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啊!每隔一陣子就一堆黨國文人出來叫囂一下,真不知道這些號稱文人的傢伙腦袋裡面裝什麼東西。
他們的論點就兩種,就是「廢」文言文就是「去中國化」,另一個就是說學文言文能提高語文素養。
是這樣嗎?
先說第一點,我想知道,有誰說要「廢」文言文嗎?怎麼我聽到的都只是說要降低文言文比例而已,沒聽過有人說要「廢」啊!
跟去中國化一樣,這些說人家去中國化的人,其實才是去中國化這頂帽子的製作者,還真是莫名其妙。
這就回答了第二個問題。
這些人說要守護文言文,同時自以為語文能力很高,一副文學教育指導者的姿態,想必對語言的掌握應該高人一等才是,那麼,「降低文言文教學比例」跟「廢除文言文」以及「去中國化」之間有什麼關聯?「降低」跟「廢除」兩個意義差那麼多,這些自以為了不起的文人一吵那麼多年,卻連自己語言最基本的錯誤都看不清楚 ……
回答看看啊!余光中,回答看看嘛!你是語文能力有問題還是刻意誤導社會視聽?若是前一種,那你有什麼立場說學文言文與能能力會變好,如果大家語文能力都糟到像你這種程度還得了?若是後一種,那像你這種製造社會動亂的學術暴徒,我幹麼要相信你?
##CONTINUE##
現在學生要學的東西那麼多,某些東西必須配合降低難度來提昇學習廣度是理所當然的,文言文就是一個例子,因為這是花俏性質大於實質性質的東西。
請問有誰講話會用文言文?有誰寫文章會用文言文?沒錯,善用文言文可以讓語言表達變得更為豐富有趣,但那都是點綴性質。聽清楚了,是點綴性質,有必要為了學這種花俏的小玩意,而降低學習真正需要用的白話文的時間嗎?
如果是對文言文有興趣的人,在學校學到文言文教材,自己會去找課外延伸閱讀,甚至跑念文學系。至於一般人,拜託,誰管你知乎也者,那玩意看布袋戲或歌仔戲也會學到,多講台語就可以了,余光中你會不會講台語?
不是每個人都念中文系的,而就算是中文系的,文學能力也沒有比較好啦!看看台灣知名作家裏有幾個是中文系或文學系的?沒錯,在余光中這類黨國御用文人眼 中,這些作家的東西上不了檯面,但你嘛幫幫忙,你的東西就上得了檯面?一個「降低比例」可以硬坳成「廢除」,然後帶頭製造社會動亂的人,誰要看你的東西 啊!
沒人說要廢文言文,只是降低比例,這是教育正常化,因為過多文言文除了降低學生學習意願之外,沒有任何意義,想用大量文言文教學來提昇學生語文能力,就像用大量微積分課程排擠基礎數學課程一樣,是從根本就錯誤的教育理念。
偏偏有人會上當耶!真是人才。
他們的論點就兩種,就是「廢」文言文就是「去中國化」,另一個就是說學文言文能提高語文素養。
是這樣嗎?
先說第一點,我想知道,有誰說要「廢」文言文嗎?怎麼我聽到的都只是說要降低文言文比例而已,沒聽過有人說要「廢」啊!
跟去中國化一樣,這些說人家去中國化的人,其實才是去中國化這頂帽子的製作者,還真是莫名其妙。
這就回答了第二個問題。
這些人說要守護文言文,同時自以為語文能力很高,一副文學教育指導者的姿態,想必對語言的掌握應該高人一等才是,那麼,「降低文言文教學比例」跟「廢除文言文」以及「去中國化」之間有什麼關聯?
