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至聖者:神的屬性,以及對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意義
The Knowledge of the Holy
作者: 陶恕
原文作者: A. W. Tozer
譯者: 陳雅馨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9/08/3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676595
叢書系列:Soul
規格:平裝 / 272頁 / 21 x 14.8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這本書很有意思喔!某方面來說算是神學書籍比較欠缺的部份,我是指推廣的部份,因為類似主題的書不是沒有,但大多是像論文一樣的東西,大概是給神學生念的,至於一般信徒,看了會很燒腦,因為可能還需要大量背景知識。
也的確是該如此沒錯啦!因為你討論的主體其實是個「認知邊界之外」的位格,而之所以被認定為是至聖者,原因正在於此,所以一開始就註定這個問題有道牆堵在那邊,而且這道牆本身就是這個問題之所以成立的原因。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並不是什麼經過大風大浪之後,因為感動才信主的人,而是經過相當辯證才確認主是我主的人,哪個過程基本上就是這本書要討論的,所以這本書很有意思喔!非常推薦。
先說幾個科學上的事實,這部份很重要,因為我是從科學開始進入的(本書並非此,但最後殊途同歸)。
隨個科技進步,我們對科學的認知也一步一步擴張,但也同時產生幾個覺悟:1.人類懂的越來越多。2.人類越來越體認到不懂的更多。
是的,懂越多的人,越有能力發現到不懂的東西,所以人類的知識境界不斷擴張,內圈是懂的東西,但外圈有一個更大圈的東西,是不懂的東西,而這兩個圈就像一個泡泡裡面包著另一個泡泡,你一直吹氣進去,兩個就一起膨脹,外面那個永遠比裡面那個大。
這是第一個部份,然後偶第二個部份,是趨近。
學過微積分就知道,趨近的兩條線永遠不會相交,只會無限趨近。這玩意就是科學之壁,任何科學的進展,都讓我們往真理逼近,但也永遠只能逼近,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會提出下一個問題--永遠都有下一個問題,因為你只能逼近,無法觸及。
跟空想科學大戰一樣(並沒有),反正有道牆壁擺在那邊,不管你怎麼前進,別說越過去,連碰觸都沒辦法。
這樣說好像對科學很悲觀,其實不會,我一直歡迎科學研究的,因為那有助於我們理解更多宇宙奧秘。
而且榮耀神。
在我體認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知道一定有個第一因,因為科學也證實這種想法,因為我們有大霹靂,至於大霹靂「之前」……其實沒有之前。
在我觀念裡,上帝是個終極的程式設計師,設計了一個宇宙,安排了基本原則,然後程式啟動開始跑,各種物理法則、元素構成,慢慢讓我們理解的萬事萬物發生,直到他安排的生命誕生,然後有祂想要的,一些以祂形象創造的NPC出現。這些有AI的子程式在這個世界裡面搞東搞西的,就跟駭客任務的世界一樣,只是跟我想的正好相反,我們的本體就是這些「神創AI」,所以不是說你吞顆紅色藥丸就離開,相反的,你得跟造物主好好溝通(即所謂靈命增長,方式很多,正如我之前提過的「用靈語進行作業系統更新」就是方式之一),你才有機會理解更高層次的奧秘,然後「有機會」離開這套程式。
也因為這樣,我從不認為你只要單純做好事就能離開,還差得遠,但也不是說認知道了就可以,還有更複雜的因素存在,在這就不提了。
好啦!到此為只有不少宗教(乃至哲學)其實講的也是類似概念,其實這也是上帝給全人類的啟示--你以為祂的啟示只單獨給猶太人喔?就連聖經也提到猶太人只是有長子名份而已,可沒說其他人無關--而長子名份是可以轉換的,聖經裡發生過好多次,而這一點在耶穌之後就改了。
總之,先不管你信不信教,真理的高牆不難想像,當初我從科學開始轉往哲學探求,為的就是這個,想說換個方式找找看,畢竟雖然在教會家庭長大--但那些就「故事」而已啊!很多故事還不怎麼可愛,血流成河的。總之那個年紀很難認知到聖經裡表達的東西(如果你可以,恭喜,雖然我會覺得是否是因為你看過得東西不夠多……),所以會想繞點路看看不同風景。
然後哲學也碰壁了,因為哲學依然是認知之內的東西,雖然可以提供跟科學不同的觀點與視野,但仍有極限。不過哲學還滿有實用性的,尤其搭配社會學跟心理學使用時,有些方便之處,用來在藝術創作「後」瞎掰創作脈落更是超級實用,而且很多時候真的可以解釋很多「苦」(雖然在宗教典籍裡往往可以輕易找到更實用的論點,但對鐵齒的人夠用了),總之哲學很好玩,但也只是好玩。
綜合兩種探索,我自己整理出至聖者的概念。沒錯,我自己「找到」,或者說,我終於爬到某座小山丘上,正好雲霧散開,讓我瞥見榮光,哪怕之後又有烏雲遮蓋,或者在攀爬過程中要上上下下,反正我看過了,我知道。
我也知道,其實至聖者遠在高山之上,我永遠爬不到那麼高,我還需要其他協助,才能如鷹展翅上騰。
有位至聖者存在的概念,其實不難理解,至於至聖者是單數還是複數,這可以再討論,但本書有很合乎邏輯的辯證,很精彩喔!
