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如何留住年輕世代?

好啦!我寫了一堆批評教會現況的文章,如果不提一下如何解決就變成單純抱怨了。

但我也要承認,我從來都不是教會決策單位的人,對各項行政規章條例其實也不大清楚,因此我講的東西或許會有點模糊,而且我也的確不完全知道如何解決,只能說說我自己的想法(或者偏好,這我承認),總之就是給大家參考。

話說在前頭,我這裡講的是「留住年輕世代」,指的是教會裡的第二代第三代,而不是吸引新的第一代基督徒進來(兩件事情很不一樣,絕不能混搖),當然或有重疊之處,但有些細微的地方絕對要分開,因為那是很關鍵的部份。

首先我要談文化的問題,大家要先認清一點,就是教會文化台灣社會中的少數,簡單說,我們跟別人不一樣。

講白一點,台灣基督徒要「分別為聖」真的很簡單,因為我們的確跟大多數人不同,這一點跟歐美的情況就截然不同,因此處理方式當然也會不同。

教會有教會自己的文化,在基督教文化裡面越久,跟外界的差異就越明顯,尤其從小就在基督教家庭裡長大的,各種生活處事價值觀都會與其他人不同,因為基督教價值觀與其他宗教的價值觀就是不同(覺得都一樣的,反而要反省自己到底信了什麼東西,明明就天差地遠),如果你從小接受到的就是基督教價值觀,你的思想差異會更明顯,這正是第二代第三代起的基督徒跟其他人最大的差異所在(除非家裡根本沒什宗教靈性生活……)。

要知道,這樣的人對於基督教神學是熟悉的,但也因此會覺得是「稀鬆平常」的,那是他原本的生活價值,所以不稀奇、不新奇,那種第一代基督徒因為接觸真理(文化衝擊)而受到的震撼在他們身上是沒有的(尤其第一代基督徒往往都是年紀比較大才開始接觸,但這些第二代起的人則是泡在裡面長大的),所以這些人對於神學的奧秘,感受是不一樣的,說穿了,他們需要的是更深度的覺醒。

不然他們反而可能受到外界的吸引,因為那是文化衝擊。

因此當教會只關注吸引「新的年輕人」,這些價值觀與外界早有差異的人當然會不耐煩。因為現在很多教會喜歡透過一些「膚淺的外院慶典」來吸引新人--對,很多教會的禮拜其實根本沒有進到神的殿內,只是外院的狂歡而已,根本沒有與上帝同在,因為「上主在他的聖殿裡;地上萬民都應該在他面前肅靜。」(哈2:20),誰叫你起乩開演唱會。

這樣的青年會讓自己孩子回到教會嗎?這有很大問號,他們自己會先離開,他們的孩子當然也不會回來,好一點還會有家庭靈修,讓孩子繼續沉浸在基督教價值觀裡面,真的走掉的,孩子當然也會消失……

因為教會沒辦法提供更好的神學造就,而用來吸引新一代基督徒的手法則又非常幼稚膚淺甚至有害(例如偶像化牧者,這根本有毒),這樣教會不沉淪才奇怪(只注意人變多是很可笑的,更多時候人變多只是擴大沉淪的範圍而已)。

所以接下來我提幾點我對於教會各及團契事工的建議:

主日學:

主日學是我覺得問題最嚴重的部份,簡單說,師資很有問題,不是說老師不熱心,相反的,都非常熱心,但老師自己的神學造就呢?很多教會的主日學老師甚至不需要受洗過……偏偏主日學是最需要打好根基的部份,應該是神學素養最好的人來帶領才是,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接收會多於批判,更多是單方面灌輸,因此師資反倒是最需要強化的。至於課程,講白一點,母語需要加強,至少長老教會要注意這一點,不然等青少契你突然要把孩子丟進大堂做禮拜,那當然會跑光光,因為聽不懂,也因此主日學的老師非常重要,你的母語要夠強,最好懂白話字(不須精通),因為現在的小孩都學過自然發音,學白話字正是最佳時機,而且全台灣所有母語都能通行。

可以的話應該也要學看樂譜,其實真的不難,習慣問題而已,老一輩的基督徒都會提到過去教會唱聖詩,會眾會自動分部,這正是「和諧與合一」,聖詩分部不是分好玩的,原本就是這種打算,可沒強迫大家全唱第一部(或只有一部,結果就是敬拜團主唱飆高音個人秀)。

青少契:

這年紀開始該強化的是思辨,這也是我家小孩參加全國青年查經營之後最大感觸,就是「自在」,不是打混,而是更多神學激盪,鼓勵提出衝突價值觀來互相挑戰。青少契的輔導或許不用神學造就非常強,但一定要能帶領討論,而且有整合不同意見的能力,又能鼓勵孩子尋求更好的答案(也就是團契中不用給所謂正確答案)。這一點對於第二代之後孩子更重要,因為他們需要更多外界刺激,而這對於第一代的年輕人也有幫助,因為這是價值觀溝通的機會。