回答看看啊!余光中,回答看看嘛!你是語文能力有問題還是刻意誤導社會視聽?若是前一種,那你有什麼立場說學文言文與能能力會變好,如果大家語文能力都糟到像你這種程度還得了?若是後一種,那
##CONTINUE##
現在學生要學的東西那麼多,某些東西必須配合降低難度來提昇學習廣度是理所當然的,文言文就是一個例子,因為這是花俏性質大於實質性質的東西。
請問有誰講話會用文言文?有誰寫文章會用文言文?沒錯,善用文言文可以讓語言表達變得更為豐富有趣,但那都是點綴性質。聽清楚了,是點綴性質,有必要為了學這種花俏的小玩意,而降低學習真正需要用的白話文的時間嗎?
如果是對文言文有興趣的人,在學校學到文言文教材,自己會去找課外延伸閱讀,甚至跑念文學系。至於一般人,拜託,誰管你知乎也者,那玩意看布袋戲或歌仔戲也會學到,多講台語就可以了,余光中你會不會講台語?
不是每個人都念中文系的,而就算是中文系的,文學能力也沒有比較好啦!看看台灣知名作家裏有幾個是中文系或文學系的?沒錯,在余光中這類黨國御用文人眼 中,這些作家的東西上不了檯面,但你嘛幫幫忙,你的東西就上得了檯面?一個「降低比例」可以硬坳成「廢除」,然後帶頭製造社會動亂的人,誰要看你的東西 啊!
沒人說要廢文言文,只是降低比例,這是教育正常化,因為
偏偏有人會上當耶!真是人才。
在學校遇到同事白目到提這個話題,立刻用文言文與之交談,然後恥笑其專業素養不足還來教書。
回覆刪除至於余希臘自己的文字,就算對他所謂的國文而言也是一種敗壞,還敢出來「搶救國文」,只能說藍教中匪徒的臉皮比象皮還厚。
唸書時喜歡讀古文
回覆刪除因為有種猜謎語的樂趣
尤其是只有少數人才看得懂的趣味在
但是這不是拿來做溝通的好方法
太多的比喻引用及拐彎抹角
反而容易造成誤會
比如要罵人卻罵到沒人聽的懂有何屁用
當初古人要用這麼麻煩的方式來表答意見
應該是有其歷史背景:避免威權統治下惹來殺身之禍
現在沒這必要了吧
所以我也是覺得喜歡的人自己去深造就好了
沒必要強迫義務教育
獨霸的強勢語言還要人家搶救,這就是丁丁可笑的地方。
回覆刪除我希望的是幾十年後的新台灣語言,是乾脆把現有台灣通行語言混合形成的,就像美語裡面混進很多西班牙語、日語裡面一堆西文外來語一樣,這都是語言進化的過程。
古文當然存在,他會漸漸變成一種學術性的東西,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語言會進化以配合社會需要。
像我寫公文,公文是超級正式的語言,很多一般人不用的文法,但這幾年(從國民黨時代開始)已經改變很多了,很多公文「規定」有修正。
食古不化只是凸顯自己適應不良的症狀而已。
古文其實也不是古時候人講話的內容,他們講的也是很白話的。
回覆刪除文言文是因為古時候「書寫印刷都不方便」,為了節省才產生的精簡文體,別以為古人講話都是這付德性的。
也就是說,那是作文時專用的,不是口語用的,所以除非立志要以寫作為生,而且專寫小眾文體,不然文言文實在不用念太多(有些淺顯易懂的還是可以念),跟語文能力更是無涉。
這跟杜部長說成語不要用是一樣意思,像「狂風暴雨」算不算成語?他很淺顯易懂,無歷史包袱,這可以用,但像「蕭規曹隨」,沒有讀過這個故事的人就不知道意思了,這種成語就不實用,不利於溝通,少用為妙,用了也不表示你語文能力高,而是沒能利用大眾語言溝通而已。
就像醫生滿口專業英文術語跟你解釋病情,這表示這位醫生只會死讀書,沒能力理解他的專業內容並且表達,這不叫專業,只是種無能與傲慢。
不是說外國人也流行學中文?那就更應該推廣白話文,文言文只會造成國際化的阻力,那些整天想要鎖在中國的陰謀者大概腦子裡就是打這種算盤吧!
