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太不高興的時候,常罵我,幹嘛要看那麼多書,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是啊!我幹嘛看這麼多書?我是說,我為何要去弄懂量子力學?比較各國社會制度又怎樣?知道人類遷徙路徑又如何?看一堆小說更是一點用處也沒有。
所以台灣的暢銷書,一直是實用取向居冠,比方說教人家怎麼賺錢的那種。
其實會這樣想的人還真是不少。
但這也是台灣不配稱作文明國家的理由之一。
說實在的,這世界上,唯一真正屬於我的,不就是我腦子裡的東西嗎?假如真有靈魂這回事,那死後唯一能帶走的,也不就是這些東西。
講白一點,就連父母妻兒,也都是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啊!
換句話說,如果你真相信有靈魂這玩意,那們,你最需要裝進腦子裡的,不正是這些知識、藝術、故事之類的東西,其他東西才真的是不重要。
當然,有人會說人生的體驗也是。是的,人生的體驗就涉及與他人間的互動,這種情感交流當然很重要,也是絕對會打包帶走的東西。
但是,說真的,若只有人生體驗,你的靈魂還真是貧乏啊!
可是,閱讀和學習各種知識,不也是種體驗的方式嗎?這麼說來,無所謂富有囉?
回覆刪除富有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對性概念阿!
刪除當然,我一點也不反對變有錢,我很想勒!不過那也是在知道要怎麼花的前提下才行,所謂花掉的叫財產,存起來的叫遺產,既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能轉化成死後能帶走的東西,我一向認為是沒用的東西的。
我希望能變有錢,那是因為我有想花掉的地方,而不是我想存起來。
最好是,死的時候,腦子裡面的東西夠富有,當然,我很貪心的。
噢,大大誤會了,在下說富有是指「心靈富足」這句話而已,並沒有包含富有錢財
刪除的意思,抱歉沒說清楚了 XDDD(因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話的關係,所以在下把錢財剔除了,抱歉沒先講清楚說)~
然後不才把 太座跨大解釋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套在這裡,成生理和心理所經驗過的一切事務,好像也和錢財一樣,其實都終歸於虛無,不是嗎?
話雖如此,其實在下仍是贊同您將腦子塞滿各種知識,因為他可以傳承,可以開創新世紀的工具,不過若單純封在自己腦內....,是不是也就像銀行的存款一般,終將只是虛渺的數字呢?噢,大大誤會了,在下說富有是指「心靈富足」這句話而已,並沒有包含富有錢財
的意思,抱歉沒說清楚了 XDDD(因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話的關係,所以在下把錢財剔除了,抱歉沒先講清楚說)~
然後不才把 太座跨大解釋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套在這裡,生理和心理所經驗過的一切事務(物),好像也和錢財一樣,其實都終歸於虛無,不是嗎?
話雖如此,其實在下仍是贊同您將腦子塞滿各種知識,因為他可以傳承,可以開創新世紀的工具,不過若單純封在自己腦內....,是不是也就像銀行的存款一般,終將只是虛渺的數字呢?
最後抱歉一下,發了這多牢騷,然後下面那篇刪除是在下眼殘,剛剛沒看到可以直接回應的鈕,所以將它刪了,然後重貼過來回應這裡,如果造成您困擾,那就再次抱歉了說~
你好像重貼很多次......
刪除心裡的東西啊!我有把它拿出來啊!不然我幹嘛寫這麼多文章,當然,其實我腦袋裡的東西更多。
這就扯到你覺得死後是怎麼一回事的問題了,如果你死後「什麼都沒有了」,那當然就是什麼都沒有了。
不然,死後跟著你靈魂跑的,就只有你腦袋裡的東西了。
看你怎麼看待囉!過我個人是比較相信前者的啦!會發這牢騷也不過是因為常被這樣念的關係。
而因為我比較相信前者,所以我更覺得「我要怎樣,只要我高興就好」,所以我選擇繼續看一大堆書。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認同您的看法
回覆刪除讀書就像是體會不同的人生
而藉由看書在短短的生命經歷無數次旅行
心靈起不富足又暢快
我這是第一次來到您的部落格
就被您滿滿的心得震撼到了!
我喜愛廣泛閱讀又關心社會的創作家!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會讓民眾有共鳴W
謝謝你的肯定,其實閱讀也只是一種興趣,如果你不喜歡閱讀,也可以有其他方式充實自己的心靈。
刪除某方面來說,閱讀算比較偷懶的方式,但我這個人就是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