當然,本書內容不只這些啦!畢竟是基督教神學書籍,討論的當然是基督教的神學內容,不同之處在於,他講的不是倫理學的東西,而是邏輯,以及其他。
對,這本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他用很感性的方式來討論這些命題--同時也完全承認「認知邊界」這件事情,因為我們再怎麼討論,都不可能看見全貌。
但這不表示我們不能進行討論啦!我只是覺得很感慨,因為教會其實很少討論這類問題,但實際上,如果你單純以「社會支持網路」、「是否取得協助」來看待教會團體……其實到處都有這類團體,甚至無須宗教組織。
至於討論教義、研讀聖經、是否屬靈之類的爭論更是完全無關認識至聖者了(不是說不用讀聖經或不用屬靈),因為這種認知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而且也決定了你是否能完全委身,因為人的認知絕對會影響潛意識,所以一個不能徹底認知--只是認知,因為不可能理解--這也是「信」的關鍵,你要在沒有證據之前就先相信,因為證據「在外面」,一個不能認知上帝完整性的人,你的信很容易受到干擾。
好啦!這本書其實非教友我也歡迎你們閱讀看看,因為他討論的東西很有超越性,也不是跟你討論什麼要作好事、要婚前守貞之類有的沒的,他討論的東西完全是在這些「世俗議題」之上的。
其實只要認識至聖者,這些議題的答案其實都不難找出來,你會發現很多是非對錯並不難辨別(但執行是另一回事)。
畢竟基督徒做事要「合神心意」。
The Knowledge of the Holy
作者: 陶恕
原文作者: A. W. Tozer
譯者: 陳雅馨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9/08/3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676595
叢書系列:Soul
規格:平裝 / 272頁 / 21 x 14.8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這本書很有意思喔!某方面來說算是神學書籍比較欠缺的部份,我是指推廣的部份,因為類似主題的書不是沒有,但大多是像論文一樣的東西,大概是給神學生念的,至於一般信徒,看了會很燒腦,因為可能還需要大量背景知識。
也的確是該如此沒錯啦!因為你討論的主體其實是個「認知邊界之外」的位格,而之所以被認定為是至聖者,原因正在於此,所以一開始就註定這個問題有道牆堵在那邊,而且這道牆本身就是這個問題之所以成立的原因。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並不是什麼經過大風大浪之後,因為感動才信主的人,而是經過相當辯證才確認主是我主的人,哪個過程基本上就是這本書要討論的,所以這本書很有意思喔!非常推薦。
先說幾個科學上的事實,這部份很重要,因為我是從科學開始進入的(本書並非此,但最後殊途同歸)。
隨個科技進步,我們對科學的認知也一步一步擴張,但也同時產生幾個覺悟:1.人類懂的越來越多。2.人類越來越體認到不懂的更多。
是的,懂越多的人,越有能力發現到不懂的東西,所以人類的知識境界不斷擴張,內圈是懂的東西,但外圈有一個更大圈的東西,是不懂的東西,而這兩個圈就像一個泡泡裡面包著另一個泡泡,你一直吹氣進去,兩個就一起膨脹,外面那個永遠比裡面那個大。
這是第一個部份,然後偶第二個部份,是趨近。
學過微積分就知道,趨近的兩條線永遠不會相交,只會無限趨近。這玩意就是科學之壁,任何科學的進展,都讓我們往真理逼近,但也永遠只能逼近,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會提出下一個問題--永遠都有下一個問題,因為你只能逼近,無法觸及。
跟空想科學大戰一樣(並沒有),反正有道牆壁擺在那邊,不管你怎麼前進,別說越過去,連碰觸都沒辦法。
這樣說好像對科學很悲觀,其實不會,我一直歡迎科學研究的,因為那有助於我們理解更多宇宙奧秘。
而且榮耀神。
在我體認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知道一定有個第一因,因為科學也證實這種想法,因為我們有大霹靂,至於大霹靂「之前」……其實沒有之前。
