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農事體驗的一點想法

因為荒野親子團東一團舉辦東蟻一基,黃山雀去當工作人員,所以我就帶了兩個小鬼,一起參加小野營。

關於小野營,因為下週還有兩天,我到時候再一起報告,倒是這次有一早的活動是農事體驗,我有些想法要整理一下。

先說一點個人經驗。



小時候住台北天母,對,超級天龍區,不過當年天母隔壁的北投,還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農田,基本上,還是有機會在田裡玩的--只是通常不會選擇去田裡玩。

總之,在這個階段,對於「農作」這件事情沒多大概念,只是到學校會教大家要感恩農人的辛苦--同時警告大家,不好好唸書,下場就是去幹這類苦差事。

對,台灣的階級歧視教育真的是從小開始的,從這種觀念的教育,就知道台灣的教育真的是從根爛起。

後來搬家到嘉義,開始遇到文化衝擊,第一個衝擊就是「種田」這件事情。

老爸是畫家,不管搬到哪他都照樣畫畫,沒有任何影響。但我轉學之後,遇到第一個挑戰就是--營養午餐的菜要自己種。

是的,我對於這個經驗可是非常感謝,當然,那只是小學生的課餘活動,但因為我們真的是自己吃得菜自己種,所以讓我有非常不同的學習經驗。

因為是小學生種的,首先,當然不可能有農藥,我們沒那本事使用那玩意,所以,學校裡所有的菜圃,幾十年下來都是非常安全乾淨的土壤。

然後,我們也不用化學肥料,因為那玩意太貴了,小學生用不起。我們都是用「自體製造」的肥料。沒錯,就是校內公廁裡的東西……當初我們每天早上早自習的時間,都是用來種菜。只見一群小孩不分男女,全都打赤腳,在廁所與菜圃間來來回回,只為了把小便池裡的尿一桶一桶的舀出來,然後拿到菜園裡澆灌。

很臭嗎?臭是當然的,但也習慣了,何況這些尿液其實都有稀釋過,不至於太離譜,當然,如果一不小心潑了全身,那一整天都不好聞是難免的,但也沒人會拿這種事情取笑,因為全校三年級以上開始都要種菜,每個人身上大概都有一點味道。

何況同學家裡大半也是務農,說起來是我受益比較多,因為我學到很多新的東西,而這些對同學而言都是從小開始的日常生活而已。

我們就這樣,下課還自行跑去除草,寶貝得很。畢竟種菜本身也是有比賽的,而起遠比什麼整潔比賽、秩序比賽實際多了(因為男女分班,這兩種比賽,男生班怎樣都輸女生班……),總之,這段期間的農事經驗,是很快樂的。(雖說剛搬來的時候怕得要死。)

然後,因為新家有庭院,很自然的家裡也開始種些蔬果,老爸有他童年務農的經驗,我則有學校學的新知識,然後老媽有大廚外公的傳承。基本上,那是一個對農業有美好體驗的年紀。

但我也知道這種浪漫只是「業餘者」的自我美化而已,畢竟家裡也遇過病蟲害導致全無收成、颱風農損讓幾個月心血全毀的狀況,而我們家還不是靠這個吃飯的。

黃山雀也是在農村長大的,比我更清楚務農的嚴苛。所以我對於農林魚牧業的相關政策一直很注意,而且當然絕對是痛恨台灣種種無良開發的超激進份子。

我永遠記得小時候在天母、北投還看得到螢火蟲飛舞的日子--而且,就在一瞬之間,在農藥開始使用之後,瞬間徹底消失,永遠不再看見。

現在,那裡都是高樓大廈了。

當然,不是說不能開發,只是台灣現行的開發一直都是沒太大必要性的東西,比方說一堆蚊子館,或者一邊鼓勵節能減碳騎腳踏車,卻又一邊拓寬馬路讓車子開更快,對腳踏車更不友善。

扯了一堆,還沒講到這次的農事體驗……快點進入正題。

這次非常感謝山芙蓉安排這個活動,也感謝咸豐草「犧牲一塊地」讓我們這些外行人下去實際操作。對農人來說,農地的培養與保護是很不容易的,他居然肯讓我們進去種--講好聽是種,種法對不對還是大問題……後面還是他要顧啊!

