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zz(巴滋……有講到嘴巴噴口水的感覺……)推出幾天,感到他真的威力強大,但也有些值得注意的地 方。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sHO73SXOwo3R-dCcAmF7POs2n-0sCsRj8724yXU3XSG9gqhoJMIJihU_heMF6iHWQ-rHIfj6hEsqCXCsfvrnBSNjNu5eKXVOvamyqck9zwNfeLkLtdHM6R=s0-d)
先看 看這幾天一些相關文章:
其中有褒有貶有擔心,我自己用了兩天,也有些想法。(教學不要找我,上面的文 章講的很詳 細了)
去年我發表過一篇「台派朋友的好用新工具--「google網頁註 解」(google Sidewiki)」。 我自己用得很高興,但有個大問題,就是雖然我貼的網頁評論不會說沒人看,但那是我在噗浪、臉書、推特上面貼連結的結果,而且還沒人回應過。簡單說,能 看見的就這些人,而我也很少看見其他人在做網頁註解動作(英文網頁到很多)。
會想再網頁上做註記,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想做筆記,但私人筆記 有更好用的方式,用sidewiki反倒是「希望人家看見我的想法」的成份比較多,尤其是某些網頁或網誌禁止他人留言,用sidewiki是個可以避開這 些限制的好方式(所以我才說用來婊國民黨或藍丁這種閉門小團體很好用)。
不過能不能呼朋引伴又是一回事了。
我們來看看 Buzz又是怎樣的。
昨天登入,發現我自動追蹤了兩個人,也被兩個人追蹤……
我 的gmail幾乎只用來聯絡試讀訊息,還 有公務用途,與一般網友的訊息傳遞幾乎都用噗浪解決了(我從不寄轉寄信,連開信都不開,我也沒用即時訊息,因為會干擾上班)。換句話說,我的mail應用 是很無機的。
難怪一登入Buzz(巴滋)只有兩個人,而且一個是我太太,一個是內政部某長官……這個當然先刪掉 了。
這跟 google wave的時候碰到的一樣,沒人……所以我都幾乎要忘掉我有玩過wave……
當 然,這是我的狀況,其他人也許會很樂,不過 看看上面連結的文章,就會發現有跟我相同困擾的人不在少數,因為「email的社交範圍跟社交網站的社交範圍是不一樣的」。
不 過今天一開 機,突然冒出十幾個人,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
我貼上網的東西就是「希望人家看」的東西,所以我不會 介意人家看見,倒也爽快的全加入追 蹤,但這樣一來,我幾乎只用來處理公事,看起來很「乾淨」的gmail突然變得滿滿的,更重要得是,很多是無意義訊息。
以 往噗浪上面像 「早安」、「你好」之類的訊息我是根本不回也不開的,現在巴滋的給我口水到處噴,想找有意義的訊息變得很困難……
更不用提因為朋友間看的東西同質性高,如果一堆人在google reader推了同一篇文,瞬間畫面就巴滋巴滋了……
沒錯,巴滋串連 google很多服務,像對於sidewiki來說,巴滋就多了一個很不錯得推廣管道可以讓我散佈意見,而幾乎只跟個人有關,比較沒有實際作用Google Profile也因此多了曝光機率(把Google Profile視為隱私的人一開始就不該用這個了,這玩意根本是個人向全世界公開的個人首頁),對於想用心經營網路身份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服務。
但跟gmail併在一 起,真的會有些困擾, 不但有擔心隱私權受侵犯的疑慮,還有收件夾亂七八糟的問題,真的讓人很頭大,還有一點讓我最擔心的,是會不會被封鎖的問題。
很多單位為了不讓 員工上班時間亂聊天,會封鎖特定網站服務,像噗浪、臉書、推特都是榜上有名的。
哪天巴滋也被封也不 讓人意外,但巴滋被封就算了,如果因此 連gmail都被封鎖,那……
希望Buzz能成為一項獨立服務,不然我的會 很擔心gmail被拖下水,那我麻煩可大了,真的超大……
不過趁現在可以玩好好玩吧!