嘖嘖,極度不認同。
回覆刪除「降低比例」當然是漸進式,
最後勢必會「廢除」,因為文言文是「外國」的,還有許多「外國文學」都要「刪減」,這樣才是愛台灣!明眼人都知道「政治正確」的教育部推行骨子裡是建立在「何種意涵」基礎下,還需護航嗎?
個人本來就不齒這群所謂的「搶救『漢文』聯盟」,然而,想對您這句比擬,
回覆刪除「想用大量文言文教學來提昇學生語文能力,就像用大量微積分課程排擠基礎數學課程一樣,是從根本就錯誤的教育理念。」
提出個人的不同見解:其實微積分根本就是數學裡的白話文,藉由這樣的內容可以承載思考、進行分析與理解的。
望您能從試圖接觸它重新瞭解「微積分」在數學領域及基礎科學學習的角色。
此外,中小學的課程綱要是不會開始上微積分的;僅部分高中內容會提及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E%BB%E4%B8%AD%E5%9C%8B%E5%8C%96
回覆刪除昨天看的
--危機百科解決危機--
余光中,唉!
回覆刪除總是有人大言不慚的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才是他們所謂的正統!這年頭老是要把老掉牙的東西硬塞給下一代,然後扛個大帽子說這才是文化。
切!台灣的文化要由台灣的新一代自己創造與融合,文言文最好都不要教,教些封建思想與文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要教就教台灣本土文學作品,還比較有點台灣文化的歷史觀!
其實我也知道,
回覆刪除以前台灣文學論戰時,
余光中被說的多難聽= =
我猜,他不會說台語吧......
總之,國文教學
被黨國主義利用是一回事,
對文言文恐懼的學生心情,
則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台灣的中文,
早就已經有語言混合
和表達形式改變的過程,
或許新台灣語言我們都在講,
只是有些人沒有自覺而已。
還有,
以後或許也不該用國文這個科目名稱。
這是社會語言學的決定國家語言
和中國中心主義,
讓中文教育多了這樣的名稱......
(我倒不覺得,文言文需要被歧視,
只是有些人有
「我只要用白話文的感覺」。
現在,家長們的想法也該改改了吧...)
匿名丁丁啊!漸進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跟那一國無關,全世界的教學都是這樣演進的,搞不清楚事件很可悲的事情啊!哪有那種一套教材用幾千年的事情?
回覆刪除還有,用微積分來比文言文的確不是很恰當,因為微積分是好東西,我是贊成多學一點的。
不過臨時想不出其他的例子啦!
youderhuei,你的的連結連不出東西來啊……
寶爸比:文言文裡面其實有些東西還算不錯的啦!只是像我這一代老是念死人文或祭文,難道都倒胃口了。
至於從台灣文學開始教,這是裡當然的事情,本來就要從本國文學開始,但外國文學也是可以學啊!外國也是有好東西的,而古中國文學當然也是外國文學裡的選擇之一,而且還滿方便的,可以適度學習。
http://hsuotto.blogspot.com/2006/02/blog-post_15.html
回覆刪除在我看來,「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的主張,完全是只有立場,沒有是非。現代中學生的國文程度差,有其時代變遷的背景,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確實有加以搶救的必要。但想要用「多讀古文」來搶救國文程度低落的中學生,無異是揠苗助長,緣木求魚。
就像是對一個體育很差,跑步都跑不好的學生,期待用增加「撐竿跳」的訓練來改善他的體育成績;就像是對一個還不會換氣的游泳班學員,想要用增加「高台跳水」的課程來提昇他的泳技,並且將重點放在是不是應該在課程中加入「向後轉體三周半」而爭論不休。
這真是非常非常非常荒謬的事情。
