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The Cellist of Sarajevo)

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The Cellist of Sarajevo)
作者:Steven Galloway
譯者:林昱辰
出版社:時周文化
閱讀版本:試閱本/A4/膠裝/單色印刷
封面待補
##CONTINUE##
南斯拉夫這些年的戰爭,常被拿到許多藝文作品上面討論,像戰爭畫師,透過攝影師與軍人的對話,討論殺戮與生存。再見,妖精則透過不同國度青年世代的眼睛,尋找人類出路的可能性。這本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則是透過真人真事的改編,從小人物的眼睛看待戰爭的荒謬的現實。

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是真有其人,1992年,韋德蘭.斯梅洛維奇在幾顆迫擊砲擊中市集內買麵包的人之後,連續22天在災難現場演奏大提琴。

正如天安門事件中以肉身阻擋坦克的學生一樣,他們的行為看似愚蠢,在戰地演奏?當狙擊手不分男女老幼隨他心情就給你碰碰的地方,正常人的作法是彎下腰來快 步前進,還要同時閃躲遮掩,免得讓自己變成人家練靶的對象。現在有人穿著正式的表演服裝,非常嚴肅的坐在廣場上面拉提琴,這簡直是在邀請人家開槍,又或者 像國內某些政客喜歡講的,這叫挑釁。

是嗎?為何人沒有演奏的自由?為何沒有聽音樂的自由?為何只是買個麵包就要被砲彈撕成碎片?

又為何只是在店裡放音樂就要被警察砸店?在路上走就要被警察帶走?

挑釁?這根本是惡者的自圓其說。

本書以三位主角的觀點交替進行,故事圍繞在大提琴家公開演奏的日子。在那種隨時有子彈會飛過來的日子,人們還是需要出門辦事情的。不管你是出門買食物(經濟運作永遠存在)、取水,或者去殺人。

最可怕的一點是,你會習慣這種生活。當人生遭逢巨大變化,你會開始遺忘過去的一切。你會想不起以前自己是怎麼過生活的,你以前世不是有什麼習慣,有點懷念,但又不確定那個人是不是自己。然後你會開始建立新的習慣,最後對一切麻木。

或許,不麻木人會活不下去,但習慣一切與放棄一切是不同的。大提琴家選擇一個夢想,他不願一把自己拋棄在一個恐懼的氛圍當中,他上場表演,來吧!我在這 裡,你可以殺我,或者聽我,他決定了自己的舞台,而舞台正是勇氣的試煉場,不管台上還是台下,上台需要勇氣,欣賞也需要勇氣。

然後世界將為之振動。

三位角色因為大提琴家,都有了改變。不管是為了家人,尤其是孩子的未來繼續生活下去(記得美麗人生裡的老爸嗎)。為了人的尊嚴而生活,不再只是渾渾噩噩,而是重新建立社會的連結。又或者為了堅持自己的理念,決不讓自己成為殘酷的兇手,即使必須付出一切……

最悲哀的是,三位角色的要求是如此卑微,如此的理所當然,但在戰爭當中卻又如此的難能可貴。

也許,在承平的日子裡,如何不讓自己忘記這種基本的心情,才能避免戰爭的發生吧!

不敢貪心要求世界和平,至少希望自己有生之年不需親身體驗這種悲慘,更不希望孩子走上這種人生。

如果大家都這樣想就好了。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