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精靈國度的女孩(The Girl Who Circumnavigated Fairyland in a Ship of Her Own Making)
作者:Catherynne M. Valente
插圖繪者:Ana Juan
出版社:繆思
譯者:葉昀
閱讀版本:試閱本/A4/膠裝
這是黑眼圈作者的作品,基於對黑眼圈系列的喜愛,所以我對這本小說也有著非常高的期待。
而實際上,這本書的表現超乎了我原先的期待。
讓角色脫離現實到另外一個時空中冒險其實是非常常見的表現方式,像大家耳熟能詳的愛麗絲夢遊記正是其中代表。
某方面來說,成長型的小說幾乎都是這種類型的,若不是把人送去另一個世界,比方說夢幻遊戲或者納尼亞傳奇,不然至少也要遠行,比方說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甚至只要轉個學,或者升上中學就可以了。
總之,新環境帶來新挑戰,也同時有了新轉機,然後,主角在挫折當中成長,最後,幾乎無一例外的,主角(們)會回到原來的世界。
世界沒變,但自己變了。
(浦島太郎這種算是比較奇特的類型,暫不討論,反正他也沒成長什麼東西)
沒辦法,大多數人的成長都是很慢的,慢到讓人到無聊,甚至挫折,而故事裡當然不能讓某人花上好幾年補習考大學,那太悶了,唯一的方式,就是讓環境產生異變,然後讓腎上腺素做他該做的事情。
不過這類故事看多之後,有太多東西變成老梗,新鮮感少掉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有太多說教的感覺或者太過唬爛的內容。
好在,這本不會。
承襲黑眼圈裡的敘事風格,作者是個超級愛用形容詞的人,每次要形容一個事物,就用上一大堆漂亮,甚至有點太過夢幻的形容詞來堆疊,但因為那種夢幻的感覺用得很精妙,並不會讓人感到厭煩,反而會覺得閃閃發亮勒!
但與黑眼圈極度超現實的風格不同,本書的用詞童趣較重,比較踏實,也比較不需要想上老半天(黑眼圈系列在閱讀的時候,可能要花一大部分腦力去運算那些形容詞的意象)。
也因此這本書閱讀年齡層可以向下延伸不少(雖說大人看一樣非常愉快就是了),畢竟本書內容具象多了。
故事從主人翁九月離開家園開始,速度超快,第一頁就離開,前面一堆有的沒的敘述全免了,反正小孩會離開家,無非是覺得無聊或不幸,其他理由就算了。而來到新世界,想的當然是吃喝玩樂,哪知道開頭就接了一個任務。
不管是桃樂思還是愛麗絲,故事主軸都是要找到回家的路,這也是大多數成長小說的目的,畢竟成長的目的就是要「回家應用」,不過九月可沒想這麼多,畢竟她是受邀來玩的,離回家還遠的很。
但從來玩,接著發現這裡被邪惡所統治,然後突然她發現她的角色漸漸變成掌握了世界政權存續的關鍵,這下麻煩可大著。
正如說不玩的故事,人類的小孩永遠是幻想世界的主宰,哪怕那些精靈隨便一個年紀都一大把,小孩還是最重要的。
但孩子要如何意識到自己的角色,以及角色所伴隨而來的責任呢?
答案是受苦。
本書九月吃的苦頭可多著,沒幾本這類小說會讓主角渾身是血又摔斷腿的。
不過本書背景是二戰期間,正是女性主義興起的時代。既然成年女性可以在工廠裡操縱重型器械製造轟炸機,讓小女孩手指頭流血修理時鐘似乎不算過分(何況本書還讓九月的夥伴在她眼前中箭斃命,連我都嚇一跳)。
既然吃一堆苦頭,回家之後的小女孩還會是原來的她嗎?
答案當然是否,與過去的童話不同,現在這類故事的主角往往傷痕累累,而且註定要失去某些東西,像弗羅多胸口的傷永遠好不了,而且連住在故鄉終老都不成,又像格得或者帕林,為了拯救世界,代價是自己法力的失去。九月也失去了某些東西,某些可能在未來造成她很多困擾的東西。
故事裡角色數量中等,還不致於多到搞不清楚,而且特色都很鮮明,不過最後出現九月與星期六的孩子……哇賽!我一開始還不敢相信,回去重翻了兩次確定。
呵呵,會有續集嗎?
這是個非常精采的故事,也許不像黑眼圈那樣套疊了一大堆觀念性的東西,但卻更直接、更集中,而且有更多情感起伏。是的,這本書有很多橋段相當單純且感人,就連老梗看多已經麻痺的我都很難不對這些情節心動啊!
本書穿插了不少典故,很多奇幻小說都有影子現身其中,比方說納尼亞或黑眼圈,注意這些東西還滿有意思的,大家不妨找找看喔!