我想以高中生的身份來講一下有關文言文的事。
回覆刪除首先我覺得學校其實要做的是敎大家如何讀文言文。
畢竟中國人使用文言文的時間遠超過白話文(至少用於文章中),其中承載的人文精神和智慧是無可估量的。學生之所以學這些,是爲了能讀文言文,而不是爲了其中繁瑣的知識。更不是爲了點綴而用的。
然而可惜的是,學校考的往往是比較不重要,但需要被需要反覆細讀的句讀之學。
而且學校選取的文言文,其實是從文學中萃取出來的精華。原本該藉由觀賞頗析文章來提升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其實像學校選取的小說篇章都讓我明白某些ㄧ定要細讀才能發掘的安排和細膩之處),但是考試仍舊侷限在細小不重要的地方。
如果隨著文言文比例逐漸降低,不注重文言文的能力會怎麼辦。
不出二十年,"詩經","孔子","史記"...總總需要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東西,都會淪為只有學者才能讀才能懂的東西。
其中某些東西,或許透過白話翻譯仍能保留其意旨,但更多文字中的機巧細緻卻無法傳遞。美被綑綁在文字內。
現在其實最麻煩的是,閱讀環節從小學就出錯了。
由於現在小孩就連閱讀一般白話文中比較優美的文字都無法理解了,更無法掌握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所謂刪減文言文,其實是配合一般人能力的消極辦法。
藉由學校教學讓孩子擁有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其實是不讓流傳已久的智慧斷絕的力量。
畢竟文字是一種不再去讀,就會消失的存在。
能外國來講好了。高等學府如伊頓在開學演講時使用的語言就是死語:拉丁文。
你說台下的學生怎麼懂?
喔!她們在高中時,拉丁文就已經是選修課程。(我不清楚到底算不算必選,還是依校或依個人選擇的課程而定。)
拉丁文絕絕對對是個死語,但中古世紀流傳的東西又有多少是拉丁文所寫的。
其中又有多少是你一旦不學就無法讀的東西。
莎士比亞的詩句,外國人隨隨便便都能說出幾句,但是別忘了莎翁使用的英文絕不是現在的英文。
古語還是要學的,
但是學多少?
考那些?
其實才是重點吧!
順帶一提:
回覆刪除像數學中有很多過了學生時期就不用的東西。
我以前常常疑惑爲何要學?
但是學校教育其實是訓練腦部各方面發育的重要過程。
學數學其實是幫助開發這方面思維的能力,學習思考和邏輯和算數演練。
同樣的,學文言文是否也能幫助開發腦部文字能力的課程呢
畢竟如果不趁現在吸收能力,理解思索最有彈性的時刻學,要何時學呢?
畢竟長大後就算想深造,恐怕也沒時間沒能力了。
...高等學府如伊頓在開學演講時使用的語言就是死語:拉丁文
回覆刪除你說的是英國的伊頓嗎?
英國的伊頓是中學ㄟ!中學算高等學府?
所以說文言文教多教少是比例問題,而隨著時代演進,文言文越教越少是當然的,因為古文的範圍越來越大阿!
回覆刪除文言文很美,這是沒錯,但說文言文比白話文美,我不這樣想,文言文之所以覺得美,是因為傳世之作本為經典,棒是當然的事情,白話文裡面也有經典啊!有比較差嗎﹖李白的詩就比徐志摩的好﹖
何況,文言文裡面有有深淺之分,像看老殘遊記,很難嗎﹖看詩經就就要人命了。
其實有趣的一點在於,西遊記是用台語唸比較順的,水滸傳是用客語唸比較順的,學校要學生讀經典,先把母語教好再說吧!
沒有哪個國家同一套教材用上千年還不換的,論語孟子這種政治教材有多少意義﹖老實說我寧願唸更難懂的易經,因為這可能好玩一點。
至於白話文美不美,我最近剛看完的「沒有時間抱怨」(心得近日補上)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他白到不行,是個文學部分不很強的黑人(奴隸出身)寫的,美極了啊!內涵遠比詞藻重要多了,我是如此堅信的。
要看用字華麗但內容空洞的,余光中或龍應台就是了。
對於不同學習能力的人,
回覆刪除只強調背誦的文言文教學,
和只考那些文字註解好像有相關......
