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主流化課程感想

前一陣子被抓去閉關三天上研習課程,其中有一堂性別主流化課程,給了我一些想法。

身為嘉義市第一個請育嬰留職停薪的男性,復職之後受到不小的矚目,在市府裡面跑公文的時候,常碰到有人劈頭一句「你回來上班了喔!」

問題是,我根本不認識這個人……

簡單說,大家都知道有個「男的」請育嬰假在家帶小孩。女的雖已經有不少人請過育嬰假,但沒人會記得。

更好玩得 是,很多人會說我是個好爸爸……

跟一般人比我有沒有比較好我是不知道啦!但如果請育嬰假的是媽媽,會有人說他是好媽媽嗎?答案卻是否定 的,因為坐我後面的女同事就請過兩年育嬰假,我卻沒聽過有人這樣說她,甚至,她也說我是好爸爸,這就有趣了。

去年參加同學婚宴,一位女兒 已經上國中的同學(男)在筵席當中說:「爸爸只要稍微陪一下孩子,就能獲得比媽媽更多肯定。」

這話聽起來有點殘忍,這表示媽媽付出再多, 似乎都是虛功一樣的,不過織卉讓我顧一年,還是比較喜歡媽媽啊……



總之,這都是性別角色刻板化的結果,這一點看我家也知道,我爸是超傳統的大男人,不會去碰「傳統女性該做」的事情,而「傳統男性該做」的事情,則當仁不讓的絕對由他負責,直到年紀大了,兩人身體都變差,需要互相照顧,才有所 改變。

我則因為從小就被教育要幫媽媽,反倒因此學會煮飯做菜之類傳統女性「專屬」工作。

老實說我對煮飯菜還滿有興趣的, 磨練一年下來手藝應該可以跟一般家庭主婦相比,跟我媽這種精通多國料理的大廚比是不可能啦!但要辦個幾桌是沒問題的。

不過會這種「特 技」(男生會這個就叫特技)會很受矚目,名聲很快就傳開來(因為我做蛋塔跟義大利蛋糕給同事吃),若是女同事,傳播速度則慢上不少,也不容易被記得。

我 又想起我去上烘焙課程的時候,班上也有幾位男性,好玩的又來了,除了我以外,男性全是因為「想要開業」才去上課的,女生則大多是因為「興趣」才去上課,所 以我第一天上課就有人問我是不是打算開業,發現我是因為好玩才去上的,大家又是一臉不敢相信,甚至有人過了幾個禮拜又再問一次的……

這也涉及一項有趣的觀察,跟同學混熟之後,不少女性同學承認她跑來上烘焙課是因為「有個合理的理由可以離開家庭喘息一下」,所以有人一學十多年,因為可以「避 開家務、避開婆婆」,反正下課以後可以拿東西回去給大家吃,所以也發生過同學蹺課,但拜託人家幫他做,下課來拿的事情。

逃避家庭也成了一 個上課理由……說得也是,我小時候就沒見過我媽離開家務過,但我爸可以出去會朋友。跟我現在不一樣,我太太會因為心情不好跑出去自己逛街,我可從沒放下孩 子過。

看來我還真算是怪胎……嗎?

我倒覺得這沒什麼,這次上課之後更讓我這樣感覺,這就是性別主流化的意義--沒什麼男 女刻板分工這回事,我們家事情都是夫妻混著做的,沒規定誰要做什麼,當然,一些比較費力的由我做比較快,同樣的,客人來要煮比較好些的時候,還是我太太主 導,這是學有專精的問題。

不過很多人不是這樣的,這次講師報了一些數據很恐怖,比方說台灣五年級後段班女性有1/4沒有結婚,而且很可能 永遠不會結婚。

越年輕的不婚比率更高。

這很恐怖,因為台灣是已開發國家裡男女失衡最嚴重的。台灣男性比例太高(古板思維 太嚴重,而缺德婦產科醫師太多,會協助打掉女性胎兒,試管則要求做男性佔絕大多數),換句話說,本來女性已經夠少了,還一堆不想結婚的,難怪台灣男人要去 國外「買」新娘。

簡單說,買「落後國家比較傳統好管」的女性,這種人口販賣行為多次登上國際媒體,聯合國也曾提出警告,真是丟臉死了。

這 意謂著台灣女性覺醒,但男性還沒,所以還妄想女性要三從四德,而台灣女性「太聰明」了,不是好對象……

好在,這種問題在現在年輕人身上有 比較好些,大概五六年級這種轉變時代的男性比較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不過這批人可是現在社會中堅,尤其是開始逐步掌管國家機器,這些男性裡面有不少人「忿 忿不平」,所以想出一些沙豬反撲式 的愚蠢政策來……

這次上課其時提到不少有趣的觀點,比方說很多志工團體都是女性居多,做事的也都是女性,但接受表揚的時候,上台的隊長都 是男性。我以前沒注意這種事情,上完課找了些以前辦活動的照片……果然如此。而很多社團也都是這種狀況,會員全是女性,但理事長是男性,尤其是一些舞蹈協 會,幾乎全是女性會員,但理事長會找個根本不會跳舞的男性政治人物來當……

簡單說,很多人還是覺得「頭頭就是要找男人」。這也是為何當初呂秀蓮當副總統會這樣轟動,而一些不入流的攻擊也很不勘的使用性別歧視字眼,比方嫌人家沒結婚之類的。

我唸書的時候,系主任是女的,工作 的醫院,院長是女的,我現在的工作,科長是女的,市長也是女的。

沒出過問題啊?

更好笑得是,美國最新統計顯示美國學生學科能力,女性居然開始超越男性,那種男生比較聰明的講法開始失去統計支持(舊有統計其實是受到刻板角色影響學習機會的干擾,根本不準)。

機會平等才是重點,社會有沒有給予性別同等機會(對族群、階層也是一樣的),才是評斷一個國家社會是否正常的切入點,就這一點來看,台灣還有段距離勒!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