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管制的意義

這次全球武漢肺炎大流行(請不要說新冠肺炎,因為有侮辱日本北海道新冠町的狀況,用發源地命名的武漢肺炎才是正確名稱,請對歷史負責),口罩突然成為一種很特別的物資,引起各種現象,相信在未來也會有許多學者從各層面切入來研究。

首先,要先區分一下,口罩其實有很多分級,基本上這次成為標的的是「醫療用口罩以上」等級的口罩,例如醫用口罩、手術用口罩、N95口罩這類的,其中N95目前我國是全面管制,限由醫療人員使用(相信我,你也不會想用,SARS時我還在醫院上班,戴那鬼玩意上班真的是受罪),剩下兩種就是最近吵得很凶的「口罩」。



口罩是拿來幹嘛用的?首先,最大用處是「避免患者傳染給別人」,因為武漢肺炎主要傳染途徑正是分泌物,但一般人不會沒事噴灑眼淚,最主要就是鼻涕與口水(雖然有透過排泄物傳染的「傳聞」,但一來全是中國消息,二來全世界沒其他例子,基本上可以視為假消息),換句話說,阻斷患者飛沫噴濺、阻斷患者自己的手去碰口鼻然後接觸傳染給別人,這是第一層積極防疫效果,因次接受隔離的人,最好就是要帶著口罩,也「必須」帶口罩。

第二層則是一般人「避免吸入患者飛沫、或者手碰觸受污染物品之後又去碰口鼻,然後吸進去」,因此要帶口罩「預防」。

這兩層方向正好相反,尤其第二層,當你身邊沒有患者的時候,是「多餘行為」……當然,問題出在你不知道身邊何時會出現患者,這正是恐懼所在。

這種恐懼,正是公共衛生最害怕的情況,疾病本身反倒是另一回事。

去年底今年初疫病出現的時候,台灣社會反應大概是這樣的,一來他是中國問題,暫時與台灣無關,但有鑑於台灣中國交流頻繁,而且深知中國不值得信任(就算是最愚蠢的藍丁,嘴巴說中國美好,搶口罩倒是比任何人都勤快),基本上大家心裡都有警報。

也有人直接開始進入恐慌狀態,搶各種物資,口罩跟酒精當然是一種,各種保養品、消毒水什麼有的沒的也都會開始搶(商人也會炒作)。

過年前我正好去一趟好市多,就看見這種跡象,當時還沒出現瘋狂搶購的狀況,但好市多已經把中衛生產的彩色口罩(就是比較貴的意思)擺在最顯眼的位置,而且拿的人還不少。

我因為平常騎機車就是用醫療口罩(SARS之後養成的習慣),加上老爸要定期洗腎,本來家裡就都有備醫療口罩的習慣,所以也有拿兩盒中衛的「一般醫療口罩」(因為我平常就在買,知道擺在哪裡,價格只有彩色版的一半,卻沒有被拿完)。

有趣的是,隔天晚上的新聞就是口罩被搶光,全國大缺貨的頭條,但前一天我買的時候並沒有嚴重搶貨的狀況,只是賣場擺放已經透漏玄機而已。

之後就大家知道的口罩管制、超商排隊、藥局實名制,以現在要推出的2.0制度。

但有注意國外新聞就會發現,尤其是歐美,一開始根本不屑口罩,覺得沒用,也沒必要戴,甚至歧視戴口罩的人。

歧視倒是太過,但說口罩沒多了不起卻是真的,因為對一般人來說,那是一個風險評估,只有在進入確知有患者地區的時候,戴這玩意才有意義……

問題就在這裡,我們不知道哪裡有患者,但資源有限。是的,這就是公共衛生的思考領域了。

我們資源有限,不可能無限量供應口罩,要知道,口罩本身也是很麻煩的垃圾,在醫院算是醫療廢棄物要獨立特別處裡,但現在呢?口罩開始搶的時候還很多人在談論垃圾問題,現在已經沒人在講了,因為這是優先順序問題。

總之,這世界沒那麼多口罩,台灣當然更少,而如果每個人都自認為自己應該特別需要,想要多一點的話,當然會出問題。

醫療人員自然要優先、邊境防疫檢疫人員也要優先、各種隔離、防護措施相關人員(如訪視社工、協助安排隔離的村里長、軍警人員……)也要優先,等這些優先人員分配完,再來是機構、安養院等等若是民眾聚集的單位,一定要確保用量充足(美國第一個群聚出是的就是安養院)。

再來是軍隊、監獄這種群聚(而且被迫群聚的地點,口罩也是重要物資--別忘記南韓就是軍隊出狀況,英國就是監獄出狀況)地點,也要非常小心,優先配給。

至於學校,自然也是重要熱點,台灣運氣好,出事的時候正好是寒假,乾脆延後開學。

以上這些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老實說,在口罩「沒那麼了不起」的狀況下,為何政府第一項「大張旗鼓」的行動是針對口罩(因為其實其他防疫措施還有一大堆,很多是直接的醫療作為,例如中研院的藥物與疫苗開發)。

我要說這是蔡政府最了不起的地方。

是這樣的,沒錯,全世界都在宣傳「勤洗手」的重要性,也的確勤洗手遠比口罩關鍵。因為口罩遲早要拿下來,只你手是髒的,在安全的地方拿下口罩……光「拿下」口罩可能就讓你感染了,因為你的手碰到你的臉,可能還順便撥一下頭髮喬一下眼鏡然後碰到鼻子--你就中鏢了。

