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號(Cape No.7)
主演:范逸臣、田中千繪
導演:魏德聖
發行:得利影視
怎麼說呢……這部片的相關文章實在是多到翻過去,根本輪不到我這個現在才看的人寫,但這部片好看阿!所以還是寫一點好了。
看過很多電影片,其中有很多會讓我想看第二遍的,不過,通常所謂第二遍是指拿著遙控器開始跳段落,從賈霸的船爆掉跳到衝進死星、從法拉米爾衝向奧斯吉力亞斯跳到洛汗大軍血戰帕蘭諾平原、從南極冰裂跳到龍捲風襲擊洛杉磯……
反正就是挑想看的看。
只有兩部片子,是我看完之後「立刻」想看第二遍,而且完全不想跳段的,一是神隱少女,二是海角七號。
##CONTINUE##
事實上,這部買回來至今已經看五六遍了,連導演講評也不放過,因為好好看啊!
至於哪裡好看,我想大家看法都差不多,這有太多網友評論,我就不多提了(影評人影評?這次有太多帶有偏見的影評人現出原形,讓影評人的意見變得相當沒有價值--從今以後),我只是想提一下這部片與神隱少女的有趣之處……你沒看錯,就是神隱少女。
兩 部片子都有種大雜燴的精神在裡面,你很難說出一個重點來,有些影評人抓著這一點不放,一直說這部子缺乏中心思想、跳tone、樣樣通樣樣鬆之類的……拜 託,這部片好看的的原因就是這樣你懂不懂啊!就因為他沒有沈重的中心思想,所以才能以亂槍打鳥的方式擊中許多人的甜蜜點。
比方說有人提到開頭關於BOT的批評,那後面讓主角在海灘上面唱歌是什麼意思?這跟有人說神隱少女是想教小孩有禮貌,但後面這個小鬼可是大鬧特鬧啊!
決 大多數的人,也許會贊同某些想法,但這離成為信徒還很遙遠。我在墾丁遊記裡多次提過,我很不喜歡人工化的墾丁,但現實的是,沒有這些人工化設施,我不可能 一年帶我們家小鬼去兩次。就是類似這樣的感覺,也就是說,如果中一直強調BOT對於社區意識的傷害,那會變成紀錄片,應該也會讓我感興趣,但絕不到讓我想 寫心得的地步,也不可能三個禮拜看五六遍。
神隱少女當初就很多人提出片中不管什麼都是「點到為止」,所以看得很歡樂,因為這是最富童趣、最沒負擔的影片模式。
海角七號也有同樣特質,他並沒有強加什麼價值。
阿嘉可以操你媽的台北,但實際上他的演唱機會是台北來的。
BOT可以罵,但現實的是在地跟本無力支撐如此規模的觀光產業。
年輕人外流讓人心疼,但問題是在地工作機會少、種類也少。
年紀大了不退休?但現在中高齡失業嚴重阿!
說要振興地方,但連自己孩子的工作機會都要特權關說。
國寶想要發揮,但演奏的是流行歌與西洋古典。
……
要強加太多弦外之音在這部片上面的話,觀賞片子會很累的。當然,觀眾永 遠保有詮釋權,你要往這邊去想也沒問題,不過很快你就會發現如果想單靠本片去鋪陳這些城鄉差距、資源分配、文化霸權、經濟模式……的論述,很快就會發現有 太多內容是觀影人自己「向外連結」拿進來擺的東西,已經遠遠超出觀影心得囉!
不過這就是這部片的特點,我看第一次時就想寫心得,但越想越奇怪(就上面的狀況),我是在寫我對這部片的喜愛還是在寫社會學講義?所以一直寫不下去,最後我太太提到「很像神隱少女的風格」,我才突然想到原來如此。
這 是種你可以隨便解釋隨便亂想的作品,但不要太過深究會比較快樂一點,你看那些統派文人跟中國喉舌對這部片多麼的抓狂。原因不是因為這部片講了什麼大道理, 只是單純因為票房好他們心裡有鬼而已,然後他們就開始做鑽牛角尖的動作,好端端一部片子讓他們越看越痛苦……還真是活該。
當然,本片有兩個重點,一是兩位友子的戀情(其他人物當然也有他們的情感生活),這部份我非常喜歡,不過這種動人情節的闡述非我擅長,網上一堆強者寫過了,就不再贅述。
另外是音樂的部份,我也非常喜歡,尤其是穿插的樂曲,很有「點點滴滴的回憶」配樂的味到,也就是歌曲變成背景因或情境音樂,但又不會像音樂劇一樣很容易變得刺耳或做作。
總之,這是部該好好觀賞的片子,如果你還沒看過,請速速去弄來看,不看真的很可惜阿!
對了,希望正牌的原聲帶趕快上市,現在市面上賣的是騙人的,比方說兩首音樂會歌曲根本不是劇中使用的,騙人!還好我沒買,我是從DVD上轉音軌下來切割,弄出正牌原聲帶,這可是好聽多了,而且相關軟體網上很容意就能找到,花個幾分鐘就解決了,大家試試吧!
