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有感:阿凡達(Avatar)

阿凡達(Avatar)
上映日期:2009-12-17
類  型:科幻戰爭劇情
片  長:2時40分
導  演:《鐵達尼號》詹姆斯柯麥隆
演  員:《異形》席歌妮薇佛、《魔鬼終結者4:未來救贖》山姆沃辛頓、《勾引陌生人》喬凡尼雷比西
發行公司:福斯

有關這部影片,網路上面已經有太多資料了,說劇情像末代武士的、說非看3D不可的、討論生態系的、想到風之谷的、扯到MH去的……

所以我就不要再講了,總之這是一部「不去戲院看3D版非常可惜的爽片」。

重點1:劇情很普通,白人進入非洲時有不少這種情節,現在麥當勞在巴西做的事情也沒差太多。
重點2:特效超強,應該是史上最強(暫時),就跟侏儸紀公園、魔戒一樣,有時代意義。
重點3:家裡沒3D設備,音響開太大聲會被抗議。

所以還是去戲院看吧!我因為小孩子的關係,已經四年多沒去電影院了,這次趁小鬼全去上學,趕快跑去,果然不虛此行。


但還是想講些有的沒的,就是關於星球設定的部份。

很多東西都被同為設定狂的朋友說完了,我還談一下還沒見到有人講得天文學部份吧!

片頭我們可以看見,潘朵拉是某顆氣體行星的衛星。

這種環境可能產生生命嗎?


氣體行星,通常是位在行星軌道的外側軌道,以太陽係為例,只有內側四顆是岩石行星(類地行星--類似地球的行星),外側的則是氣體行星(類木行星--跟木星一樣是個大氣球),冥王星已經被除名所以不算……

簡單說,那是個比較寒冷的軌道,像木星、土星的衛星,溫度都在零下一兩百度,根本不可能產生生命(沒有液態水)。

但還是有例外,像木衛二歐羅巴就是個例子。不是說這裡有生命,而是有可能產生生命的條件。

幾個可能是,母星引力強大的潮汐作用,能促使潘朵拉有頻繁的地熱活動,升高表面溫度。

而潘朵拉如果夠大,也有足夠的引力防止二氧化碳飄到外太空去,進而產生足夠的溫室效應,盡一步提高溫度。

此外,星球本身磁場與母星磁場也有助於產生足夠熱量,若母星的輻射熱夠強(比方說質量大到足以產生熱核反應)……簡單說,夠多巧合湊在一起的話,是可能產生像潘朵拉這樣的環境的。


一個甲烷含量非常高的環境,所以需要帶面罩,但也只需要帶面罩(若是其他對人體更不友善的毒氣,應該會需要全身都罩住才可以)。

而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有點類似一億年前的地球,也的確不適合人居住,但可能產生大型植物,還有跟在後面的大型動物。

低重力環境(電影有提到這件事情,不過看不大出來),也有助於生物大型化,但較稀薄的空氣,也的確需要更大的呼吸器官(巨大胸腔、氣孔)。

好像很合理……反正是設定嘛!

我比較吶悶的是電影裡大多數動物都是六隻腳,顯然潘朵拉的演化根源還滿一致的,納米人卻只有四肢……這真的很奇怪,因為這些生物都同樣有「觸手」,想來根源應該一樣,結果在到處都是六肢的地方,高等智慧生物卻只有四肢,而且看不到退化的部份……

好奇怪喔!這是我看電影時最大的疑問,有誰可以解答嗎?

但不管有幾肢,這部史上最強爽片就是爽片,根本不用什麼理由啦!但身為設定宅,會喜歡這種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啊!

真希望能出個設定本,一定會敗回家好好研讀的。

附帶一題,本片音樂也很棒喔!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