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感想:在馬大與馬利亞之外,她們的兄弟

馬大與馬利亞的故事對基督徒而言是非常熟悉的情節,內容是這樣的:
耶穌和門徒繼續他們的旅程,來到一個村莊。那裏有一個名叫馬大的女人,接待耶穌到她家裏。馬大有一個妹妹叫馬利亞。馬利亞來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道。可是馬大因為要做的事情多,心裏忙亂,就上前說:「主啊,我妹妹讓我一個人做這許多事,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幫我吧!」
主回答:「馬大!馬大!你為許多事操心忙亂,但是只有一件是不可缺少的。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最好的;沒有人能從她手中奪走。」
~路加福音10:38-42~
故事很短,卻是教會很喜歡提出來講的,大多數的討論會集中在瑪利亞得到的上好福份,因為她沒有為世間事繁忙,所以有真正的寧靜。

但很多人也會注意到,如果大家都不想做事情,教會裡一堆行政事務怎麼辦,所以開始鼓勵大家要有瑪利亞的心態,歡喜的服侍……



實際上,馬大在日後的確繼續這樣服侍,聖經也有記載,她繼續招待來訪的信徒,讓來的人獲得安歇與飽足,只是不再抱怨。

所以這篇經節到底告訴我們什麼事情?這是我思考很久的議題,也是我跟太太常常討論的,因為教會組織顯然本身問題不少。

其實大家對這一點也有感覺,所以找了蔡茂堂牧師來上課,雖然聽完收穫滿滿(蔡牧師真的是很棒的講者),但我發現問題核心依然沒被觸碰到,甚至被大家很小心的忽略了--而這一點正是我長久以來一直認定是真正病灶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在逃避這個問題。

作為職能治療師,看問題一向習慣先看系統,偏偏在這件事情上面,教會一直避開系統,只要求個人,這一點很糟糕。

先說明一下狀況,雖然各教會狀況一定不同,但我觀察的結果告訴我在這件上面,教會情形大同小異,頂多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這其實就是「組織常見問題」,一點也不稀奇,也沒理由教會可以豁免。

總之就是這樣的,作為一個人民團體,一定會出現幾種分工,一是行政庶務,關於內部管理,二是團體任務,有關團體存在目的的活動,三是財務管理,跟一、二有關,但涉及金錢事項。

沒這三項工作,團體不可能成立,不管你有多屬靈都一樣。

先說好了,教會就存在目的而言有兩個,一是宣揚福音,讓萬民做耶穌的門徒,二是牧養羊群,讓信徒有個同温層可以聚集,同時透過聚集的信徒組成團隊來進行前一項工作。

簡單說,如果今天我自己跑到街上向民眾傳教,這是我自己的事情,雖然效率可能比較差,但沒什麼問題。但只要有人被我拉進來,那我可能就需要更多樣的服務內容,例如聚會,然後進一步的講道與交流,再來可能請這些人跟我一起同工,外出宣教。

後半段就沒那樣單純了,除了我自己需要有講道的能力,你還要能進行組織工作,而且如果這些工作佔掉很多時間,經濟支援當然就是會非常立即的問題,畢竟我們每天都一樣只有24小時。

要說依靠神的大能這當然沒問題,但反過來你這樣真的算倚靠神的大能,還是單純把責任丟給上帝,自己只挑喜歡的事情來做?

是的,教會裡其實服侍項目非常多,牧師傳道等專職人員先不講,信徒們全都是有正職工作與家庭生活的,能投入在教會事功的時間自然也不同,你說上帝的事工很重要這當然沒錯,甚至根本是廢話,因為基督要我們「活出基督的款式」,就表示我們連日常生活都是在服侍上帝,可不限於教會內部。

今天因為很多人在教會內居然有「工作壓力」而感到疲憊乃至於抱怨,問題出在哪裡,只是個人「信仰不堅定」嗎?

