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作者:邁可.桑德爾
原文作者:Michael Sandel
譯者:樂為良
出版社:雅言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271265
裝訂:平裝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這本書看完很久了,一直沒發心得,理由很單純,因為他心得不好寫,除非抄整本的,不過最近作者剛好來台,所以發個文應景一下。
本書討論的很多是屬於相對價值的東西,有趣的是,如果把它和作者新書「錢買不到的東西」放在一起看,會很有意思。其實他是有計劃性的在引導價值判斷,而實際上,他最近公開的言論,已經擺明了對於資本主義的正式批判,不再只是單純討論了,而這也是我長年在網路上開砲的核心問題,就是用「計算」來取代價值判斷。
就舉最近常提到的死刑議題來說好了,有關人命。
人命無價,是很多人會說的話,問題在於,真的無價嗎?我是說,你真的這樣認為嗎?
比方說要槍斃殺人犯,一種人說,當他們犯下殺人罪,就不配當人了。
是的,畜生、禽獸等說法都有,但這很明顯是在欺騙自己,因為對方依然是個人,從出生開始一直都是,但你要把它變死人。
人命無價嗎?(在這只說「人」,別把家禽家畜或蔬菜水果、蚊蠅蟑螂放進來亂)
有些人雖然這樣想,但碰到這種道德選擇的時候,他的選擇是不把對方當人看,這不意外,馬英九就是這種人。簡單說,非我族類,連人都不是。基本上很多種族滅絕都是這樣開始的。
簡單說,雖然人命無價,但有些人不是人。
另一種,則是人命有價的,比方說,雖然有冤案,但因為數量不多,所以「還算划得來」,這就是計算,把人命當成可以算的東西,跟保險業者一樣。
還有就是關於「我不要花錢養死刑犯」這種,是的,不要花錢養死刑犯,那廢掉死刑就沒有死刑犯了啊!
有些人,希望把人乾脆殺掉而不讓他活下去,理由是「養犯人要花錢」,這是標準的人命有價,但有一點要注意,不管刑法還是民法,有價的東西,都可以用罰款或補償金來取代,換句話說,殺人罪原來是一種可以用錢來抵消的罪啊?這的確是非常中世紀贖罪券的想法,整整落後現代社會千年之久。
那到底人命有沒有價?
如果養犯人花的錢不值得,那竊盜罪也要關,你要不要花錢養他們?為何有些你願意花錢養,有些你不願意,何況,在很多人眼裡,這些放出來的,「幾乎都會再犯」,而有太多人說,把些人放出來,最後都會殺死無辜的人(大家不妨看看有多少人說「為了避免無辜的人被殺,這些犯人都該槍斃」,不過問他到底壞到哪種程度該槍斃,沒人能回答),那麼,還是只要犯法就殺掉,這樣不是最符合人命有價論的解決方案?這樣的社會會變怎樣?
本書充滿了類似的命題,網路上也有相關影片,很值得一看,不過很有趣的是,雖說很多是道德兩難,到了他的第二本書,其實很多都變成單向題了。
很高興的是,基本上他的想法跟我是一樣的,而台灣社會,也的確有了很多他所提到的道德盲點,這些盲點,在辯論中越來越清晰可見。
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有看過我全部死刑相關文章的人就知道,我一開始對死刑議題只是關注而已,雖然有廢死的想法,卻沒仔細想過思考脈絡到底是怎樣的,頂多是隱約覺得死刑哪裡有問題。但多寫幾篇文章,跟一些死刑支持者的論點交手之後,我的論點也跟著越來越清晰,沒辦法,因為有人一直在我面前強迫展示他的論點有多荒謬,讓我很難不去注意到啊!
說不定作者也是在上課的時候,與學生越討論,就越發現有些價值選擇是有問題的,於是有了第二本書。
或者說他本來就是這樣計畫引誘學生思考的?若真是如此,那真的太厲害了。
本書副標題是「一場思辨之旅」,的確如此,在本書閱讀過程之中,我自己先行體認到作者下一本書的內容意旨,只能說,這是一場愉快的腦力激盪啊!
