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的記憶

演算法是這樣,如果不小心點了一篇麵包有關的文章,那麼接下來會出現一堆主題是麵包的文章或廣告,而我因為一次誤觸,意外被推了一堆麵包文,讓我突然想起自己童年跟麵包有關的記憶。

小時候住天母,那可是天龍中的天龍,所以雖然家裡也不算有錢,卻能接觸不少有趣的東西。

麵包就是其一。

麵包在台灣其實歷史也不短,但全面性的流行卻是因為美援的關係才興起的,而我出生的70年代正好是美援末期,或者說,一個收成的時期。

所以我有幸生長在一個有大量麵包可以吃的年代--但這其實是很天龍的觀點。

是這樣的,後來我們家搬到嘉義來,突然麵包就消失好一陣子……

我還是從頭開始講好了。

住天龍國的好處,是我可以吃到很多種不同的食物。當年物流可不比現代,所以住天龍區的確佔了點便宜,何況老爸當時賣畫的主要對象是美軍,的確家裡偶而會出現某些罕見食物。

但我對甜食一直興趣缺缺,一般人很愛的糖果、巧克力其實我都不喜歡。

果然,還是台式麵包最對位。

對,現在去天龍區或許會覺得台式麵包不夠高級,但拜託,當年這些玩意就是最頂級的了。

肉鬆美乃滋、起酥肉鬆、熱狗、克里姆,這些我都超愛啊!

每次說到這些,我那個童年在花蓮度過得太太就會抱怨,這些東西當時在花蓮根本是外國食物,但我可是從小吃到大……

還真是這樣,後來搬到嘉義鄉下地區,突然沒有麵包可以吃……好不容易,父母親找到嘉義市區第一家麵包店(當年可沒網路),才又開始有麵包吃的日子。

每次說這個,孩子們都很難體會那種差異,哪怕現在住嘉義鄉下,其實有什麼新玩意,就算嘉義沒開店,宅配也能解決,或者去大城市一趟也不難,反正每年總會有幾次出遊,不像我小時候還沒高速公路,全家回老爸台南老家要花一整天。

其實現在要我評價麵包,可以用的角度可多著,而為了健康,通常油放超多的台式麵包也往往不會是首選(越軟越油),但如果你問我最愛吃的麵包是那一種,不管我現在吃過多少更美味的麵包,那些童年印痕都會浮現,告訴我這個更好吃……

實際上,除非早探聽到有哪些知名品項,不然我進去陌生麵包店,通常還是只會挑這些台式麵包,而且用這些麵包來評斷這家麵包店的水準,哪怕你是什麼國外名店台灣分店……

要在台灣開麵包店就先駕馭肉鬆給我看啦!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