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基地前奏

基地前奏
作者:以撒‧艾西莫夫/著
譯者:葉李華
出版社:奇幻基地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04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867576950
裝訂:平裝
叢書系列:謎幻之城
規格:平裝 / 512頁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CONTINUE##
看完了基地三部曲,接下來看看「紅了就會跑出來」的外傳系列。

基地三部曲,基本上就是在傳頌心理史學的偉大神話,第一部展現了不可違抗的預言性,第二部給了心理史學一個危機,但第三部又讓我們看見週延計畫的精緻。 但心理史學怎麼來的?這一點我想很多人感到好奇,雖說這種隨作者高興的設定,不一定要解釋啦!但如果想解釋,自然會很感興趣。 於是我們有了基地前奏。

在這登場的,是在三部曲當中「陰魂不散」的哈理謝頓,主角終於登場了,只不過他是以年輕學者身份當場的,簡單說就是「單純」。 前一陣子莊國榮備受政治迫害就是個例子,學界跟政界一樣,不,應該說組織本身就是政治運作的裝置,任何組織都一樣,總之像謝頓這樣一個玩玩數學模型,以為可以拿來當算命遊戲,實在是太天真了。

預言是一直是統治階級非常迷信的東西,打從古代求神問卜,到現在用民調做預測(在台灣應該說是用御用媒體操縱洗腦),總之就是想用各種方式來推測接下來該怎麼做「才可以維持政權」。現在如果有個有科學依據、有完整理論的數學工具放在你面前,你會怎麼想?

麻煩來了,預言這種東西,正確性是建立在「不受干涉」的基礎上的,不然就會變成自證式的預言,比方說馬英九每次想抹黑鬥爭阿扁,最後都變成在說他自己一樣。 換句話說,心理史學決不可為統治者工具,不然就會失效。 不過也是這一點麻煩,年輕的謝頓只是腦中有個有趣的點子,偏偏要實現這種點子,需要大量金錢,錢從哪裡來?一個點子就想申請國科會補助?怎麼可能?最後還 不是搞政治的偷偷塞給你,簡單說就是要有密帳,這根本是政治常識,偏偏謝頓沒有,還老老實實的當權者這樣報告,說他的理論只有個雛型。 所以惹上大麻煩了,被列入黑名單,因為這傢伙散佈謠言,製造社會不安。

還好謝頓命不該絕,有貴「人」相助,這人打上「」是有道理的,請大家自己看了。

也因為有人幫忙,謝頓可以進行流亡之旅,就是一邊逃亡一邊欣賞各地風土民情。這一點真的很重要,因為這種大規模的社會變遷預測,絕對需要豐富的變數設定,對於一個學院派的年輕學者來說,進行這種田野調查絕對是重要的,而這個流亡之旅正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所以這本有點像川陀的風土之旅,同時也讓我們多少瞭解謝頓的心理史學是如何建構起來的。更重要的是,謝頓的責任與野心也是這樣來的,因為希望、慾望、期待、責任、野心,這些東西都是同樣的本質,也就是想改變。 簡單說,他知道想改變社會就非搞政治不可,而政治是不能有潔癖的,這部份在下一本書理展現得更明確,尤其是謝頓的貴人們對他進行的指導。

其實我自己對前傳的評價是高於正傳的,因為有較為固定登場的角色,可以進行較多深入刻劃,起來比較有感動。當然,就格局而言是遠比不上正傳的。 如果有看過正傳三部曲,前傳與後傳也不要錯過喔!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