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感想:創世記11-15

第11章有著名的巴別塔,也就是巴別魚的由來……希望快點發明出來。

總之,這也是個大家熟悉的故事。其實從挪亞開始,背景大概就定在中東了(雖說在講伊甸園的時候還有提到幼發拉底河之類河流,但我覺得那應該事後世口傳或撰寫時加進去的地理名詞,因為那是亞伯蘭的故鄉附近,離以色列有點距離,但又不至於一無所知。)



總之這是在地人的口傳歷史彙整,所以也夾雜很多蘇美人、阿卡德人之類的神話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閱「世界宗教理念史」第一卷(尤其舊約很多獻祭條例,都有歷史典故或沿革)。

巴別塔(巴別是神之門的意思,這塔光名字就很有雄心壯志……)就是個標準的在地故事,有關驕傲與天罰,在蘇美傳說裡也有類似故事,所以看來是有所本的,當然,實際上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大概永遠不知道了,但古人喜歡建造超巨型建築物說起來也算全球共通習慣……這當然有向神明獻祭、榮耀自己、豎立威權、宣揚國威、善用(?)俘虜之類用處,沒蓋好倒下來當然也會變成神明懲罰的象徵。

當然也會成為警告下一代做人不要太囂張的教材,因為在至高者面前,你只能謙卑臣服。

因為在無限之前,有限跟零沒多少差距。

第11章後半重要人物登場,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當時名叫亞伯蘭)出現了。

這裡交待了幾個重點,首先,他們本來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游牧民族,但這表示他們算邊緣人,之前提過該隱的後代是農耕民族,也建立強大國家,比方說蘇美帝國或阿卡德王朝。其次,他們在當地逐漸混不下去……詳細時間當然不知道,若以距今四五千年來說,冰河期結束,融冰減少,加上過度開墾(那年代的開墾方式遠比現代暴力),美索不達米亞逐漸沙漠化,綠地有限都被開發來灌溉,游牧民族當然混不下去,只好遷徙,於是整個家族搬走,來到迦南。

來到第12章,上帝指示亞伯蘭搬家,告訴他,這塊地要送你的後代……不是給他,是給後代……

這裡有個觀念要先釐清,那個年代的中東,大多數人其實也是「一神」信仰,這是最原始的樣貌,當然,或許有自然精靈崇拜之類的,但基本上都有一位主神,問題在於部落征戰征服之後,往往也會造成神明形象融合或者多元化,此外,地區神或國神的觀念也因此產生,我們可以看到在舊約時代,「耶和華」基本上就是以色列的國神,不屬於外國,但外國依然有「至高神」的信徒,而且也被承認。

我一直強調上帝啟示的普世性,這是重點,因為人會用自己方式來理解造物主與一切未知力量,就是這份「想像力」,會變成「偶像」,因為你以為的神跟真的神之間是有差距的,因為我們的想像是有侷限性的,這一點也是我一直強調,人的有限在神的無限面前是如此無力。只要理解這一點,就會知道,就算你是號稱全世界最敬虔的基督徒,其實一樣是思想謬誤的,因為不管你有多努力,你所理解的上帝依然都離真實有相當差距(是的,雖然我寫這麼多文章,那依然都差很遠),這都是罪。

所以要搞清楚一點,上帝厭惡偶像,從來都不是那個芻像,而是你心理到底怎樣思想上帝的。
「罪惡的奉獻不能對我做,做了我也不收,不罪惡的奉獻不能對『太息』做,做了『太息』也不收。如果你盼望的不是我,你就不會這樣真切,這麼有恆心的尋求。因為真心尋求的終必得著。」
~納尼亞傳奇7-最後的戰役~
這是納尼亞傳奇裡最能體現魯益師神學觀念(我也是)的一段話,說話的是亞斯蘭(代表上帝,也代表耶穌),話是說給一位卡羅門人,他正直又有慈愛,懇切敬拜「太息神」,但太息神其實是偶像,是邪神。而他生活在一個崇拜太息神的國度,拜了一輩子太息神,在遇見亞斯蘭以後,覺得自己死定了,但亞斯蘭用這段話告訴他,雖然他拜太息神的偶像,實際上他的行為讓他的敬拜對象其實是亞斯蘭。

當然,這代表你得是個好人,而且是「高貴的」好人,但不只如此,這涉及崇拜方式(或禱告方式,關於禱告,這也是超級重要的課題,自然會另有專文討論)。

其實我以前也提過(我的來世想像,我的相信),所謂「宗教都是勸人為善」是一句毫無意義的廢話,因為宗教真正核心才不是勸人為善,不然之前我就提過,諾亞到底算什麼好人根本看不出來,反倒我們知道他因為小雞雞被兒子看到就詛咒自己孫子,根本莫名其妙。

這種「莫名其妙」的例子,以後還有更多,幾乎遍佈整本聖經,卻是最值得好好思考的部份。

因為你以為得好事在上帝眼中不見得是重要的事,那些被視為義人的,真正重點是對上帝忠誠,上帝要他做的他就乖乖去做。

來到第十二章,後半則透漏出有意思的社會現象,就是殺人奪妻這回事。

要先理解,妻子在那個年代基本上沒什麼人權的,因為根本被視為財產的一種,但那個年代的人有滿有意思的,對於財產權有種「異常」的重視,比方說奪人妻不可以,要乾脆把對方殺掉……

是的,後面類似的事情還會繼續出現,就是做丈夫的會害怕因為太太太漂亮,人家為了要搶他太太而殺他,所以要太太假裝是妹妹,結果被法老納入後宮……

而法老王發現「被騙」了以後,反應也很有意思,居然是「還人家」,那是一種財產權很重要,是你的我就不該拿的概念,連法老王都很在意啊!