先看 看這幾天一些相關文章:
- Google Buzz 初玩上手心得,在 Gmail、 手機地圖中的碎碎念社群
- Google Buzz 初體驗 + 功能簡介
- [網路]Google Gmail 加 Buzz … 當 WebMail 摻入社群元素
- 倚天既出,誰與爭鋒-- 談Google Buzz
- Google Buzz 隱私權問題及解決方法
- 對 於Google Buzz的幾點負面感想
其中有褒有貶有擔心,我自己用了兩天,也有些想法。(教學不要找我,上面的文 章講的很詳 細了)
去年我發表過一篇「台派朋友的好用新工具--「google網頁註 解」(google Sidewiki)」。 我自己用得很高興,但有個大問題,就是雖然我貼的網頁評論不會說沒人看,但那是我在噗浪、臉書、推特上面貼連結的結果,而且還沒人回應過。簡單說,能 看見的就這些人,而我也很少看見其他人在做網頁註解動作(英文網頁到很多)。
會想再網頁上做註記,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想做筆記,但私人筆記 有更好用的方式,用sidewiki反倒是「希望人家看見我的想法」的成份比較多,尤其是某些網頁或網誌禁止他人留言,用sidewiki是個可以避開這 些限制的好方式(所以我才說用來婊國民黨或藍丁這種閉門小團體很好用)。
不過能不能呼朋引伴又是一回事了。
我們來看看 Buzz又是怎樣的。
昨天登入,發現我自動追蹤了兩個人,也被兩個人追蹤……
我 的gmail幾乎只用來聯絡試讀訊息,還 有公務用途,與一般網友的訊息傳遞幾乎都用噗浪解決了(我從不寄轉寄信,連開信都不開,我也沒用即時訊息,因為會干擾上班)。換句話說,我的mail應用 是很無機的。
難怪一登入Buzz(巴滋)只有兩個人,而且一個是我太太,一個是內政部某長官……這個當然先刪掉 了。
這跟 google wave的時候碰到的一樣,沒人……所以我都幾乎要忘掉我有玩過wave……
當 然,這是我的狀況,其他人也許會很樂,不過 看看上面連結的文章,就會發現有跟我相同困擾的人不在少數,因為「email的社交範圍跟社交網站的社交範圍是不一樣的」。
不 過今天一開 機,突然冒出十幾個人,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
我貼上網的東西就是「希望人家看」的東西,所以我不會 介意人家看見,倒也爽快的全加入追 蹤,但這樣一來,我幾乎只用來處理公事,看起來很「乾淨」的gmail突然變得滿滿的,更重要得是,很多是無意義訊息。
以 往噗浪上面像 「早安」、「你好」之類的訊息我是根本不回也不開的,現在巴滋的給我口水到處噴,想找有意義的訊息變得很困難……
更不用提因為朋友間看的東西同質性高,如果一堆人在google reader推了同一篇文,瞬間畫面就巴滋巴滋了……
沒錯,巴滋串連 google很多服務,像對於sidewiki來說,巴滋就多了一個很不錯得推廣管道可以讓我散佈意見,而幾乎只跟個人有關,比較沒有實際作用Google Profile也因此多了曝光機率(把Google Profile視為隱私的人一開始就不該用這個了,這玩意根本是個人向全世界公開的個人首頁),對於想用心經營網路身份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服務。
但跟gmail併在一 起,真的會有些困擾, 不但有擔心隱私權受侵犯的疑慮,還有收件夾亂七八糟的問題,真的讓人很頭大,還有一點讓我最擔心的,是會不會被封鎖的問題。
很多單位為了不讓 員工上班時間亂聊天,會封鎖特定網站服務,像噗浪、臉書、推特都是榜上有名的。
哪天巴滋也被封也不 讓人意外,但巴滋被封就算了,如果因此 連gmail都被封鎖,那……
希望Buzz能成為一項獨立服務,不然我的會 很擔心gmail被拖下水,那我麻煩可大了,真的超大……
不過趁現在可以玩好好玩吧!
留言
張貼留言
本格歡迎朋友留言,原則上也不刪留言,但不歡迎廣告、重複剪貼或無意義的言詞,同時也請大家避免匿名留言,匿名留言在本格將無法獲得任何保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