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燙傷患者的漫長復健路

八仙樂園的爆炸意外,在瞬間製造了大量燒燙傷病患,而這可是醫界最不願碰到的患者類型,因為這幾乎都是一輩子的問題。
荒城
先說死亡率,燒燙傷只要面積夠大,比方說50%以上,致死率就非常高,老人的話更嚴重,不過這次出事的全是年輕人,死亡率也許會低一點,但也別高興得太早。



我以前在燒燙傷病房實習過,當年這類病房很少,能進去學習算是機會難得,但我也只能說,在裡面其實第一個感覺到的是醫療的極限。

身為職能治療師,復健期的角色才會變重,急性期的話,最多是支援副木的製作,而且還不見得可以做,因為傷口問題太多了,光因為表皮毀損造成的高感染發生率,就夠讓照顧者頭痛,何況這次傷者人數這樣多,顯然全國燒燙傷病房也吃不下來--這表示沒燒燙傷病房住的患者,全都暴露在極高的感染危險之下,不但單是死亡率變高而已,就算沒死,癒合也會差很多--真的差很多。

所以接下來才是問題所在,因為這幾周內的死亡人數,恐怕不會太樂觀(別怪到醫療人員頭上,這差不多是爆炸當場就決定的事情),直接一點的說法是,全力救助50%-70%燒傷面積的患者恐怕是比較好得作法(甚至要評估燒傷最嚴重部位在哪邊來取捨),至於80%-90%的……恕我說話直白,家屬要不要先去看一下燒燙傷患者接下來一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

皮膚毀了不是補起來就沒事,而是永遠毀了,失去汗腺,無法調節體溫,失去彈性,幾乎無法動作,醫師不是神,治療師也不是,醫師讓你不死,治療師最多也只能「陪你復健一輩子」,而且復健目標往往僅是「維持避免惡化」--持續一輩子的避免惡化,還不能承受個幾周的治療中斷喔!

政府話不要說太快,你要給傷者健保免費的服務,相關規定要先出來,因為還有長達一輩子的復健或者精神醫療要面對,沒有專案計畫支撐是不可能的。

換句話說,後續就醫、就養、就業全都會是問題,更直接的是創傷後症候群以及極高自殺風險(大面積燒傷的話更悲慘的是連自殺的能力可能都會失去)。

要知道,這些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將會是燒燙傷後自殺的高危險群,極高的那種,而他們需要的社會支持,在台灣是遠遠不夠的(或者直接說就是非常不夠,只有第三世界水平。),因為台灣的人權觀念實在是差到有夠丟臉的(廉價的愛心其實是更糟的歧視,好好想想這句話)。

結果現在有家屬在指責醫療院所了,真是對不起,聽見患者往生,我身邊的人幾乎第一個反應都是「也好,免得活受罪。」

沒見過的人也許不容易體會燒傷患者的人生要面對的是什麼,但不當的醫療浪費在現在醫療資源吃緊得狀況下更是不該發生,當醫師為了讓患者「不死」而無所不用其極,受苦的會是所有的人--完全沒人會因此獲益。

只能說,我國將要為這次意外付出極大代價,就跟當年的樂生或者多氯聯苯中毒事件一樣,是長達幾十年的公衛專案計畫,甚至訂定特別條例,不知道相關單位有沒有體認到這一點。

你以為我們面對的只是現在的急救醫療而已嗎?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