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帶走她?
Only Ever You
作者: 蕾貝卡‧德雷克
譯者: 劉泗翰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7/10/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333364
叢書系列:CHOICE系列
規格:平裝 / 40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閱讀版本:試閱本
這是一本讓人在閱讀的時候深感不安的作品,尤其自己有女兒,那種感覺更強烈,超級不舒服的。
但超級好看。
話說在前頭,這種小說絕不能破梗,所以我唯一能跟大家報告的。是不要相信宣傳用的那些話語,全都在騙人,或者說,不算騙人,只是故事不是這樣一回事。
總之,這本書非常精彩,但也實在很難在不提到劇情的狀況下介紹這本書,所以我只好來個顧左右而言他了。
故事是這樣的,三歲小女孩失蹤了,失蹤得很徹底,徹底到無論如何都會讓人懷疑那個所謂「下手的都是親人」這個常見的理由可能成立。
是嗎?又好像是,畢竟,做母親的打從一開始似乎就有很強的強迫症與情緒控制問題......
做老爸的好像也不大對勁,我是說,如果太正常也算不對勁。
糟糕,再寫下去就會影響閱讀了,來提點別的。
兒童失縱案件一直是很棘手的案子,這一點不管在哪一國都一樣,尤其是五歲之前的孩子,其實記憶不大可靠,時間拖久了(如果沒死的話,比方說在中國可能被拿去賣器官),其實自己也回不來。
跟大人不一樣,誘拐稚齡幼童,或者嬰兒偷竊,除非真的是拿去賣器官,不然通常目的都是領養(以雛妓販賣來說,年紀太小划不來,要說養來賣淫這種現在發生機率不高),於是往往都是先有買家,然後抓到就轉手,通常也比較不會涉及虐待。
也因此很難留下線索,所以失蹤幼童的海報,往往失蹤時間動輒超過十年,老實說要找得回來機率也很低。
有孩子以後,每次看到這種海報都會感到不安,偏偏辦公室就有貼......而且永遠是最新版。
但這種的還算好,更讓人恐懼的是那種變態殺人之類的,雖說台灣還沒有過這種殺嬰的變態出現過,但這種事情光用妄想都能把人逼瘋,我是說,任何當父母的只要在該看到孩子的時候看不到人,很快就會往最偏激的地方妄想爆走。
尤其媒體更喜歡這種口味的,因為大眾最喜歡的事情只有一種,就是站在安全的地方看別人的不幸,然後一邊嘆息不幸,一邊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個毫無邏輯的歪理,如果最後可以讓他說一句「你看,我早就說了吧!」那就更完美了。
但對當事人來說,這只是傷口灑辣椒而已。
也因為這樣,在這類案件中還能堅強抵抗的父母,是很了不起的。
還有貴人也很重要啦!
本書雖說讓人看了很不安,但刺激度可沒有比較少,是那種會讓人一頁接著一頁翻的那種,因為沒看到結局你的不安會一直懸在心頭啊!
建議找個空閒時間一口氣看下去,不然真的會讓你心有罣礙......
別怪我沒警告。
Only Ever You
作者: 蕾貝卡‧德雷克
譯者: 劉泗翰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7/10/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333364
叢書系列:CHOICE系列
規格:平裝 / 40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閱讀版本:試閱本
這是一本讓人在閱讀的時候深感不安的作品,尤其自己有女兒,那種感覺更強烈,超級不舒服的。
但超級好看。
話說在前頭,這種小說絕不能破梗,所以我唯一能跟大家報告的。是不要相信宣傳用的那些話語,全都在騙人,或者說,不算騙人,只是故事不是這樣一回事。
總之,這本書非常精彩,但也實在很難在不提到劇情的狀況下介紹這本書,所以我只好來個顧左右而言他了。
故事是這樣的,三歲小女孩失蹤了,失蹤得很徹底,徹底到無論如何都會讓人懷疑那個所謂「下手的都是親人」這個常見的理由可能成立。
是嗎?又好像是,畢竟,做母親的打從一開始似乎就有很強的強迫症與情緒控制問題......
做老爸的好像也不大對勁,我是說,如果太正常也算不對勁。
糟糕,再寫下去就會影響閱讀了,來提點別的。
兒童失縱案件一直是很棘手的案子,這一點不管在哪一國都一樣,尤其是五歲之前的孩子,其實記憶不大可靠,時間拖久了(如果沒死的話,比方說在中國可能被拿去賣器官),其實自己也回不來。
跟大人不一樣,誘拐稚齡幼童,或者嬰兒偷竊,除非真的是拿去賣器官,不然通常目的都是領養(以雛妓販賣來說,年紀太小划不來,要說養來賣淫這種現在發生機率不高),於是往往都是先有買家,然後抓到就轉手,通常也比較不會涉及虐待。
也因此很難留下線索,所以失蹤幼童的海報,往往失蹤時間動輒超過十年,老實說要找得回來機率也很低。
有孩子以後,每次看到這種海報都會感到不安,偏偏辦公室就有貼......而且永遠是最新版。
但這種的還算好,更讓人恐懼的是那種變態殺人之類的,雖說台灣還沒有過這種殺嬰的變態出現過,但這種事情光用妄想都能把人逼瘋,我是說,任何當父母的只要在該看到孩子的時候看不到人,很快就會往最偏激的地方妄想爆走。
尤其媒體更喜歡這種口味的,因為大眾最喜歡的事情只有一種,就是站在安全的地方看別人的不幸,然後一邊嘆息不幸,一邊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個毫無邏輯的歪理,如果最後可以讓他說一句「你看,我早就說了吧!」那就更完美了。
但對當事人來說,這只是傷口灑辣椒而已。
也因為這樣,在這類案件中還能堅強抵抗的父母,是很了不起的。
還有貴人也很重要啦!
本書雖說讓人看了很不安,但刺激度可沒有比較少,是那種會讓人一頁接著一頁翻的那種,因為沒看到結局你的不安會一直懸在心頭啊!
建議找個空閒時間一口氣看下去,不然真的會讓你心有罣礙......
別怪我沒警告。
留言
張貼留言
本格歡迎朋友留言,原則上也不刪留言,但不歡迎廣告、重複剪貼或無意義的言詞,同時也請大家避免匿名留言,匿名留言在本格將無法獲得任何保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