結果他們也真的不知道,
該怎麼面對這種考試,
所以才會討厭念文言文,
或許這就是以往教育的盲點(正色)
還有,
「西遊記是用台語唸比較順的,
水滸傳是用客語唸比較順的」
哈哈哈ˇ
這個很有趣呢,
毛毛牙你的消息打哪來的?
...要看用字華麗但內容空洞的,余光中或龍應台就是了
回覆刪除用字華麗但內容空洞的, 那應該是「駢體文」吧!
匿名先生還真超酷炫的,短短幾句話就同時違反邏輯上的著色謬誤、起源解釋謬誤、人身攻擊謬誤、訴諸情感謬誤、錯誤類比謬誤,以及最關鍵的滑坡謬誤。
回覆刪除唔,身為哲學系學生,我還滿佩服你有勇氣寫出這種東西的,不過匿名就遜掉了一點,下次加油。
麻衣:
回覆刪除我高中三年,默寫都零分,而且是刻意的。
我會在上面寫著:「背這種東西對我的文學能力沒有幫助」,甚至在事後背給老師聽,表示我「自然而然就記起來」,但我不削默寫這種考試題目。
死背就是會扼殺學生創造力,但很多老師對文學能力的判斷就是建立在「會不會引經據典」或者「會不會用成語」這種無聊的小把戲上面,所以杜部長才會反對學生用成語啊!
而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就是這樣凸兀的東西,你絕不會從頭到尾講文言文,而是「點綴幾句」。
這當然有他好用的地方,我也會這樣用,但還是強調一次,這是比例問題。
至於水滸跟西遊記,你去找原本來翻就知道了,施耐庵是客家人喔!而西遊記……其實很多古文都是用台語唸比較順,因為留比較多中原谷音,但也不完全沒問題,因為台語已經演化出很多不一樣的語言規則了。
北京話其實是滿文跟中原音混血,發音跟中原古音差異很大的。
德國豬:駢文是文體規則本身有問題,但那兩位是本身表達能力有問題啊!
...德國豬:駢文是文體規則本身有問題,但那兩位是本身表達能力有問題啊
回覆刪除有阿,他們有規則,只不過,我棉不能理解而以~~~。
to 玥璘:
回覆刪除不知道你有沒有讀過莎士比亞作品的原文?我讀過四大喜劇。
莎士比亞是古英文沒錯,但他一樣是白話文,而且其實古英文的差異和現代英文的差異有限,很多古字和現代英文只有幾個音節的差異,文法也還可以理解。
當然,要讓專業的語文學系去解讀,一定可以發現更多我這種業餘人看不到的細部差異。但是只論讀懂的話,連我這個指考英文四十三分的人都看得懂了,相信用英語為母語的人要看懂一定更沒問題。
所以這個在文言文議題上常見的舉例是不恰當的。
分享一下自己的意見~
回覆刪除認識我的人都會聽過我不喜歡國文,但其實我從小到大國文的成績都…滿不錯的。
提這一點是為了要說一件事,現在的國文教育都是一字一句向要學生死記公定解釋,對我這種記憶力本身就不錯的人而言,國文是好背又好記的科目,但若說我從中學到什麼?我認為沒有。
現的白話文學作,和古文的寫作方式大不同,學生寫作能力下降是主要是由於網路普及化的緣故,以現在國文的教學方式,我不認為提高了比例就可以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加多少。以我的經驗來說,我會認為我的寫作磨練是來自於一般性的閱讀,我愛讀的是社論性文章及翻譯小說。
至於說什麼人文精神的部候,我也不太想嗆人,但說真的以那種字字計較字意的教學法,能看出什麼人文精神我實在不懂。
我目前在大學裡讀政治系,在讀中國政治思想史時四書、老莊之類的這種東西都是必讀,老師老是喜歡發沒有注解的文本,要我們「不要在意單字,順順地讀,然後討論一下」
我認為要提升整體的語言程度,並不是讓學生去看一些和現代語文相差很大的東西,而是試著讓學生看一些比較貼近現代用法,比較經典的東西,然後鼓勵學生寫吧?不過順帶一提,現在的大學考試寫作文都是以噁心取勝的…誰會無病呻吟,誰就拿高分,我是一個考大學的時候作文拿了快滿分的人,我就是用這種方法對付考試= =
呵呵,我也是聯考作文差一分就滿分的人,要噁心,要八股,要正經八百,這我很擅長的,不然現在也不會淪落到寫最正經的公文了……
回覆刪除爲何大家好像都沒注意到我的重點!
