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感想:關於天使與魔鬼的粗淺印象

稱不上研究,這個主題我還沒仔細探討,所以只是紀錄一下粗淺的想法,如果有矛盾請不要介意,只是把想到的東西先紀錄一下,並沒有什麼確定的東西,只算是一個想法的彙整。


天使與魔鬼的形象,大概就是一白一黑,都有翅膀,天使是白色鳥翅,魔鬼是黑色皮膜翼,其他加上光圈、長角、鱗片、尾巴之類有的沒的就看大家創意,總之有這樣的基本型態。

其實聖經裡什麼都沒寫……只有基路伯提到有翅膀,但這玩意底長什麼樣子其實也沒說清楚就是了。

所以天使跟魔鬼到底是怎樣?比方說創世記的「蛇」(當年有腳,顯然其實不是現在定義中的蛇)是魔鬼嗎?是撒但嗎?其實都沒講。

更別提所謂墮落天使、光明之子、晨星路西法的講法,其實是把以賽亞書裡對巴比倫王的形容搬來硬說這是在暗示惡魔……

只能說,現代所謂天使學或惡魔學的理論,是西元五六世紀的時候才逐漸發展出來的,老實說光這一點就非常有待商榷了,是說你掰出天使與魔鬼的各種階層是為了要表達什麼東西嗎?這跟聖經的教導有又什麼關係?

這我還要研究看看,不過天使在聖經裡的形象有點意思,我們都知道是上帝的使者(例如向瑪利亞報喜),只是有時候似乎又直接是上帝本人(例如跟雅各摔角),或者說上帝偶而會以天使的形象來到人世間(或用人的形象,例如跑去找約伯,又跑去找羅得,而且不是自己一個而已,還有伴,或者兩個都是祂本人)。

當然,「見使者如見本人」在那個年代是這樣沒錯,所以沒特別在紀錄裡區分身份別到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但正如我之前寫過,天使也是上帝的孩子(約伯記開頭就寫了「眾子」),而且有自由意志(所以才有「墮落」這種問題),而且顯然是一種屬於靈界的存在(因此天使「被造」的時間點很值得商榷),所以擁有不同於人類的能力。但基本上天使的形象都是正面居多,哪怕在埃及出來砍殺長子,或者像啟示錄那樣降下災禍,總之天使的評價是「美好」或「正義」的那一邊。

惡魔的形象就更有變化了,尤其在新約與舊約裡面差異非常大,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首先,我們先講一下「假神」,在舊約裡面,惡魔不是假神,這一點要注意,假神代表「偶像」,舊約裡這些假神是「無能為力的東西」,或者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簡單說就是你只是拿個石像在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因為你心向虛假,因此稱為「淫亂」,因為你不忠誠,這也是舊約聖經裡對於淫亂的最直接定義)。

換句話說,這些偶像、假神根本沒能力跟魔鬼相比,魔鬼至少是真實的。

但舊約裡這些魔鬼又是怎樣的角色?答案是,他們依然是「上帝的孩子」。

例如約伯記就是這樣記載,而上帝也多次派魔鬼去幹些找人麻煩的事情(偶而他會自己做,例如法老王就由上帝親自使他心剛硬--這真的是「陷害」人,而掃羅則是派魔鬼是找他麻煩的)。簡說,魔鬼也是上帝的使者,負責做「讓你難過」的事情(但是否稱為「惡」,我覺得沒那樣單純,因為彈琴就能趕走,顯然是一種「安排」。)

總之舊約的世界,上帝就是唯一,所謂的「惡」,全都是人類達不到上帝的要求、不守上帝戒命造的,是因為你的原罪,沒有什麼邪靈的問題,那些巴力之類的假神就根本是「假的」,如此而已。

當然也沒那麼單純,聖經偶而會稱耶和華位於「眾神之上」,換句話說,舊約的神學觀依然給這些異教神明某種地位,並非全然沒有立場(其實舊約裡這些異教神明一次也沒顯現任何力量過,一次也沒有),至於這是否單純因為修辭學需要所寫,其實也不可考了。

再者,撒但的名號有有意思,是「控訴者」,但句話說,他是負責在審判陳述你幹過哪些壞事的角色,類似檢察官(這角色甚至可能是以色列人在埃及吸收阿努比司才出現的,畢竟在約伯記中撒但看來不像控訴者,反倒像個吐槽的傢伙,而約伯記是迦南文學,不是受埃及影響的以色列人寫的)。

這可沒什麼不好的意思,頂多是個讓人不喜歡的職業,畢竟誰會喜歡一個專門打小報告的人。

這時的撒但在上帝身邊是有重要角色的(但有趣的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根本不需要這種角色幫忙,換句話說,也許他會懷才不遇),實在稱不上是什麼反派角色。

