不是新聞了。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有意見的是「醜」這個字,認為就算不合我審美觀,也不該用負面意含,甚至帶有攻擊性的「醜」來形容(例如改成「不夠漂亮」),那這是可以的指教方式,簡單說,我們的確應該盡量不要冒犯到他人--但限度可是很有爭議空間的,換句話說這部份正是寬容所需要的空間。

不過SJW通常也沒這種基本程度的語文敏感度,他們只會跳針。

曾幾何時我的審美觀還要經過你們同意了?或者說,我也瞧不起你們的審美觀阿!但有人說你們不可以這樣表現自我嗎?不會阿,這是多元社會,我們鼓勵大家表現出自我真實樣貌。

但他們會禁止別人,正如蛋糕師父不能拒絕為同志婚禮製作蛋糕一樣,所以現在是誰在歧視誰?誰比較暴力法西斯?誰比較偏執?

或者我們這樣說好了,這些進步派一貫態度都是,他們可以討厭別人,但別人不能討厭他們。

那麼到底是誰「父權法西斯」?(我說過很多次,「父權」這個名詞光用那個「父」本身就很智障,因為現在最愛濫用父權暴力的是那些號稱反父權的傢伙,他們絕大多數都不是「父」--意思是有養育子女的男性,卻使用父權迫害方式來控訴別人很父權。)

強尼戴普的案子前一陣子也是鬧很大,當然,不只性別,其實這幾年女權、同志權、黑人權(對,只限黑人),全都在共產主義與文化大革命的思維下一個一個走向基本教義派,更好笑的是這些人大多自稱無神論者,偏偏他們的宗教狂熱與迷信最為嚴重,例如無視生理事實硬要說性別是社會建構的概念,可以流動(如果可以流動,不就證明過去那些同性戀「矯正治療」是可行的?)。又或者一邊認同合宜的外表可以影響他人的印象,卻又堅持外表與受到性犯罪風險無關。總之就是完全無視科學,也沒有理性與邏輯。

於是他們永遠只有憤怒,對,這很不幸,因為他們缺乏任何真善美的判斷能力,當然也不會有幸福感,所以永遠只能存在憤怒當中,永遠覺得別人對不起他們。更慘的是他們也因此拒絕為他人付出,因為工作叫做奴役、各種社會責任都變成父權逼迫、各種文化習慣,例如禮讓老弱婦孺也全都變成歧視。

當然這些人也全都是巨嬰,必須寄生在社會裡面,但他們又仇視社會。

要說值得慶幸的,大概是這些人通常也不喜歡小孩,甚至仇視小孩,因為他們認為有了小孩會影響自己享樂,尤其他們喜歡拿結婚生子之後生活滿意度下降的統計來說嘴,卻不敢拿出有小孩的人老年的生活滿意度來講,更別提社會維繫完全需要下一代的誕生,你光能活著就要感謝所有願意生小孩的人--當然只有女人能生小孩,不過他們最害歧視這些女性,說這些人是父權幫凶。

結果他們才是最歧視別人的,而且自以為進步,卻把自己活成笑話,只是很難笑,而且其實他們自己也笑不出來,因為他們註定只能永遠憤怒,他們仇恨每個人,實際上只是在吞噬自己,因為自私的人最後只能燒自己。

最近AI作畫很風行,其實只要去觀察,也可以看出大家的審美觀範圍在哪些方面。話說在前頭,的確審美觀有相當程度的文化影響,歐美白人的造型成為強勢標準,這裡面自然存在不公義的因素,是該去探索「更寬廣」的美感,這也有助於延伸幸福感的範圍,也降低相對剝奪感。

但這些人採取的方式是直接否定別人的美感,但偏偏他們自己缺乏美感,然後又幻想著這一切全都只是社會制約,對,正因為他們迷信社會制約,因此採取暴力與獨裁手段,想要強迫別人,卻沒想過他們這樣做才是最醜陋的。

大家可以想想,那一天AI發展到各種電玩遊戲裡的角色,全都可以依照玩家喜好透過AI生成,不再只是去捏主角的造型,而是所有角色都能配合玩家需要,由AI處裡,徹底客製化遊戲外觀,會出現怎樣的光景?

或許他們會開始干涉遊戲開發商、要求所有角色都只能是黑肥跨性別者。

別覺得不可能,因為他們就是這種人。

好吧!其實小美人魚我最在意的是音樂好不好聽,因為迪士尼的歡樂結局我本來就覺得很爛,至於白雪公主,反正我年紀大了,所以喜歡較年長的皇后應該比較保險。



留言

  1. 匿名13/9/22

    安徒生的故事都是很黑暗的,故事被魔改沒有傳達他想表達一個人想要什麼需要有所犧牲(用聲音換雙腳)然後最後不一定有好結局,非常寫實的故事。至於角色是黑的白的黃的紫的納美人還是綠巨人我都覺得沒差,演技好故事佳才是重點XDD 迪士尼有權利決定他要花錢請誰當主角,畢竟他是美國企業拍片首先以美國社會風氣為主,然後賣到其他國家,要看不看都可以。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兩回事,迪士尼當然可以用任何人來演,但挑的理由才是關鍵,或者說,被迫挑的理由才是關鍵。

      刪除

張貼留言

本格歡迎朋友留言,原則上也不刪留言,但不歡迎廣告、重複剪貼或無意義的言詞,同時也請大家避免匿名留言,匿名留言在本格將無法獲得任何保障喔!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