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你和他們一樣(Say You’re One of Them)
作者:烏文.阿克潘(Uwem Akpan)
出版社:商周
閱讀版本:試閱本/A4/橫式直書/普級
最近讀了兩本書,罕見的勾起我很強烈的情緒,一本是讓我感到憤怒的「鄰家女孩」,一本就是這本「就說你和他們一樣」,這次我感覺到的是無助。
最近讀了兩本書,恰好都是以非洲為背景,一本是尚未寫心得、內容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打不倒的勇者」,另一本則是這本,一本充滿悲傷與無力感的書……
本書事由短篇構成,背景是非洲,而且是以最落後、最貧窮、最暴力的幾個國家當背景,主角全都是未成年人。正因為主角是未成年人,本書的殘忍更加猖狂。如果說「鄰家女孩」裡的小孩是被教壞的,這本書裡的小孩則是「我就是這樣」的,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就是這樣,一個會讓生活在台灣的人感到荒唐,但對他們來說卻再正常不過的環境。
從第一篇短篇開始,我對書名「就說你和他們一樣」有一種感覺,這似乎是在控訴,比方說對我控訴,因為「我也是個旁觀者」,我跟那些加害者沒兩樣。
這跟看「鄰家女孩」的時候不一樣,看鄰家女孩,我看見一個特殊情境,我知道「我沒碰到這種事情」,我也知道「我碰見這種事情不會默不作聲」,所以我憤怒,我對那些不肯伸出援手的人感到憤怒。
這次不一樣,非洲的狀況我是知道的,或者說,我生存在一個靠剝削非洲獲益的社會環境當中……雖非刻意,但我也是道德上的共犯。
不過看到最後一篇,發現這句話原來是更加無奈的情況下說出來的。
認同的被迫改變,為了不被屠殺,母親要孩子否認自己的身份。
「就說你和他們一樣。」
是低,小孩還在成長,但他們認同一直有障礙,要當學生、當幫派分子、當穆斯林、當天主教徒、當這一族、那一族。
這不是什麼拿綠卡選總統卻還賣國的小孬孬行徑,而是「說錯話會被殺」的現實,現實到叫人顫抖。
本書內容涵蓋童工、雛妓、貧富差距、毒品、傳染病、宗教衝突、種族主義,而且都是用最極端、最暴力,但在這些地區卻習以為常的方式呈現。這種赤裸裸的殘酷,讓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多次放下書本閉起眼睛。
是低,我去過非洲,我蜜月就是去肯亞。本書第一篇所講得奈洛比貧民窟,在我出遊的時候曾遠遠見過。司機是當地人,還一直警告我們不要靠近。實際上,他要我們在街上走隨時要注意,那怕是觀光客最多的繁榮地區也一樣。
而我在肯亞北部獵遊的時候,司機也告訴我們「這條路通往伊索比亞」,意思是說我如果往北走幾百公里,就會碰到被焚毀的汽車、到處彈孔的房舍、被饑民殺掉的動物屍骨,甚至可能看見未寒屍骨--搞不好就是我自己。
實際上司機也告訴我們,當初大批難民逃過邊境,很多最後被擋回去,因為肯亞政府無力收留。這些難民對農作物、野生動物傷害很大,更不用提政治因素了--也就是說對肯亞傷害很大,但這些人回去的下場……
這讓我很想哭。
這本書不該用精彩、好看之類的形容詞來描述,因為看這本書的過程一點也不享受,而是一種遭到控訴的過程。
你關心過這個世界嗎?