偏偏教會現在最愛做的反而是教官式的……在神學上不討論只灌輸,然後帶點團康表示有娛樂活動,其實只是無聊而已。要不然就是要孩子帶幸福小組,表示學習服事,但其實就是成為不會抱怨的馬大,因為關鍵的神學造就依然缺乏(如果你看過幸福小組那些幼幼班都不到的好笑內容,你會吐血,就算到門徒大學,內容一樣幼稚),卻又美化成「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但我們都知道這樣解釋這句話完全是謊言,因為這句話最關鍵是「你要信對了才算數」這件事情,因此無論如何,神學造就都是第一優先,「只有行為卻不去探究就叫迷信」,這樣你根本別妄想可以因信稱義,因為你完全是妄想因行為稱義。

社契:

這很現實,因為工作很忙,時間寶貴……所更需要的依然是神學造就,不然大家一定會逐漸遠離,因為真的很忙。這階段的神學造就,處境化查經很重要,因為這還同時是生活壓力的處理,而且可以建立一種互助的團契,提供即時的協助與情感交流,同時又能彌補主日崇拜單方面聽講道的不足。至於你要添加更多「一般心理支持團體」所採用的手法,我沒意見,因為的確有幫助,但請記住,神學造就永遠是教會對信徒最重要的責任。

不是去拉新人進來,為了拉新人讓舊人變成迷失的羊,這你就別跟我說是好牧人了,顧好舊人絕對是第一要務。

中年團契:

對,這我要抱怨,因為基本上沒這種團契,但老實說通常社契都是比較年輕的成年人,而種中年人被拋棄了。其實政府法令也是,中年人只負責繳稅,卻是福利最少的一群,其實這群是生活壓力最大的一群,因此更需要教會接手。

但做起來其實會跟社契差不多,只是分眾有助於討論不同的現實問題,畢竟三明治世代有自己的煩惱要處理。

永遠記得,神學造就依然是最核心,所以團契都應該以研讀聖經作為根基,除了主日學之外,因為主日學主要是學未來參加禮拜所需要的技能--對,很多人望記這一點,因為小孩子原本是一起參加禮拜的,但根本坐不住,所以才拆開來。因此主日學的任務是做為未來參加主日崇拜的練習。

家庭團契:

或者是小組,這種團契的任務又不大一樣,因為較難進行查經(畢竟可能會有小孩),所以更多應該是神學在應用層面的分享,還有情感交流的部份,進行方式可以很多元,氣氛也比較輕鬆,但也一更需要好好規劃,才能針對神學主題有焦點討論,不至於變成單純聯誼。

松年團契:

雖然松年不是年輕世代,但要留住年輕世代,松年團契其實很重要,我指的是青銀共融。簡單說,要改變現在松年團契也大多只是單方面接受服務的陋習,如何讓松年團契也能參與更多服事,或者與年輕團契有更多交流,其實需要好好設計。千萬不要讓年輕人覺得松年團契就是一堆等著人家服務的老頭子,不要讓自己成為負擔,這非常重要,因為大家全都是基督的僕人,千萬不要忘記,不管你多老,你都還是僕人,雖然值得尊重,但那也要你配得尊重才行。

這樣大概把教會裡各年齡層都說完了,而我要強調,可以做的手法當然有非常多種,我上面提的或許也只是我的一廂情願,但無論如何,一個號稱要努力宣教的教會,如果連自己內部的人都不願意留下,那是完全失敗的。一個只有一堆第一代基督徒的古老教會是很不正常的教會,那是全新幼齒教會還沒成熟時的特徵,不該視為常態,也不可能是常態,如果有教會一直都這樣,只能視為詐騙集團一直在騙新人進來,而舊人一一離開而已。

耶穌對「走失的羊」是如此重視,那請問走失的羊原本是哪個羊圈的,我不是說傳福音吸引更多人進入教會不重要,只是不能本末倒置,如果你的作法會讓原本的會友離開,那你就該檢討自己哪裡做錯了,而且你很顯然就是有錯。這不是牽拖你有你自己異像就能牽拖過去的,我再說一次,我至今所有針對神學或教會的發文,全都是我領受的異像,沒再跟你開玩笑,因為上帝就是一再在禱告中催促我要在萬般查考之後將事情記錄下來,不然你當我閒閒沒事喔?

那些新興教會「異教化」的偏差神學,真的都沒警覺嗎?

只能說,長老教會好好檢視一下至今有多少不符聖經真理的奇怪毒素話術混進來好嗎?我可是隨便就能舉好幾打喔!

附帶一提,教會傳統裡一些同樣不屬於基督教神學而是傳統文化的部份,也的確有需要革新之處,但這是另一個問題,再強調一次,傳統古老教會有自己的包袱沒錯,但那跟新興教會只是有著不同問題,有不同的應對方式,決不是要你變成跟他們一樣,尤其當那些新興手法明顯很有問題的時候,更該警覺。

光釐清這些,本身就非常有意義,至少我們有幾位教會「中年」一直在討論這些問題,但,我們只是「平信徒」啊!至於那些學法利賽人在聖殿裡大聲高舉自己是門徒的,我們倒是敬謝不敏,謝謝。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