問題在於,我們喜歡有個「東西」可以依靠(這也是為何上帝的十誡會把禁止拜偶像這一點擺進去,因為這一點非常難做到,你得很有科學精神才行),用肥皂洗手這個主動動作帶來的「安心感」遠不如帶著消毒酒精(雖然酒精效果不如肥皂),而帶著酒精還要記得用才行(一不小心就會變強迫症),所以帶來的安心感還不如戴著口罩。

我們的政府有注意到口罩的「心因性」問題,這不是「實體防疫」而已,「心理防疫」的角色,可能更加重大,而心理防疫正是減少社會恐慌的關鍵。

沒辦法一天換好幾個口罩,沒問題,一週給你兩三片意思意思,實際上,多得是囤積的,不然你去問那些排隊的老人,他臉上的口罩戴幾天了。

是的,絕大數人根本沒必要(或者就算有必要,也不理會)拿那麼多口罩。我可以跟各位報告,從過年到今天,我一共用了三個口罩,就三個,跟我平常使用的狀況一樣,沒增加也沒減少,我口罩是用來騎機車防塵用的,取下來就掛著風乾曬太陽。

要知道,「有得拿」這一點可以帶來極大的安全感,雖然可能會抱怨不夠,但這種時候,只要大家安心,你這種抱怨只會被大家罵而已(正常人不用是公衛專家也能理解資源有限,以及你並沒有比較了不起應該多拿的道理),重點是大家感到安心。

只有當大家感到安心,公共衛生的各項政策才可能執行,不然只會暴走。

因此政府花很大心力在口罩上面,雖然美國努力開發藥物、疫苗,這些都很重要沒錯,但那些是「得病之後」用的,民眾真正希望的其實是「我不要得病」。

所以出現了一些亂象,而這還是自我調適能力比較好的民主制度國家,至於中國,當然就是一團亂,有接受到正確資訊的人就不會被中國的宣傳給騙了--應該說,你倒是跟我說說看中國那一次誠實了。

公共衛生是很難直接一刀切下去的,它看的是機率、資源、手段。今天很多人說「我OK,你先領」,不是這些人不怕死、愚蠢,也不是這些人清高、有愛心。這只是很單純的自我評估。像我住鄉下,沒在用大運輸工具、也不常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或者說,就算在最熱鬧的時候,這裡也沒平常的台北車站熱鬧),而且我所在縣市根本沒確診患者,因為我碰上帶原者的機率「非常低」,是的,當然不會是0,只是非常低,因此我選擇不須恐慌。

因此我沒另外去買口罩,平常也沒戴口罩,家裡口罩是我爸洗腎要用的,不要浪費。後來患者本身醫院會發,但陪同的老媽要用家裡的,她也沒另外跑去排隊買口罩。我爸一起洗腎的病友,也幾乎因為平常就有買備品的習慣,沒人在排隊買口罩的,都乖乖等家裡的用完再說。

但我也知道有跟我住同縣市的人恐慌到不行,整天在臉書上跟我抱怨他口罩不夠用,一直罵政府無能之類的……但實際上他根本沒用幾個,他只是存起來,想說那一天大爆發要用……這就是囤積,讓需要的人拿不到啊!

不過,今天如果我住北部,每天搭捷運通勤,那我也會需要天天換口罩,一週兩個恐怕會不夠,需要謹慎使用。

這種資源問題就是政府著力的地方,讓國人知道我們在多少時間內可以生出多少口罩來(至於說要進口、用社區牌之類智障說法,去吃屎吧!),這裡面涉及的政府單位非常龐大,協力者更是非常了不起。

你看看經濟部領軍的台灣機械廠商資深主管同學會做的短期自造營隊……我這樣說應該很貼切,這些人不眠不休的工作除了讓民眾有感以外,其實也是這些參與者一個很成功的成長營,這種營隊特質也會蔓延到社會上來,讓我們也受到激勵。

比方說幾乎讓人感到浪費才能的口罩地圖……是說,誰想得到買口罩也有地圖app,但正因為有我們的技術與資源團隊做了這種讓人感動的服務,所以讓我們感到安心,而安心是公共衛生最關鍵的部份。

不然你去看中國,中國的作法正好是相反的,雖然目的也是安心,中國使用資訊管制、放棄治療、假新聞、公權力暴力脅迫、收買、轉移注意力、迫害人權、殺人滅口……之類各種中國傳統手法。

歐美各國其實追求的也是安心,只是他們採取「那個沒什麼」的方式……

說真的,人民可以「那個沒什麼」,但政府不可以,所以我們有「一粒卡臣」的宣傳,這宣傳「很嚴肅看待問題」,但又讓「民眾放鬆」。

不管疫情最後影響有多大,台灣在全球公衛史上,都會成為一個典範。我們不知道台灣在這波疫情肆虐中還能撐多久,總之我們已經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了。

因為我們有實力堅強的技術官僚團隊,有方向正確的指揮官,有能協調資源、充分授權的行政院長。

還好我們選對總統,也讓對的政黨國會過半,不然……大概就是作文比賽、海報比賽、防疫歌曲徵件、有抄襲嫌疑的防疫logo跟崩壞的吉祥物之類的。

而且每一件的預算都高嚇死人,得標的人全都讓你皺眉頭。

然後依然沒口罩、沒防護衣,還要接待中國難民,酒廠就算生產酒精,可能也拿去中國讓高官轉賣了。

記得疫情爆發時,全球預測台灣會是第二慘嗎?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