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一想,你要怎樣的未來

其實我在去年總統大選前,也發過同一篇同名文章,事隔一年,還是可以拿出來討論。

這幾天因為台南縣長提名的問題,民進黨儼然有股不小的風暴在醞釀著,連噗浪上都不斷潮起潮落,許多建國同志口氣也都跟著尖銳起來。

話先說在前面,黨主席選舉時我不支持蔡英文,現在她的作為也大多讓我不滿,而台南縣長提名,我比較喜歡陳唐山,再來是葉宜津,而我看前新系的人怎麼看就是不爽,他們有不少黨齡都還比我短勒。

跟我一樣不爽的人其實很多,而且很多人罵得很兇,然後,一如往常的,「給民進黨一個教訓」的講法又出現了。

給民進黨一個教訓,這讓我想起同樣是我去年寫得文章「公民的基本責任3」,裡面有段話跟大家分享一下:
通常我們會發現每個團體各有其優缺點,有些我們難以忍受,有些則是理念上的差距﹔有些價值必須堅持,有些則能視狀況適度妥協。這時,我們要開始比較不同團體或政黨裡面的大小事,而且不論比好比爛都要比,但請注意,我們選擇的目的是要過好日子,不是教訓或賭爛
因為,我們現在不是選神,我們只是選「比較好」而已,所以問題很單純,年底選舉時推出來的候選人,「誰比較好」。

說要教訓民進黨,結果爽了國民黨,那你是想教訓自己嗎?你的選票只是用來教訓人用的嗎?你的選票是用來選一個讓你日子好過的工具,還是用來教訓別人用的? ##CONTINUE##
大家可以看看「台灣人,你可以對民進黨失望,但千萬不要對國民黨有期望」跟「國民黨不值得給予任何機會」這兩篇,最好連回應一起看(雖然很多),事有輕重緩急,我也常再三強調,肥了國民黨,就是在教壞民進黨,因為你在告訴民進黨,像國民黨那樣才能贏。

講白一點,民進黨支持者水準比較高,潔癖也比較重,這不是壞事,但當對手是國民黨的時候就很糟,因為藍營支持者沒這種水準,他們重視的是買票、荷爾蒙和綜藝節目,他們認為選誰都一樣,所以喜歡那種可以給他們八卦、不用動腦的輕鬆選擇,民進黨的候選人「太沈重了」,因為支持者老是在「含淚」,因為當民進黨支持者就必須「盡到公民責任」。

所以當民進黨初選結束後還在吵(初選中吵是正常的),傷害可不是國民黨吵可以比擬的,因為藍營支持者不管國民黨怎吵,最後還是會「不動腦筋投票」,但民進黨支持者卻開始想著要「教訓自己」。

為何老是要懲罰自己?

仔細想想你要得是哪種未來吧!也許你心目中有更好得人選,但既然現在推出來的是這一個,而這一個是「比較好」的(雖然不是最好),那有什麼好含淚的。總比為了「教訓比較好的」,讓「最爛的爽」,結果含淚變成飆淚好吧!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