回覆刪除還是我實在講太多了,
甚至不小心打錯了。
(晚自習快結束只能趕快打)
重點是在學習如何讀文言文啊!
還是在場的人都認為有沒有這個能力都無所謂。
而且如果單純以實用的觀點來看的話,
國高中課程都可以刪掉一半了。
現在上課了~
如何學啊!不難啊!由淺入深學續漸進就是了,本來就是這樣啊!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這樣教的,只是教材選擇上面老是選偏狹的死人文、祭文、民族主義文,其中看不到美感,只有暴力殺戮之氣。
回覆刪除所以會覺得無聊,更不用提非背下來不可這種蠢事了。
其實讀文言文南部南也跟教材內容有關,我想看紅樓夢跟看論語的難度差很多,看論語跟看詩經難度差很多,看詩經跟看易經難度差很多,反正越舊的東西越難懂,所以越舊的東西就越不實用,越沒有教的必要。
所以國小白話文,要的話配上最淺的詩歌,像慈母手中線這種「跟白話詩差不多」的東西,國中可以上「一點」明清文學配上簡單唐詩之類的,高中在去上部份更古老的。
其實國文課本最好避開思想教材,那玩意放歷史課本之類比較恰當,因為有歷史背景襯托,學生才能學會比較分辨,而放國文課本當成語文基礎課程,那根本是洗腦用的。
其實文字中都有要傳達的東西,讀那些東西不等於接收那些思想,而是讀另一種想法另一種見解。
回覆刪除不常回應毛毛牙的政治文,可是這次經驗有點震撼到我了。
是說原本我也不打算再回應下去了。
你的這篇文章有我認同,但也有我認為過於偏激之處(底下的留言亦是。像我也是受字字計較字意的教學法的查毒很深,但我不會因此想減少文言文比例)。
不過留言的後續發展是我始料未及的。
作文絕不是無病呻吟就能拿高分的。
這次模考班上高分的兩位的文章被老師唸出來,一個很明顯是因為營造的地域感和氣氛取勝,另一個是提出切合題旨的論點,即使文章平實簡單仍拿高分。
兩者都是我即為佩服的文章。而且絕對不是那種無病呻吟的東西。
我不喜歡那種完全反對一付知道怎樣最好的態度。
畢竟誰也不曉得如果真照那樣走又會演變的如何。
教育和孩子的語言能力不一定完全相關。家裡的讀書環境,家長心態,考試制度和很多東西都是很重要的。
我也不想多講了。
今天老師發下余秋雨先生民國89年於我校的演講稿,裡頭有些東西原本想打上來,後來想想也沒必要。
我還是乖乖回去讀英文好了。
另外詩經很美,而且也不難。
"國文課本最好避開思想教材,
回覆刪除那玩意放歷史課本之類比較恰當"
這下子變成,文史可分家了......
(又是國族觀洗腦,
變成科目合併利用了嗎?)
"不常回應毛毛牙的政治文,
可是這次經驗有點震撼到我了。"
我的想法也跟玥璘差不多......
(但是我政治文好像越回越多*笑*)
某遊俠,
莎士比亞戲劇作品的原文,
應該只有部分字句用法,
跟現代英文不同...