強烈推薦給各位,真的,我覺得,大家應該看看。
附帶一題,我也會建議大家看「打不倒的勇者」,也許,我們可以找出解答,或者對找出解答感到信心。
作者:烏文.阿克潘(Uwem Akpan)
出版社:商周
閱讀版本:試閱本/A4/橫式直書/普級
最近讀了兩本書,罕見的勾起我很強烈的情緒,一本是讓我感到憤怒的「鄰家女孩」,一本就是這本「就說你和他們一樣」,這次我感覺到的是無助。
最近讀了兩本書,恰好都是以非洲為背景,一本是尚未寫心得、內容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打不倒的勇者」,另一本則是這本,一本充滿悲傷與無力感的書……
本書事由短篇構成,背景是非洲,而且是以最落後、最貧窮、最暴力的幾個國家當背景,主角全都是未成年人。正因為主角是未成年人,本書的殘忍更加猖狂。如果說「鄰家女孩」裡的小孩是被教壞的,這本書裡的小孩則是「我就是這樣」的,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就是這樣,一個會讓生活在台灣的人感到荒唐,但對他們來說卻再正常不過的環境。
從第一篇短篇開始,我對書名「就說你和他們一樣」有一種感覺,這似乎是在控訴,比方說對我控訴,因為「我也是個旁觀者」,我跟那些加害者沒兩樣。
這跟看「鄰家女孩」的時候不一樣,看鄰家女孩,我看見一個特殊情境,我知道「我沒碰到這種事情」,我也知道「我碰見這種事情不會默不作聲」,所以我憤怒,我對那些不肯伸出援手的人感到憤怒。
這次不一樣,非洲的狀況我是知道的,或者說,我生存在一個靠剝削非洲獲益的社會環境當中……雖非刻意,但我也是道德上的共犯。
不過看到最後一篇,發現這句話原來是更加無奈的情況下說出來的。
認同的被迫改變,為了不被屠殺,母親要孩子否認自己的身份。
「就說你和他們一樣。」
是低,小孩還在成長,但他們認同一直有障礙,要當學生、當幫派分子、當穆斯林、當天主教徒、當這一族、那一族。
這不是什麼拿綠卡選總統卻還賣國的小孬孬行徑,而是「說錯話會被殺」的現實,現實到叫人顫抖。
本書內容涵蓋童工、雛妓、貧富差距、毒品、傳染病、宗教衝突、種族主義,而且都是用最極端、最暴力,但在這些地區卻習以為常的方式呈現。這種赤裸裸的殘酷,讓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多次放下書本閉起眼睛。
是低,我去過非洲,我蜜月就是去肯亞。本書第一篇所講得奈洛比貧民窟,在我出遊的時候曾遠遠見過。司機是當地人,還一直警告我們不要靠近。實際上,他要我們在街上走隨時要注意,那怕是觀光客最多的繁榮地區也一樣。
而我在肯亞北部獵遊的時候,司機也告訴我們「這條路通往伊索比亞」,意思是說我如果往北走幾百公里,就會碰到被焚毀的汽車、到處彈孔的房舍、被饑民殺掉的動物屍骨,甚至可能看見未寒屍骨--搞不好就是我自己。
實際上司機也告訴我們,當初大批難民逃過邊境,很多最後被擋回去,因為肯亞政府無力收留。這些難民對農作物、野生動物傷害很大,更不用提政治因素了--也就是說對肯亞傷害很大,但這些人回去的下場……
這讓我很想哭。
這本書不該用精彩、好看之類的形容詞來描述,因為看這本書的過程一點也不享受,而是一種遭到控訴的過程。
你關心過這個世界嗎?
強烈推薦給各位,真的,我覺得,大家應該看看。
附帶一題,我也會建議大家看「打不倒的勇者」,也許,我們可以找出解答,或者對找出解答感到信心。
Say You’re One of Them
回覆刪除應該不是控訴之意
他的意思是"假使你跟他們一樣"
也就是在讀者翻開書之前,像讀者說"假使你跟書中人物一樣"吸引讀者翻開了解書中人的處境
雖然誠品也是翻成"就說你跟他們一樣"
但我想這樣翻doesn't make any sense
很對不起,我沒有看書的內容,書名翻譯是無誤的,是對應書的內容
回覆刪除我是針對中文書名阿!
回覆刪除我對這本書做個小小的鑑賞
回覆刪除http://blog.yam.com/book2010/article/26834294
歡迎參觀
真的是小小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