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讀小說(4)

糟糕,怎麼這系列文章變那麼長,阿我就愛看書阿不然勒……

總之我這次來談享受閱讀。

先提醒一點,現代人花很多時間看螢幕,這一點的確有很大影響,像我這種書蟲,現在也轉移很多時間到電子書上面,不光是使用電子書閱讀器,也包含直接在電腦螢幕上看,我這邊指的還是看「書」,若加上瀏覽網頁、臉書、line、Youtube之類有的沒的,那麼看螢幕的比重會更加驚人。

這一點是很現實的,螢幕看久了,會影響看紙本書的能力,簡單說,眼球疲累了,加上年紀大了有老花,我現在看紙本書的確覺得比較吃力,雖然還是很愛看,但也必須承認字可以放大且本身又能發光的螢幕,目前已變成我的閱讀主力,雖然知道這樣對眼睛又會更加傷害……

不過這是閱讀媒材的問題姑且不論,專心講小說。總之現在我看小說,除了只本以外,看螢幕也是一重要的方式,而這當然會影響看書的地點或姿勢。

對,再講享受閱讀的時候,不要忽略閱讀情境,其實建立一個儀式性的情境對於閱讀體驗會有很大影響。當然,我這種多少敢自稱「專業讀者」的人,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享受閱讀,因為我可以很迅速而且確實的進入閱讀狀態, 種帶著立場的狀態,讓我忘記時間或者有人再叫我……對,我看起書來就是這麼專心。不過大多數人不是這樣的,所以有個好的閱讀狀態會很有幫助。

例如沙發、抱枕、咖啡、音樂,真的,你可以使用各種方式,因為營造儀式感本身就是一種很強的暗示,可以帶來更強的沈浸。

至於閱讀本身,我的建議是這樣的:

讓作者帶著你走。

真的,我不會說非得用哪種方式讀不可,或者說你可以有自己的讀法之類的,其實我覺得最享受的就是先用作者的方式來讀。

所謂用作者的方式讀,指的就是「先放空」,不要急著組織故事內容,畢竟故事才剛開始,你可以在開頭讀稍微慢一點,隨著作者描述建構畫面或聲音,對,讓故事開頭在你眼前開始演出。

我用我自己寫的「歸途第二部:駱沙利南」開頭當例子,這本書預計今年出版,所以各位等於搶先看到開頭:

孩子攀附在柱子上。

這是根大概一個大人環抱那樣粗的木柱,高約三十加爾。除了這根柱子,周圍總共有三列共十二支木柱,每列四根互相間隔兩加爾並立在一起,頂端拱有座小小平台,台上立有一間木造屋子,同樣小小,顯然不是作為讓人居住使用。

小屋採方正造型,一加爾寬,青漆原木壁,東面、西面、南面各有一框圓窗。北面則有一扇小門可以向外開啟。門上刻有海豬與藍紋鮫等海獸浮雕,眉上則有塊橫扁,藍底金漆,用工整合文題上「月光宮」。四面屋簷脊頂有四片月牙彎翹得高高,銳利得連鳥兒都停不上去;月牙頂端拱著一輪滿月。滿月跟神龕正門都是面朝大海,四周圍欄還有雲狀木飾點綴。

是座造型很傳統的海神神龕。

屋簷看得出來年代久遠,暗青彩釉瓦那層層疊疊的表面已不若以往光鮮亮麗,還有鳥糞堆積出白斑點點,木柱上,紅漆也是斑斑駁駁,表面粗糙不平,提供給孩子施力位置。

但是,只有這樣,一個年僅八歲的小孩還是不可能爬上去。

若仔細看,可以發現孩子手上抓著一條麻繩。麻繩環繞木柱一圈,讓孩子可以利用繩子提供額外摩擦力,這是他從海邊採椰人所用的手法學來的,但方法易學,這份登高膽識卻是與生俱來。

好,這是寫景的開頭,所以要建立畫面並不困難,當然,線索是慢慢出現的,不過我們可以逐步修正,例如有個孩子攀在柱上,或許你第一個畫面是那種公園裡爬竿的粗細,然後發現原來是支撐建物的柱子,那會更粗,之後才發現是木柱,而且孩子是繞一圈繩子在爬之類的。

但這樣畫面就出來了,你可以大概知道一下狀況。當然,故事不見得都會這樣從寫景開始,我舉另一個例子,是「光明繼承者LIKADO2-加世田的風」其中一篇的開頭(同樣已交稿,今年或明年會出版,讓大家先看):

「這個咬著。」丈夫遞出一段樹枝,妻子顫抖著手接過來,然後含在嘴裡。

看著妻子滿頭大汗,心裡一陣不捨,但現在沒時間想其他事情。「用力!」丈夫大聲喊著,而妻子全身繃緊,下腹開始使力,同時發出悶聲慘叫。

「再用力!」妻子更用力,下巴肌肉整個鼓脹,血也從嘴角流出來,突然「啪」一聲,樹枝被咬斷,悽慘的哀號響徹荒野。「頭出來了,再用力一點。」丈夫繼續鼓勵,妻子嚎啕大哭,抓得丈夫手臂上都是血痕。

「再試一次,再一次。」丈夫也跟著大吼,隨著妻子一聲大叫,突然安靜一下下,然後出現另一陣哭聲。

孩子出生了。

好,這裡沒講到什麼風景,而是對話與動作,但這一樣可以讓你開始想像畫面(還有聲音),然後讓故事繼續。

對了,因為有些小說開頭可能畢竟平淡(或者說無聊),但這是必要的,有些小說會花不少時間在前面鋪陳日常感,又或者有些小說有門檻存在(很多古典小說有這種情況,但這跟古時候生活步調比較慢有關,古人真的比較有耐心,你要懂得欣賞),這其實都是閱讀訓練。

這樣說好了,像最近很熱門的轉生小說(對不起我最近看太多),通常都是故事一開頭就發生轉生事件,之後才用倒敘法慢慢補完。但古典作法可能會花半本讓你看主角生活,讓你先認識他,然後再讓他轉生。要說哪種方法比較好,其實都是流行的問題(例如現在的歌前奏越來越短,但古時候歌劇甚至有很長的序曲獨立成一首),一個真正能享受閱讀的人,其實是能欣賞多元手法的。

對,當你看夠多,自然會有自己的歸納,這是你的心得,之後要怎麼發表都是你的自由了。

其實就算不發表,反正自己爽就好,總之先把開頭跨過去就是了,就像看連續據一樣,除非爛到不行,不然看了開頭之後就很自然了。

所以先順著作者意思吧!到了閱讀中段,你可能開始有自己的意見,這無妨,或者說,這樣更好,你可以開始跟作者對話,你的腦洞會開始大開,開始猜測故事走向、稱讚作者巧思、大賣作者不該讓你喜歡的角色死掉之類。

你的讀書心得已經出來了。

請注意,享受閱讀跟讀書心得的產生基本上就是同步進行,想法越多越能享受,雖說單純表達「我覺得好看」也是一種感想,但真正喜歡的東西絕不會只有這一點感覺,相反的,當你越有能力表達,你也同時越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而且會越來越有樂趣,因此我強烈建議大家真的要嘗試紀錄自己的閱讀。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