在我觀念裡,上帝是個終極的程式設計師,設計了一個宇宙,安排了基本原則,然後程式啟動開始跑,各種物理法則、元素構成,慢慢讓我們理解的萬事萬物發生,直到他安排的生命誕生,然後有祂想要的,一些以祂形象創造的NPC出現。這些有AI的子程式在這個世界裡面搞東搞西的,就跟駭客任務的世界一樣,只是跟我想的正好相反,我們的本體就是這些「神創AI」,所以不是說你吞顆紅色藥丸就離開,相反的,你得跟造物主好好溝通(即所謂靈命增長,方式很多,正如我之前提過的「用靈語進行作業系統更新」就是方式之一),你才有機會理解更高層次的奧秘,然後「有機會」離開這套程式。
也因為這樣,我從不認為你只要單純做好事就能離開,還差得遠,但也不是說認知道了就可以,還有更複雜的因素存在,在這就不提了。
好啦!到此為只有不少宗教(乃至哲學)其實講的也是類似概念,其實這也是上帝給全人類的啟示--你以為祂的啟示只單獨給猶太人喔?就連聖經也提到猶太人只是有長子名份而已,可沒說其他人無關--而長子名份是可以轉換的,聖經裡發生過好多次,而這一點在耶穌之後就改了。
總之,先不管你信不信教,真理的高牆不難想像,當初我從科學開始轉往哲學探求,為的就是這個,想說換個方式找找看,畢竟雖然在教會家庭長大--但那些就「故事」而已啊!很多故事還不怎麼可愛,血流成河的。總之那個年紀很難認知到聖經裡表達的東西(如果你可以,恭喜,雖然我會覺得是否是因為你看過得東西不夠多……),所以會想繞點路看看不同風景。
然後哲學也碰壁了,因為哲學依然是認知之內的東西,雖然可以提供跟科學不同的觀點與視野,但仍有極限。不過哲學還滿有實用性的,尤其搭配社會學跟心理學使用時,有些方便之處,用來在藝術創作「後」瞎掰創作脈落更是超級實用,而且很多時候真的可以解釋很多「苦」(雖然在宗教典籍裡往往可以輕易找到更實用的論點,但對鐵齒的人夠用了),總之哲學很好玩,但也只是好玩。
綜合兩種探索,我自己整理出至聖者的概念。沒錯,我自己「找到」,或者說,我終於爬到某座小山丘上,正好雲霧散開,讓我瞥見榮光,哪怕之後又有烏雲遮蓋,或者在攀爬過程中要上上下下,反正我看過了,我知道。
我也知道,其實至聖者遠在高山之上,我永遠爬不到那麼高,我還需要其他協助,才能如鷹展翅上騰。
有位至聖者存在的概念,其實不難理解,至於至聖者是單數還是複數,這可以再討論,但本書有很合乎邏輯的辯證,很精彩喔!
當然,本書內容不只這些啦!畢竟是基督教神學書籍,討論的當然是基督教的神學內容,不同之處在於,他講的不是倫理學的東西,而是邏輯,以及其他。
對,這本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他用很感性的方式來討論這些命題--同時也完全承認「認知邊界」這件事情,因為我們再怎麼討論,都不可能看見全貌。
但這不表示我們不能進行討論啦!我只是覺得很感慨,因為教會其實很少討論這類問題,但實際上,如果你單純以「社會支持網路」、「是否取得協助」來看待教會團體……其實到處都有這類團體,甚至無須宗教組織。
至於討論教義、研讀聖經、是否屬靈之類的爭論更是完全無關認識至聖者了(不是說不用讀聖經或不用屬靈),因為這種認知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而且也決定了你是否能完全委身,因為人的認知絕對會影響潛意識,所以一個不能徹底認知--只是認知,因為不可能理解--這也是「信」的關鍵,你要在沒有證據之前就先相信,因為證據「在外面」,一個不能認知上帝完整性的人,你的信很容易受到干擾。
好啦!這本書其實非教友我也歡迎你們閱讀看看,因為他討論的東西很有超越性,也不是跟你討論什麼要作好事、要婚前守貞之類有的沒的,他討論的東西完全是在這些「世俗議題」之上的。
其實只要認識至聖者,這些議題的答案其實都不難找出來,你會發現很多是非對錯並不難辨別(但執行是另一回事)。
畢竟基督徒做事要「合神心意」。
留言
張貼留言
本格歡迎朋友留言,原則上也不刪留言,但不歡迎廣告、重複剪貼或無意義的言詞,同時也請大家避免匿名留言,匿名留言在本格將無法獲得任何保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