這次我們一群將近五十個人,絕大多數都是小二以下的孩子,這些孩子這輩子能只種過綠豆芽,用的還是衛生紙跟紙杯,結果突然要我們在真正的農地種花生--營業用的。這是很大的挑戰啊!

我是覺得有點可惜啦!因為講解的時間很短(然後小朋友在田裡是不可能乖乖聽講的),所以我們在很匆促的情況下就下去實做了,還得讓咸豐草之後一一個別指導大人,小孩的部份就……

是的,參加活動,歡樂很重要,只是這個活動也許要更多點嚴肅的面相。雖說把孩子操累一點,用最直觀的方式讓他們理解農人的辛勞也是一種方式,但作為家長,想到小時候的經驗,會很希望小孩在面對農事的時候多點敬意。

活動後咸豐草在臉書上也有些感觸。這是他第一次做這種事情,而且還沒收費……雖說他把我們當成來幫忙農事的志工,但誰說當志工就不能收費?其實我們來荒野當志工,也都照樣要繳費,我覺得或得志工經驗是很可貴的,值得我付費表達敬意,畢竟任何一塊可耕作農地,都是農人生計所需,讓我們進去「幫忙」……有沒有幫『倒忙』都還不知道勒!真的很不好意思。

然後他也提到他清洗農具忙到很晚……

我也不是什麼有經驗的人,但我很想對這類活動提些建議。

首先,我會希望這類活動能有「完整」行程。所謂完整,是指從整理農具開始,順便讓孩子理解各種農具的不同使用目的與方法,不然的確孩子們看見各種不同行狀大小的鋤頭,完全不知道如何使用,更何況小男生只想搶最大支的來玩……

再來是示範,也許可以先針對大人,先讓大人下去試試看,然後立刻指導糾正,讓大家可以更預期自己可能犯的錯誤,同時,這些大人也比較好再接下來掌握小朋友的行動。

之後各分組的負責大人,針對小組裡的小孩做點任務分組,最好能串成流程,比方說大人用大鋤頭鋤土、一個負責用小鋤頭把土塊散開、剩下的人負責青掉雜草,把草根上的土撒回種植區,還有清石頭。

然後換大人用小鋤頭挖洞,一位負責灑種子、一位填土、一位負責弄平整種植區。

當然,因為每個人體力不同,實際上運作也許不會這樣順利啦!只是,讓孩子瞭解流程也是好的。但畢竟我也不是專業人士,流程最佳化可能需要正牌的來研究,我只是舉個例子,不過這部份將會是相關教案裡的關鍵所在,這一點不管對象是小孩還是大人,都應該注意。

至少,我會希望這個活動多一點嚴肅的面相。

至於最後,真的,整理農具我覺得非常重要,這一定要讓孩子們親手去執行(當然,這也水龍頭不多,然後小朋友會開始玩水的現實問題……)

結束前,我也希望能有個分享與沈澱,讓大家有點空間思考一下活動的體認。

總之,這個活動還有些可以強化的部份,當然,這是第一次辦,已經讓人很感動了,非常感謝設計者起的頭,但我衷心期盼未來這類活動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還有,應該要收費,因為我們造成的,幫忙的成份恐怕不多,至於農損……閒置空地就算了,細心呵護的農地讓我這樣玩,其實是很過意不去的。

這次體驗我們全家都很珍惜,雖說孩子們最愛得行程依然是玩水,但只要到了吃飯時間,你會聽到他們訴說著農人非常辛苦的話語,這次不是老師教的刻板印象,而是伴隨著酸痛中的體認,與流汗後的尊敬。

台灣有太多對於農民的歧視,或者過度的浪漫想像,但其實這也只是各行各業中的其中一種,同樣需要對等的尊重。

如此而已。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