但到了新約的時代,他成為「敵對者」,當年伊甸園的蛇跟撒但被當成是同一個角色,這種變化很有意思,因為舊約時代是很純粹的一元世界,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善惡只有在上帝面前接受評斷才有意義。(不過猶太教初期其實受到各種宗教觀念影響,像創世紀就有大量植物崇拜的影子,許多異教儀式也會出現在猶太教的儀式裡面,更別提創世紀很多橋段其實都找得到更早古老的文本--當然不是說早就一定對,而且這也只是目前找得到證據而已,考古學的結果是充滿不確定性的。)

可是新約的時代,撒但成了一個靈界叛徒,一個從天降下,統治世俗世界的邪惡存在。一個試圖重新建造巴別塔的傢伙(於是以賽亞書的內容被拿來使用了),一個讓耶穌來重新定義盟約,施行拯救的對襯角色。

當然這多少處理了舊約時代逐漸陷入律法限制的問題,因為上帝的旨意難辨,所以只能靠越來越綁手綁腳的律法來避免得罪上帝。是的,你得花大多數時間來避免犯錯,沒多少時間做好事,然後上帝也發現這問題很大,得改變策略才行,不然人類的智慧實在不足已應付。

因此與形象一直很正面的天使不同,魔鬼的形象從控訴者變成敵對者,被徹底厭惡了,甚至在啟示錄裡被預言最後下場絕對悽慘,大概就是檔案被丟進資源回收桶(但又沒刪除)這樣,再也沒有回歸的日子。

新約的上帝依然會處罰人,但他不再派魔鬼出動,祂只要不管你就好了,因為魔鬼自然會跑來接手。

舊約裡被上帝拋棄的,會受到人的欺負(大衛的詩篇一直再講這些事情),或者上帝會派邪靈來找你麻煩。新約就危險多了,上帝不保護你,魔鬼會接手,甚至就算受到保護,魔鬼會更想來找你麻煩……

於是天使與魔鬼出現在你的小劇場講話……

這是個一元觀點的二元呈現方式。基督教從都不是二元對立的,因為上帝是唯一,「惡」是沒能力比肩的,正如愛因斯坦說的,「惡」其實是「缺乏善」,正如黑暗不存在,只是缺乏光一樣。簡單說,善惡不是對立,因為惡的本質沒能力強大到跟善對立,因為惡就是「貧乏」,因此描寫惡魔會「高興」本身就是矛盾陳述,惡魔只有越來越憤怒一個選項,不然你去看托爾金寫米爾寇或索倫的時候,何時寫他們高興過,他們就算獲勝、就算搶到精靈寶鑽,依然一臉大便,因為本質讓他們根本笑不出來--除非假笑騙人。

魔鬼可能污染人心獲得勝利,但不會因此高興,只是越來越糟糕而已……如果你看到有人幹壞事然後沾沾自喜,深思一下,那是因為那人背後的魔鬼勝利,那人的高興其實是更加污染那傢伙,等那一天那傢伙陷入恐懼再也高興不起來,那才是魔鬼的樣貌,被污染到不行,整個被取代……

那種魔王哈哈大笑的故事,只顯示這個魔王不夠可惡而已,有些創作的人要注意一下。

其實到了新約時代,天使最終以聖靈的方式繼續呈現,而聖靈其實就是上帝本身,舊約的天使在向探望耶穌墳墓的人們顯現之後,就從聖經裡逐漸消失了(使徒行傳還有出現幾次),因為聖靈已經接管原本天使的工作,在新約時代,人可以直接與上帝對話,上帝也直接與人對話,不再需要使者了。

或者說,因為新的戒命,人人都可以是他人的天使,因為舊約的律法捆綁已經被鬆開,舊約大多是被動的避免或遵守,新約卻是主動去愛人。

這樣的轉變很美妙阿!討論時太太也說,上帝會依照人類的進步,轉變不一樣的對待方式,這是父母親的體貼,因為愛是一樣的。

至於靈界裡的黑暗勢力,後來被規劃成各種品項……老實說我是不大想去管這些分類啦!不過研究這些還滿有趣的就是了,對於寫小說有幫助。

當然,惡魔若解釋成「惡念擬人化」也是一種方式,這樣就能理解新舊約魔鬼形象的差異,因為新約的魔鬼根本不是舊約定義的那個了,而是人類罪性生出來的鬼東西,寄生在各種價值觀的漏洞裡面,讓人心的弱點腐蝕,最後產生惡行。就像共產主義鑽民主制度漏洞,最後選出拜登一樣。

因為人不完美,卻又渴望光明。

至於何時人類才能善用當年吃下的分別善惡果子,真正得到智慧,得以讓惡念被驅趕,恐怕還要一段時間,就看上帝憐憫了。

總之這是目前單純的想法,有更多資料之後再重新整理吧!

愛上帝就是了,這是關鍵。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