這裡倒是沒講到法老在意誰的詛咒(而且其實錯不在他),總之比起來法老王的反應還滿光明磊落的。

之後還有其他幾個王也有同樣反應,比起來殺人奪妻的大衛王真的很糟糕啊!

總之亞伯蘭本來是為了躲避飢荒逃去埃及的,因為老婆的緣故變成富翁(被法老睡過就變這樣了),被趕走之後帶著大批財產(牛羊)到處晃,晃到財產越來越多,只好跟姪兒分家,免得草被吃光。

這裡他倒是很客氣,讓姪兒先選要去哪裡,姪兒選了水草豐富的地方,他選了較差的地點。

但上帝告訴亞伯蘭,要把這塊土地送給亞伯蘭的後代。

這裡可是流奶與蜜的土地,也不算多差啦!不過聽過一個笑話就是了,因為以色列是阿拉伯半島唯一不產石油的地方,所以上帝挑這塊遞給以色列人還真是……

其實直到出埃及記後段,摩西寫下一大堆規矩之後,一神教的形象才逐漸定型,在整本創世記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地域神」或「家族神」乃至於「國神」的形象是到處都有的,這一點其實整本舊約都還有影子。

「我是你父親的神」這樣的概念在舊約很濃厚,看得出來以色列人的宗教關在原始宗教中逐漸成熟的樣貌。總之那個年代大抵上就是「把東西燒掉」算是一種獻祭,畢竟「火化升天」算是全世界共通的態度,「煙」也一直有奧秘性質(不論正邪)。

我以前提過,關鍵是你用什麼態度獻祭(當然也涉及你獻了什麼),比方說「殺人獻祭」這一點就一直是上帝極端厭惡的,偏偏那是古代非常「流行」的作法,有非常多「年輕人的變形遭遇」的故事(例如被接上天、變成水仙之類),都被考古學家公認應該是古代殺人獻祭的一種轉化說法。

來到第14章,出現一場戰爭記載,有關亞伯蘭去救羅德,大家可以看到這種部落模式(亞伯蘭召集的戰士也才三百多個),之間其實也沒什麼友誼可言,但說仇視也不完全相同,這一點後面還有更多描寫,總之遊牧民族好戰跟好客兩種面向可以同時存在,這一點現代人可能不容易想像,但不管怎麼說,亞伯蘭不是單純一個遊牧民族的酋長而已,看來多少有點戰爭本事。

至於接下來的「至高者上帝的祭司撒冷王麥基洗德」是很有趣的角色,因為直到新約他的存在感都還很強。

這位沒頭沒尾突然冒出來的「聖人」,雖然沒任何其他記載,卻成為後世各種傳說的素材,不過這段的重點在於「誰是至高者」?

我一直強調,啟示是有普世性的,不管你拜什麼神,核心是那個「你以為的神到底是什麼形象」。

「麥基洗德」的意思是「我王是洗德」--我的神叫洗德……等等,不是耶和華?

是的樣的,「耶和華」其實也不是誰的名字,不然上帝也不用跟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只要跟他說「我叫耶和華」就好了。實際上天主教聖經一直把「耶和華」這個發音的單字翻作「上主」,現在教會公報社的新版本聖經翻譯,有都發成「上主」,除非「耶和華」成為專有名詞才這樣用。

總之,舊約聖經裡出現好幾次「異族」(其實,「以色列民族」目前尚未誕生)信奉「至高神」的例子,摩西的岳父就是其中一位。

可以看出,關鍵是態度,是你的想法。

簡單說,這些信奉一神教的,逐漸被視為同一種人,或者逐漸融合在一起,跟多神教有所區別。

畢竟至高代表著獨一無二,不可能有第二個,所以信奉至高神人的兩個人,合理的說法就是,你們兩個信的理論上會是同一個。當然,這只是理論上,因為這又跟「偶像」的真義有關,一位每個人理解的上帝其實還是有差別的……

另一個重點在於,農耕民族比較會將神明與土地綁在一起(所以他們可以接受換地點要拜不同神的觀念,這有點類似繳保護費或拜碼頭的想法,其實台灣傳統宗教也很類似,畢竟也是農耕民族),至於游牧民族,自然產生「神會跟著走」或「神無所不在」的想法。

當然,融合之後就變成「偶像帶著走」的觀念了(可以看到這是出埃及以後才產生的習慣,因為在農耕民族裡面住了四五百年)。

總之,這撒冷王(撒冷其實就是耶路撒冷,不過當年還只是個貧脊的石丘,部落規模也不可能有多大,但因為位主交通要道,而且易守難攻,有重要性。)成為聖經裡很傳奇的人物,後來還被視為預表耶穌的身份,因為擁有至高者祭司的身份。

第15章則是預告他要有孩子,但有一個當代風俗可以看一下,就是原本因為他沒有孩子,所以他的財產要讓他一位「在他家出生的奴僕的孩子」繼承。

請注意幾個重點,首先,「女性毫無權力」,他的財產不會先給妻子繼承。其次,那個年代「在他家出生」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在他家出生」就算他家產業。

所以這一點直到現在的國籍觀念都還有影響,其實根源是財產的觀念,台灣跟中國都是屬人主義(不管你在哪裡出生,反正你就是中國人),像美國就是屬地主義(所以中國人拼命跑去國待產)。

很好玩吧!但這種價值觀在後面還有不少影響喔!總之你要先稿清楚那個年代的人的社會狀態,讀聖經才不會搞不清楚狀況,也才能跟我們現在的生活產生連結,因為我們都是歷史軌跡的產物,而且也正在製造新的軌跡。

因為上帝都有安排。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