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72年生的,所以民國60年代正好是我成長的年代,最近有些小草居然在緬懷那個年代,還真的是讓人啼笑皆非,你要戴濾鏡看過去的年代我不反對,但至少要先清楚理解自己帶著什麼樣的濾鏡,才不會變得很可笑,尤其當你緬懷的事項居然是當時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的時候,會讓人懷疑你是否有受到頭部撞擊。
先說政治,我出生的時候蔣介石還沒死,而那是個黨國體制只要看你不順眼就可以讓你消失的年代,去當兵尤其危險,所以台灣人普遍瞧不起軍職也不想當兵不是沒原因的,因為那個年代當兵很容易因為不明原因死亡,死亡還算好,失蹤更糟糕。那是個警察三不五時會去家裡查戶口的年代,當時還是戒嚴時期,有宵禁的,常有空襲警報,會有中國空飄傳單過來,是那種不敢講政治,連在家講都要先關燈假裝家裡沒人的年代。
1975年蔣介石終於死了,當年我還住在天母榮總旁邊,對,離他死的地方不遠,所以他棺材經過的時候我們還被憲兵押著要去路邊跪,就問你李登輝死的時候你需要去路邊跪嗎?還緬懷哩!
後來蔣經國死的時候不敢叫人家跪了,因為已經解嚴,但電視變黑白、學生也要戴孝可沒少,到處設靈堂,一樣變態。
蔣介石死的時候我還很小印象還不深,但之後蔣經國時期我懂事了,記憶就清楚許多。最直接就是當年的作文,每個人都知道要套公式,總之最後一句一定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解救大陸苦難同胞。當年經濟很糟,你要說開始經濟起飛也是一種觀點,但那是個國之將亡的年代,國民黨幾十年倒行逆施終於吃到苦頭,先是國際全面拋棄,而國內的民怨也開始沸騰,換句話說,當時經濟開始起飛的活力,關鍵不是國民黨做什麼好事,而是民眾開始嘗試自救,因為國民黨已經被國際拋棄,反而黨外民眾開始得到國際援助,例如長老教會體系就在國際願助中扮演重要角色(畢竟都斷交光光,政治管道已經不通)。
也因為當時真的不拚會死,所以就連國民黨自己也有在拚就是了,畢竟當時人才也沒其他地方可以去,所以當時國民黨裡面還是有些人才存在的,我是說當時,例如李登輝。
民眾開始敢在選舉中公開支持黨外人士,最直接的就是大家開始會去抓買票與作票,也因為抓到很多次,甚至引起大型民眾抗爭,例如中壢事件,所以台灣人對於選舉防弊可是很有一套的,因為國民黨太愛作弊了,這一點可是家學淵源,你看這次罷免一堆死亡連署跟惡搞投開票所的,因為國民黨真的不作弊就不知道如何選舉。
你說這代表國民黨接受民眾抗爭?別傻了,當年抗爭是會被殺頭的,那種覺悟絕對遠比現在站出罷免還要強烈,要理解那個年的抗爭者是很了不起的,因為一個人的抗爭代表背後整個家族也押下去,畢竟整個親友都會被國民黨清算,這種恐懼直到今日都還存在,多的是警告年輕人不要罵國民黨的,會有危險,對,只有國民黨不能罵,軍公教環境尤其嚴重。
因為監視系統非常綿密,當年各事業單位裡面都有人二單位,也就是國民黨的分支組織。你沒看錯,每個企業裡直接規定要安排國民黨的眼線。人二就是人事室第二單位的意思,第一單位就是正常的人事單位,第二單位就是國民黨小型黨部,直接在裡面監視整家公司,權力甚至比老闆大,因為只要人二打小報告,你就等著收攤甚至被關。
當年在學校整天學的都是保密防諜人人有責,要我們小心匪諜就在身邊,要大家互相檢舉,這真的是文革式的社會環境,一個鼓勵大家互相不信任的機制。
不過我父母都是正港台灣人,天生厭惡國民黨,尤其我爸是長老教會家族,我媽這邊則是白色恐怖受迫害的家族,所以一直都是黨外支持者,我從小就學會兩面生活,在學校對蔣家政權歌功頌德,在家則學習民主思想(還不至於直接教小孩反國民黨,風險太高,不過長老教會本來就走民主制度的組織,信徒打從清國時期就在學習民主制度運作了),更別提客廳裡總是擺著黨外雜誌,我這書蟲從小課外讀物就是這玩意啊!
1979發生美麗島事件,我媽哭著在電視前告訴我們要記得這些為我們犧牲的人(因為以為他們死定了),後來這些人在多方奔走下免於被殺的命運,乃至於後來組黨,我爸在第一時間也加入,到後來因為設計二二八紀念碑被捕入獄,都是後來的事情了,但你要說70年代值得懷念,我真的會笑死。
不過有些人,例如施明德或呂秀蓮後來晚節不保也很讓人感到遺憾就是了。
沒錯,那的確是許多人覺醒的年代,正如後來的野百合、太陽花、青鳥,但這些風起雲湧的民主運動,背後都是因為重大的國家危機,只是過去的危機起因在於國民黨是執政黨,來則變成是因為國民黨是在野黨,不管怎麼說,問題都是出在國民黨,簡單說,不管是那種權力,反正國民黨只要拿到權力,就會幹壞事,這一點已經變台灣定律了。
1970年代治安很糟,常發生結夥搶劫、搶銀行、綁票與撕票的案件,工安事件頻傳,多到常要立紀念碑或蓋廟,會覺得那個年代治安很好大概治這類濾鏡症狀裡最嚴重的,那時治安根本爛到不行,很多時候軍警本身就是搶劫犯,在偏遠地區遇到帶槍軍人絕對要快速遠離是常識,因為可能會被搶劫,敢有意見你會被栽贓是匪諜。
很多人根本不清楚什麼叫戒嚴,光你能出來鬼叫就證明戒嚴不存在了還戒嚴哩!
環境的部分更是惡劣,當年垃圾都是亂丟的,路上東西吃完直接從車內往外丟,不管去哪你都可以看到一堆垃圾,而工廠黑煙與汙水也根本沒管制,那是後來二仁溪抗爭、反杜拜之類環保運動才逐漸改善的。
對了,當年的環保運動跟現在膠化的廢材可不一樣,別搞混了,我是那個年代各種抗爭出身的,看現在那些自稱進步派的論述只會笑死,你根本跟是退化好不好。
文化方面更不用說,直接刨根,說母語會被罰錢、被打、掛狗牌這大家都知道了,我永遠記得國民黨欠我15元家兩個耳光,現在連本帶利就是要國民黨從台灣消失才足以償還。
話說看電影要唱國歌這回事到1990年代都還在,不過我一向是坐著不甩的那個,但那也是讀大學才敢這樣做,1970年代這樣做會死的。
總之那是個在各方面都很爛的年代,要說物價,這樣說好了,小孩子不負責賺錢,那時的小孩現在長大後的確可能有當年比較便宜的錯覺,因為根本不知道當時一般人薪水是多少,但這就是錯誤的濾境,搞不清楚的人要自己反省。
更別提當年福利與救助制度更差,還沒健保,弱勢者枉死的可多著。
至於被迫捐錢幫國民黨買飛彈快艇(這至少還算是軍購,看看現在國民黨那赴中國奴才樣真是爛透了)、防癆郵票、愛盲鉛筆,當年國民黨可是想盡辦法吸血,才讓當年那些大官的子女可以海外置產一推,你看現在國民黨立委還在玩這招哩!
每個年都有每個年代可以稱為美感的東西沒錯,但要認為當年生活美好,你先把濾鏡拿下來重看一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