作者:Catherynne M. Valente
插圖繪者:Ana Juan
出版社:繆思
譯者:葉昀
閱讀版本:試閱本/A4/膠裝
這是黑眼圈作者的作品,基於對黑眼圈系列的喜愛,所以我對這本小說也有著非常高的期待。
而實際上,這本書的表現超乎了我原先的期待。
讓角色脫離現實到另外一個時空中冒險其實是非常常見的表現方式,像大家耳熟能詳的愛麗絲夢遊記正是其中代表。
某方面來說,成長型的小說幾乎都是這種類型的,若不是把人送去另一個世界,比方說夢幻遊戲或者納尼亞傳奇,不然至少也要遠行,比方說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甚至只要轉個學,或者升上中學就可以了。
總之,新環境帶來新挑戰,也同時有了新轉機,然後,主角在挫折當中成長,最後,幾乎無一例外的,主角(們)會回到原來的世界。
世界沒變,但自己變了。
(浦島太郎這種算是比較奇特的類型,暫不討論,反正他也沒成長什麼東西)
沒辦法,大多數人的成長都是很慢的,慢到讓人到無聊,甚至挫折,而故事裡當然不能讓某人花上好幾年補習考大學,那太悶了,唯一的方式,就是讓環境產生異變,然後讓腎上腺素做他該做的事情。
不過這類故事看多之後,有太多東西變成老梗,新鮮感少掉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有太多說教的感覺或者太過唬爛的內容。
好在,這本不會。
承襲黑眼圈裡的敘事風格,作者是個超級愛用形容詞的人,每次要形容一個事物,就用上一大堆漂亮,甚至有點太過夢幻的形容詞來堆疊,但因為那種夢幻的感覺用得很精妙,並不會讓人感到厭煩,反而會覺得閃閃發亮勒!
但與黑眼圈極度超現實的風格不同,本書的用詞童趣較重,比較踏實,也比較不需要想上老半天(黑眼圈系列在閱讀的時候,可能要花一大部分腦力去運算那些形容詞的意象)。
也因此這本書閱讀年齡層可以向下延伸不少(雖說大人看一樣非常愉快就是了),畢竟本書內容具象多了。
故事從主人翁九月離開家園開始,速度超快,第一頁就離開,前面一堆有的沒的敘述全免了,反正小孩會離開家,無非是覺得無聊或不幸,其他理由就算了。而來到新世界,想的當然是吃喝玩樂,哪知道開頭就接了一個任務。
不管是桃樂思還是愛麗絲,故事主軸都是要找到回家的路,這也是大多數成長小說的目的,畢竟成長的目的就是要「回家應用」,不過九月可沒想這麼多,畢竟她是受邀來玩的,離回家還遠的很。
但從來玩,接著發現這裡被邪惡所統治,然後突然她發現她的角色漸漸變成掌握了世界政權存續的關鍵,這下麻煩可大著。
正如說不玩的故事,人類的小孩永遠是幻想世界的主宰,哪怕那些精靈隨便一個年紀都一大把,小孩還是最重要的。
但孩子要如何意識到自己的角色,以及角色所伴隨而來的責任呢?
答案是受苦。
本書九月吃的苦頭可多著,沒幾本這類小說會讓主角渾身是血又摔斷腿的。
不過本書背景是二戰期間,正是女性主義興起的時代。既然成年女性可以在工廠裡操縱重型器械製造轟炸機,讓小女孩手指頭流血修理時鐘似乎不算過分(何況本書還讓九月的夥伴在她眼前中箭斃命,連我都嚇一跳)。
既然吃一堆苦頭,回家之後的小女孩還會是原來的她嗎?
答案當然是否,與過去的童話不同,現在這類故事的主角往往傷痕累累,而且註定要失去某些東西,像弗羅多胸口的傷永遠好不了,而且連住在故鄉終老都不成,又像格得或者帕林,為了拯救世界,代價是自己法力的失去。九月也失去了某些東西,某些可能在未來造成她很多困擾的東西。
故事裡角色數量中等,還不致於多到搞不清楚,而且特色都很鮮明,不過最後出現九月與星期六的孩子……哇賽!我一開始還不敢相信,回去重翻了兩次確定。
呵呵,會有續集嗎?
這是個非常精采的故事,也許不像黑眼圈那樣套疊了一大堆觀念性的東西,但卻更直接、更集中,而且有更多情感起伏。是的,這本書有很多橋段相當單純且感人,就連老梗看多已經麻痺的我都很難不對這些情節心動啊!
本書穿插了不少典故,很多奇幻小說都有影子現身其中,比方說納尼亞或黑眼圈,注意這些東西還滿有意思的,大家不妨找找看喔!
留言
張貼留言
本格歡迎朋友留言,原則上也不刪留言,但不歡迎廣告、重複剪貼或無意義的言詞,同時也請大家避免匿名留言,匿名留言在本格將無法獲得任何保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