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人生這條跑道上,休息一下又不會死

人生這條跑道上,休息一下又不會死
作者:鄭態鉉
繪者:梁恩惠
譯者:陳怡瑄
出版社:日月文化EZ叢書館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02日
ISBN:978-986-248-496-8
閱讀版本:試閱本/A4散裝


話說接到這本書之前,本來想說大概是那種充滿勵志氣息,老子不爽自己出來闖那種故事……

必須承認我錯得離譜,這本書不像一般網路小故事一樣膚淺,而是有意思多了。

本書作者是韓國人,韓國的生活壓力,不管是升學還是就業,都跟台灣有得比,也同樣是個儒教制約下非常壓抑保守而且民風落伍(指個人人權與自尊)的國度,也是拜金與物質主義氾濫的社會,所以這本書給台灣人看,應該感觸會特別深。

但有一點到是要先提出來,我因為過去幾年也有過那種辭掉人人稱羨的工作,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經驗,所以現在看這本書還滿有體會的,但若是在辭職前看見這本書,恐怕有會有不同的想法。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主角跟台灣很多上班族一樣,都陷在過勞當中,不過主角有個算高薪的金融界工作,還有個加拿大籍白人老婆,撇開這些不談,他也跟很多人一樣會出國旅遊散心,簡單說就是「痛快的把錢花掉」,藉此換取一些「人生經驗」。

只是大多數人出遊時在臉書發些人文小清新的反省,回來之後講寫語帶玄機的領悟,但日子一點也沒有改變。

但本書主角倒是腦袋狠狠被敲了一棍。

他開始反省什麼叫成功,什麼是幸福,然後,他日子這樣繼續過下去真的可以嗎?

我以前也提過,台灣有太多人用「我為家庭小孩付出多少,吞下多少委屈」之類當擋箭牌,藉以隱藏自己不敢突破的膽小心態,然後在年紀大的時候怨天尤人,彷彿他一輩子的不幸,都是家人孩子的錯,藉此勒索孩子、捆綁孩子。

這種人絕非少數,其時只要是在台灣傳統文化之下生活的人,大概就是這種狀況,只是「不幸」的程度不同而已,但我在裡面看不到幸福。

於是台灣變成一個普遍不幸的國家,因為每個人都在為別人而活,而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也不可能真的愛別人。

聖經裡,耶穌給的兩大最重要戒命之一,就是「愛人如己」,這句話重點不是愛人,因為這太直白了,關鍵是如己,所以你非得先懂得愛自己,然後才可能真正去愛別人,因為要愛人「如己」。

於是主角開始想著要做些不一樣的事情--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實這個很難,我不騙你,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是說,想去「試試看」的事情跟想要「奮鬥」一輩子可是兩回事啊!只是,千里之行使於足下,主角做了一個有點積蓄的人才辦得到的事情--跟太太去環遊世界。

當然,尋找自我這件事情不見得就要去環遊世界(像我當初就是跑去從事藝術創作),只是這種作法還滿常見的。

於是故事開始踏上旅程,讓我們見他在旅程中的見聞。

話說在前頭,如果你是那種跟團旅遊的,也別浪費時間在什麼尋找人生意義這種事情上面了,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主角(外語能力極強,通多國語言)可是走在地路線那種,直接親近在地生活。

然後就遇到各種文化衝擊。

我必須承認,主角這一大堆「小故事」,其實網路上多多少少有類似經歷的人發表過,不見得是新先事,但可貴的是作者的反省,也是讓我認同的部份。

上面我提過我也曾經辭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正因為有類似體驗,所以作者講的話我能感同身受,畢竟一輩子在社會制約的框架底下生活,看起來越成功,其實就越會質疑這種樣的意義到底在哪裡?當然,這樣的質疑往往會被誤解為「得了便宜又賣乖」,這很讓人不爽啊!尤其當大家覺得拼了命也得不到的東西,我卻是輕輕鬆鬆不知不覺就取得,那「努力」這件事情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很想要為了一個自己真正認同的事情努力看看,成功失敗的標準不用社會觀點,而是自己定義,然後去挑戰看看。

想要有一件讓自己可以對自己感到驕傲的事情,可以在年老的時候抬頭挺胸的告訴自己,自己並沒有委屈自己,自己的人生不需要遷怒別人,因為自己活得光明磊落的。

至少我這樣走一遭,表面上最後又回原單位工作,但實際上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

所以以前我上班很不爽,下班只想休息,現在上班很快樂,下班還接一堆志工服務,而且還有時間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因為我的藝術創作並沒有停止,甚至更有啟發。

本書最後有著開放式結尾(畢竟作者人生還在繼續),但作者也有著跟我類似的體認,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還是不可或缺的部份,問題在於,工作是什麼?你為何工作?

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羨慕作者「敢」離職跑去環遊世界,正如書裡說的,離職很簡單,結束旅程才真正困難。而這也是我的親真體驗啊!你如何從尋找--找到,然後回去,這個回去才是重點啊!

誠心推薦這本書給大家,但大家真的不要只關注在辭職這件事情上面(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大家只在意這個),而是好好思考作者最後的結論到底從何而來喔!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