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感想:天空與海洋的主

當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湖到對岸去吧。」於是他們離開群眾。耶穌已經在船上等著,門徒上了船就帶著他走;另有別的船隻同行。
湖上忽然颳起大風,波浪沖擊,浪花打進小船,船幾乎灌滿了水。當時耶穌在船尾,靠著枕頭睡著了。他們叫醒他,說:「老師,我們快死啦,你不在乎嗎?」
耶穌起來,命令風:「靜下來!」又吩咐浪:「停止!」風就停住,湖面平靜下來。於是他對門徒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他們就非常恐懼,彼此說:「這個人究竟是誰,連風浪也聽從他!」
~馬可福音4:35-41~

這段經文還滿著名的,是很多討論信心的文章會提到,甚至有不少影視作品資料可以找的段落,而我最近正好接連在兩家教會的線上聚會中聽到相關講道,覺得或許可以來談一下這段經文。

這段經文很直白,也很好懂,大多數目者或講員講的內容也沒差多少,過我在這裡想提一點別的內容,這跟矢內原忠雄寫的耶穌傳有點關係(這本超級精彩,以至於我心得難產),我在這邊模仿他的方式,從更早一點的時間開始談。

本段經節開頭寫了「當天晚上」,所以是那一天?

我們把時間往前回到第3章,這裡提到耶穌前進到加利利湖這邊講道,然後來了一堆人,包括南邊耶路撒冷、更南邊的已土買或北邊的西頓、推羅(這兩座城在地中海邊),再加上約旦河對面的地方。簡單說,周圍的人都聚集過來了(如果從耶路撒冷過來可要走一百多公里),這可不是普號召力,完全是足以讓統治者警戒的狀態了。

對,自古裡來統治者對於異常群眾集結都會加強警戒,獨裁體制更是如此,其實第3章開頭就告訴我們耶穌已經惹人家很不爽了,就一個總長16章的故事來說,才第3章開頭就有人想殺死主角,這可不大妙。

所以耶穌往加利利湖移動,這裡都是小城鎮,而且「就在邊境附近」,更別提他的學生一大半是這附近出身的,甚至根本是湖上的漁夫,有點地利之便--對,有利於迅速離開。

其實耶穌在湖上搭船往返次數還滿頻繁的。

總之耶穌開始在加利利湖周圍講道,而且根本變得不是在城市裡面,而是找個山坡或湖邊就開講,因為市區太危險,也太狹窄。

而且他開始講比喻。

請注意,在第4章之前,耶穌沒有講比喻,回答都很直接,或者引用舊約聖經內容,搞到人家想殺他……

是的,面對言論審查,耶穌開始講比喻。

耶穌傳道大概是這樣,他會講道,但我們也知道,古時候沒有擴音器,老實說用講的是不可能講太久的,雖然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古老中東護嗓配方,總之這樣講喉嚨會受傷。

但他可以日復一日一直講……或者說,其實不是一直講,有更多時間是作其他事情,而且這才是群眾跟著他走的關鍵--醫治。

是的,耶穌的各項神蹟中,在聖經裡被比較簡單帶過,但實際上可能是佔大多數時間的,是祂對群眾施行醫治。而之所以沒紀錄太詳細,原因也很簡單,耶穌本身就覺得這根本不重要,其實耶穌不只一次表示「不要到處講」,或者強調「赦罪與醫治哪個重要」。

是的,耶穌講的道理令人「稀奇」,但民眾的需求卻非常直接,一是希望獲得醫治,二是希望獲得溫飽,三是希望獲得拯救。

醫治很簡單,讓耶穌摸一下就可以,溫飽的話,五餅二魚的奇蹟至少施行過兩次,但拯救就複雜了,因為當時以色列人想的拯救是推翻羅馬帝國統治,簡單說就是革命。

所以耶穌同時面臨統治者的猜忌與群眾的錯誤期待,這很累人的。

祂在湖邊講道幾天,終於來到我們開頭引用的經節,祂們要到湖的對岸去,那個「對岸」不是一般地方,加利利湖東岸是「異教區」,不是猶太人的地盤,換句話說,去那邊可以「休息」。

然後我們可以看到有人不死心也搭船跟上來了……

這時風浪來襲,是什麼意思?很多講者會說這代表黑暗權勢的來襲,這當然是一種解釋方式(故事的解釋方式通常不會只有一種,而且可以有很多種正確的解釋卻同時成立),但我們不妨看成是上帝把不解風情的傢伙趕跑--其他船隻在風暴之後就消失在故事裡了,希望他們平安無事。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如聖經記載,門徒懼怕向耶穌求救甚至埋怨,然後耶穌起來命令風浪平息,但門徒卻反倒更害怕了。

這段很有趣,一是可以拿來跟約拿比較,因為約拿也是在船上遇到暴風雨時繼續睡他的大頭覺,被叫起來以後更是鎮靜讓人懷疑他有什麼問題,一副「那個喔?還好啦!把我丟到海裡就解決了。」的樣子……

二是「命令」。

面對令人畏懼的自然力量,古人很自然的把這些力量當成神明的力量,或者這些力量本身就是神明。

比方說風有風神、海有海神,遇到海上風暴?好,就說是風神與海神生的孩子(而且脾氣不大好),這是多神教的應對方式。

又或者將一切歸於某個力量強大的神明,要不然就是倒楣正好闖入某兩個神明吵架的現場(或者一邊是神明一邊是魔鬼),是神明控制了自然力量。

總之不管是那一種,人類的應對方式都是「乞求憐憫」,比方說要獻祭、要興壇作法,甚至「找更大的神明來壓」--這種作法倒是中國比較常見,因為儒道奴性體系一直都是特權階級制的展示,對是非善惡比較沒概念,重點是階級。

但耶穌是「命令」。

這代表祂的權柄在自然力量之上,祂自己就是自然力量的主人。

這是「神」才有的特質。

當然,這是從當年以色列人的世界觀來說的,現在我們看過一堆奇幻故事,多得是法師可以操控天候……但就算是這樣,這些法師也不是有權柄的,他們只是理解一些背後機制所以可以去操控,正如現在能以科學力量作人造雨,或者用電風扇製造風,但我們對自然力並沒有權柄,我們只能利用別的自然力來驅動另一種自然力。

結果門徒只感到更加懼怕……原因不難理解,因為那是「超出理解」的對象,面對至高者,恐懼是很自然的情緒,因為上帝是愛,但祂「不只是愛」(所以我說克蘇魯的故事位在基督教文化圈被發明出來並不難理解,那是對一神論的殘缺解釋,某些撒但教徒也有類似觀點,只是他們沒注意到他們的理解有很明顯的偏差,而且根本不完整)。

其實門徒的懼怕讓我們看到人在面對真理的時候有多渺小,聖經裡門徒們在耶穌被釘以前幾乎每個都是問題兒童,對神學的理解感覺從現在眼光看來簡直是後段班,但之後每個都有驚人的信心與成就。我們現在至少有有這些榜樣可以看,實在不用妄自菲薄,但也要記住我們沒那個福份經歷他們所經歷的,不管是能親手觸碰耶穌的恩典還是面對神性的恐懼。

我們只能思考,然後從約拿的神蹟裡面探求這份無邊際的存在。

不論是喜悅、悲傷、歡樂、恐懼,上帝都在裡面,以無限大的姿態穩穩不變得在那裡。

正如耶穌躺在船尾枕頭上一樣。

上主的確是天空與海洋的主。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