主演:范逸臣、田中千繪
導演:魏德聖
發行:得利影視
怎麼說呢……這部片的相關文章實在是多到翻過去,根本輪不到我這個現在才看的人寫,但這部片好看阿!所以還是寫一點好了。
看過很多電影片,其中有很多會讓我想看第二遍的,不過,通常所謂第二遍是指拿著遙控器開始跳段落,從賈霸的船爆掉跳到衝進死星、從法拉米爾衝向奧斯吉力亞斯跳到洛汗大軍血戰帕蘭諾平原、從南極冰裂跳到龍捲風襲擊洛杉磯……
反正就是挑想看的看。
只有兩部片子,是我看完之後「立刻」想看第二遍,而且完全不想跳段的,一是神隱少女,二是海角七號。
##CONTINUE##
事實上,這部買回來至今已經看五六遍了,連導演講評也不放過,因為好好看啊!
至於哪裡好看,我想大家看法都差不多,這有太多網友評論,我就不多提了(影評人影評?這次有太多帶有偏見的影評人現出原形,讓影評人的意見變得相當沒有價值--從今以後),我只是想提一下這部片與神隱少女的有趣之處……你沒看錯,就是神隱少女。
兩 部片子都有種大雜燴的精神在裡面,你很難說出一個重點來,有些影評人抓著這一點不放,一直說這部子缺乏中心思想、跳tone、樣樣通樣樣鬆之類的……拜 託,這部片好看的的原因就是這樣你懂不懂啊!就因為他沒有沈重的中心思想,所以才能以亂槍打鳥的方式擊中許多人的甜蜜點。
比方說有人提到開頭關於BOT的批評,那後面讓主角在海灘上面唱歌是什麼意思?這跟有人說神隱少女是想教小孩有禮貌,但後面這個小鬼可是大鬧特鬧啊!
決 大多數的人,也許會贊同某些想法,但這離成為信徒還很遙遠。我在墾丁遊記裡多次提過,我很不喜歡人工化的墾丁,但現實的是,沒有這些人工化設施,我不可能 一年帶我們家小鬼去兩次。就是類似這樣的感覺,也就是說,如果中一直強調BOT對於社區意識的傷害,那會變成紀錄片,應該也會讓我感興趣,但絕不到讓我想 寫心得的地步,也不可能三個禮拜看五六遍。
神隱少女當初就很多人提出片中不管什麼都是「點到為止」,所以看得很歡樂,因為這是最富童趣、最沒負擔的影片模式。
海角七號也有同樣特質,他並沒有強加什麼價值。
阿嘉可以操你媽的台北,但實際上他的演唱機會是台北來的。
BOT可以罵,但現實的是在地跟本無力支撐如此規模的觀光產業。
年輕人外流讓人心疼,但問題是在地工作機會少、種類也少。
年紀大了不退休?但現在中高齡失業嚴重阿!
說要振興地方,但連自己孩子的工作機會都要特權關說。
國寶想要發揮,但演奏的是流行歌與西洋古典。
……
要強加太多弦外之音在這部片上面的話,觀賞片子會很累的。當然,觀眾永 遠保有詮釋權,你要往這邊去想也沒問題,不過很快你就會發現如果想單靠本片去鋪陳這些城鄉差距、資源分配、文化霸權、經濟模式……的論述,很快就會發現有 太多內容是觀影人自己「向外連結」拿進來擺的東西,已經遠遠超出觀影心得囉!
不過這就是這部片的特點,我看第一次時就想寫心得,但越想越奇怪(就上面的狀況),我是在寫我對這部片的喜愛還是在寫社會學講義?所以一直寫不下去,最後我太太提到「很像神隱少女的風格」,我才突然想到原來如此。
這 是種你可以隨便解釋隨便亂想的作品,但不要太過深究會比較快樂一點,你看那些統派文人跟中國喉舌對這部片多麼的抓狂。原因不是因為這部片講了什麼大道理, 只是單純因為票房好他們心裡有鬼而已,然後他們就開始做鑽牛角尖的動作,好端端一部片子讓他們越看越痛苦……還真是活該。
當然,本片有兩個重點,一是兩位友子的戀情(其他人物當然也有他們的情感生活),這部份我非常喜歡,不過這種動人情節的闡述非我擅長,網上一堆強者寫過了,就不再贅述。
另外是音樂的部份,我也非常喜歡,尤其是穿插的樂曲,很有「點點滴滴的回憶」配樂的味到,也就是歌曲變成背景因或情境音樂,但又不會像音樂劇一樣很容易變得刺耳或做作。
總之,這是部該好好觀賞的片子,如果你還沒看過,請速速去弄來看,不看真的很可惜阿!
對了,希望正牌的原聲帶趕快上市,現在市面上賣的是騙人的,比方說兩首音樂會歌曲根本不是劇中使用的,騙人!還好我沒買,我是從DVD上轉音軌下來切割,弄出正牌原聲帶,這可是好聽多了,而且相關軟體網上很容意就能找到,花個幾分鐘就解決了,大家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