是的,我不否認有這種可能性,但組織系統在這件上面有沒有什麼防呆機制呢?還是單純習慣把責任推給個人信仰不堅定(其實我很討厭這種說法,你是在質疑上帝給每個人信仰路程的安排嗎?),甚至--就我專業判斷--教會組織本身反倒是在加劇這種馬大情緒。

是的,很多時候,教會組織本身根本就是馬大情緒的起源,只是教會習慣性裝作沒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希望大家都自願付出,實際上也的確如此,教會裡永遠有人願意做事情,大家也都是心肝情願服務(至少一開始是這樣的),畢竟大家喜歡這個大家庭,喜歡在基督裡合一的感覺。

我的確喜歡參與服侍,但那是因為我只接我能做的工作,而且只做到我覺得可以了的程度,如果要我接更多,我會直接拒絕,但如果是不懂得拒絕的人呢?尤其當教會老是搬出「你要用瑪利亞的心態來做馬大的事情」呢?

問題在於,總是有人能力比較強,總是有人時間比較多,也總是有人不好意思拒絕。

更多時候,總是有人不主動(或不好意思爭取),結果被忽略。

於是那種「事情集中在少數人頭上」的事情到處在發生,其實也不只是教會,各人民團體都有同樣狀況,簡直是定番了。

大家都是甘心樂意服務的,但如果服務的工作繁重到讓你生活失衡(是否失衡的認定,標準在於個人,組織無權認定),這就喪失教會原本組織起來的目的了,因為你沒有好好照顧羊群。

我不會白目到認為教會有本事照顧好所有的羊群,那也同樣不切實際,畢竟連耶穌底下都出了一個猶大。

但不表示我們不該去關注組織管理的問題。

當然,組織管理自然有管理學專家處裡,這部份就不要班門弄斧了,只是教會本身應該先正視這個問題,因為你不能只要求大家一邊做馬大,一邊又要有馬莉亞的心態,關鍵在於馬大家至少還有一個拉撒路,結果這傢伙沒幫馬大分擔庶務(別忘記照顧耶穌眾門徒本身就是一件很繁重也非常重要的工作,沒這些人服侍的話我們再來看看耶穌的跟隨者剩幾個),也沒像瑪利亞一樣熱切服侍耶穌……

至於現代教會組織,同教會的兄弟姊妹可不是「外人」,結果我們有多少人在當馬大?有幾個人算是瑪利亞?還是大多數人只是拉撒路?

對,大家都忘記他們家還有一個人,他很閒。

這樣說好了,因為兩千年來沒人討論拉撒路(好啦我知道那個年代男人本來就不用家事),結果就是操死馬大,抱怨的話還要怪你為何不效法瑪利亞,要你自己去跟上帝認罪悔改……這樣教會有沒有讓人跌倒?你先讓幾個人變成被操死的馬大,同時讓一堆人晾在旁邊當拉撒路(不見得人家是自願如此,而是沒人邀請或不知如何開口)。總之,我看到的是教會組織讓人跌倒,而不是讓兄弟姊妹有公平參與服侍又同時能有足夠時間靜下來陪伴上帝。

如果大家都想當瑪利亞呢?我就很想。

這當然是問題,我不否認每個人有不同恩賜,教會自然會希望發揮每個人的恩賜來把事情做到最好,但就靈性成長而言,你讓強者不斷施展他的強處,一方面是讓其他「沒那麼強」的失去服侍的機會,這是好的嗎?教會追求的是對外光鮮亮麗,還是主內的合一,我想這是很容易辨別的,別忘記魔鬼也同樣會用成功來當作誘惑,這幾年我們看過太多超級興旺的教會崩潰,正因為他們追求的是屬世的名聲,同時用凡俗的標準來判斷教會是否復興啊!

現代教會的問題在於,我們的組織結構製造一大堆過勞的馬大,卻沒有培養出半個瑪利亞,而閒閒沒事整部聖經裡就只有死掉再被耶穌救回來的拉撒路卻一大堆,問題在於如果讓馬大過勞離開上帝,而教會裡其實也沒培養出瑪利亞來(別忘記瑪利亞其實也是有服侍耶穌,祂把他嫁妝拿來,用頭髮幫耶穌擦腳,她的服侍耀眼到讓猶大抓狂),這一堆拉撒路死了也沒人幫他呼喚耶穌來幫忙了……

如果不重視組織文化與結構,好好運用管理知識改善教會結構,那教會真的會一直讓人跌倒的。

別忘記,我們的組織製造很多馬大,還製造更多拉薩路,這裡面沒人是高高興興的,因為有人被累死,有人被忽略。

然後瑪利亞不見了。

要記得耶穌比宗教大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