這是本非常值得一看的書,最好是連下一本一起看了,不過下一本的心得,容我改天再發表囉!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作者:邁可.桑德爾
原文作者:Michael Sandel
譯者:樂為良
出版社:雅言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271265
裝訂:平裝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這本書看完很久了,一直沒發心得,理由很單純,因為他心得不好寫,除非抄整本的,不過最近作者剛好來台,所以發個文應景一下。
本書討論的很多是屬於相對價值的東西,有趣的是,如果把它和作者新書「錢買不到的東西」放在一起看,會很有意思。其實他是有計劃性的在引導價值判斷,而實際上,他最近公開的言論,已經擺明了對於資本主義的正式批判,不再只是單純討論了,而這也是我長年在網路上開砲的核心問題,就是用「計算」來取代價值判斷。
就舉最近常提到的死刑議題來說好了,有關人命。
人命無價,是很多人會說的話,問題在於,真的無價嗎?我是說,你真的這樣認為嗎?
比方說要槍斃殺人犯,一種人說,當他們犯下殺人罪,就不配當人了。
是的,畜生、禽獸等說法都有,但這很明顯是在欺騙自己,因為對方依然是個人,從出生開始一直都是,但你要把它變死人。
人命無價嗎?(在這只說「人」,別把家禽家畜或蔬菜水果、蚊蠅蟑螂放進來亂)
有些人雖然這樣想,但碰到這種道德選擇的時候,他的選擇是不把對方當人看,這不意外,馬英九就是這種人。簡單說,非我族類,連人都不是。基本上很多種族滅絕都是這樣開始的。
簡單說,雖然人命無價,但有些人不是人。
另一種,則是人命有價的,比方說,雖然有冤案,但因為數量不多,所以「還算划得來」,這就是計算,把人命當成可以算的東西,跟保險業者一樣。
還有就是關於「我不要花錢養死刑犯」這種,是的,不要花錢養死刑犯,那廢掉死刑就沒有死刑犯了啊!
有些人,希望把人乾脆殺掉而不讓他活下去,理由是「養犯人要花錢」,這是標準的人命有價,但有一點要注意,不管刑法還是民法,有價的東西,都可以用罰款或補償金來取代,換句話說,殺人罪原來是一種可以用錢來抵消的罪啊?這的確是非常中世紀贖罪券的想法,整整落後現代社會千年之久。
那到底人命有沒有價?
如果養犯人花的錢不值得,那竊盜罪也要關,你要不要花錢養他們?為何有些你願意花錢養,有些你不願意,何況,在很多人眼裡,這些放出來的,「幾乎都會再犯」,而有太多人說,把些人放出來,最後都會殺死無辜的人(大家不妨看看有多少人說「為了避免無辜的人被殺,這些犯人都該槍斃」,不過問他到底壞到哪種程度該槍斃,沒人能回答),那麼,還是只要犯法就殺掉,這樣不是最符合人命有價論的解決方案?這樣的社會會變怎樣?
本書充滿了類似的命題,網路上也有相關影片,很值得一看,不過很有趣的是,雖說很多是道德兩難,到了他的第二本書,其實很多都變成單向題了。
很高興的是,基本上他的想法跟我是一樣的,而台灣社會,也的確有了很多他所提到的道德盲點,這些盲點,在辯論中越來越清晰可見。
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有看過我全部死刑相關文章的人就知道,我一開始對死刑議題只是關注而已,雖然有廢死的想法,卻沒仔細想過思考脈絡到底是怎樣的,頂多是隱約覺得死刑哪裡有問題。但多寫幾篇文章,跟一些死刑支持者的論點交手之後,我的論點也跟著越來越清晰,沒辦法,因為有人一直在我面前強迫展示他的論點有多荒謬,讓我很難不去注意到啊!
說不定作者也是在上課的時候,與學生越討論,就越發現有些價值選擇是有問題的,於是有了第二本書。
或者說他本來就是這樣計畫引誘學生思考的?若真是如此,那真的太厲害了。
本書副標題是「一場思辨之旅」,的確如此,在本書閱讀過程之中,我自己先行體認到作者下一本書的內容意旨,只能說,這是一場愉快的腦力激盪啊!
這是本非常值得一看的書,最好是連下一本一起看了,不過下一本的心得,容我改天再發表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