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熄燈之後

最近很多大型書店分店熄燈,對愛書人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好消息。
新月與金星

但這也很現實,網路購物太方便了,於是書店必須賣很多週邊,比方說文具用品、參考書、或者乾脆賣餐飲。



書店不會倒光,因為絕對有個基礎市場在--買週邊的市場,不過這當然也不是什麼好現象就是了。

但有幾個觀察可以分享一下:

1.賣漫畫的店還在:這很有趣,沒有特別研究,但觀察是這樣的:
  • 首先小孩子網路購物不方便,而漫畫有相當大的消費群是小孩,所以實體書店依然有不可取代性。而且漫畫店有社交功能,因為很多小孩放學後會聚集。
  • 漫畫價格很硬,沒什麼折扣,上網買沒好處,漫畫專門店如果有會員身份要買跟網路一樣,甚至更便宜的價格不難,而維持會員身份需要長年納貢(除非像我在同一家店納貢三十多年,早拿到終身VIP,雖說這幾年漫畫少買很多。)
  • 週邊商品與同人作品的存在,這些東西不見得可以大量鋪貨到處鋪貨,所以有專業技能的專賣店就很重要,而且這些專門店的店員往往也在宅度上頗為可觀(或至少內行),會讓人更喜歡去消費。
2.不能在書店翻書,如何選書?於是,又回到廣告上頭,也許是網路廣告,也許是找名人推書,又或者舉辦試讀增加書評數量,換句話說,如果幾年前就在講的,像我們這種長年在網路上寫書評的,如果有認真經營,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3.獨立書店的生存:其實大型傳統書店減少,特色型的獨立書店反而會增加生存機會,不過前提是如我開頭說的,賣週邊。只是,這個週邊不限於餐飲,文創、表演場地、展覽空間,或者與社區結合之類的,考驗的不再是經營書店的能力,企劃本身也很重要。

4.如同提到漫畫店因為漫畫價格的關係比較有生存籌碼,如果圖書價格能有一個比較穩定但合理的機制可以控制(別說讓市場決定,沒那樣單純,何況市場本來就有黑手,愛書人應該自己伸進去),像歐洲很多國家都這樣做,這不是對書店生存有幫助而已(商店存在本身不重要),那是一個文化產業的重要節點,該視為人權。

5.雖然很多大型連鎖書店的分店結束營業,但那通常是位處店租超貴的區域,相反的,同樣租金不便宜,但比較容易串連人潮與活動的百貨公司,書店倒看來活得好好的,不過人多跟買東西的多是兩回事,我倒不很清楚內幕了。

總之我覺得最有趣的還是漫畫店,漫畫書本身也許銷售量在下滑,但週邊卻相反啊!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