(因為是中世紀的現代英文)
說實話啦,現在有誰會主動去讀古文的?不多吧?
回覆刪除但我會喔~,我有我自己的閱讀方法,從我上高中以來,國文課從不聽,反正那種課程看看參考書不用上課也會。我都躲在位子下面看古文觀止、紅樓夢、聊齋、山海經什麼的。故事不論是什麼文體,都很好看:D
也許我要澄清一下,我也不能算是不喜歡國文的,我是討厭國文課~,討厭那種字字計較的教學方式。閱讀這種東西很個人的,其實沒有什麼一定要如何教才可以培養讀古文,我也不否認現在的教學對古文閱讀沒有幫助,幫助有,但有限。字字計較的閱讀其實對整體的理解是有害的。
不過關於作文…無病呻吟這一點我還是不認為有什麼不對啦,以前當老師把我的作文拿給別人看,然後要別人來和我討論時,我從來不會承認我是在無病呻吟XD;但實際上,應付考試那本來就是要硬寫出東西來,不無病呻吟也很難,只是要裝得不像就是了。以上是我的個人經驗。
順便定義一下無病呻吟好了,在我看來,只要不是發自內心想動筆,只是因為要考試而硬要寫出來的東西全都不算是真正的寫作。
現在的作文評分方式,我是指指考,閱卷者要看的作文很多,很容易被內容較誇張,又有潤飾的文章給感染,我這種人就是利用這一點……
簡單地說我是崇尚自由學習的人啦,凡是規定必須要讀多少比例的什麼文體,我就是不喜歡!詩經我也覺得很有,很美啊,而且可以當作早期人類學的資料,裡面有故事,可以激發想象空間,可是現在那種一字一句的閱讀方法就是會破壞他的美感,讓大多數的人以後再也不碰那些本來很美的故詩歌了。
至於文學素養啊…要培養一般學生的閱讀習慣,給他們古文其實還不如給他們有深度的白話文呢!我的閱讀習慣也是讀白話文得來的啊,有什麼喜歡閱讀的人一開始是被古文啟蒙的?
降低比例我也認為ok,如果那更有助於幫助學生培養閱讀興趣的話。還是那句話,閱讀是很個人的東西,現在的古文教學只會消磨學生對古文的興趣。如果說那是為了要培養古文的閱讀能力,那麼我們可以來想想看,
是要培養一群可以讀懂古文的學生呢…還是要培養一群會去自發閱讀的學生?
(當然你也可能說兩者都有不是更好?但如果其中一種教學讓學生消磨掉他們的閱讀興趣呢?)
玥璘:
回覆刪除作文如何拿高分,這坊間一堆補習班或書籍在教,真的很「假」啊!
我不是說好好寫不行,只是目前教育下面作文是有公式可言的。
至於詩經難不難……我想用比較級來看的話,真的越古老平均上越難,我覺得用玥璘的程度來跟平均值比本身就有問題,因為我知道你這方面很強啊!但教育政策是給平均值使用的,特例需要的是特殊教育,這要分開看待,至少,我相信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文言文不是什麼快樂的學習目標。
麻衣:
文史不能分家,但分課程的用意在於,歷史教學有比較意義,但單純的文學教育則否,所以歷史課程可比較儒家思想與其他哲學體系,國文課比較難達成這種訓練,而我很不喜歡千年來這種獨尊儒術的教育方針,因為這叫洗腦。
Cynthia:
調整比例不單純是把眼光放在國文一科,我上面提過,現在學生要唸的東西比以前的多太多了,廣度的增加意味著深度的減少,畢竟,學生都是凡人,你絕得這幾年來學生平均智商真的就突飛猛進到可以同時裝下舊教材跟新多出來的東西﹖
當你全盤考量時,有些課目「便簡單」就很自然了,對國文科來講,「變簡單」就是文言文變少,這不是否定文言文,而是肯定文言文是比較高階的學習目標,而在降低難度的條件下,當然就是減少比例了。
有這種問題的又不是只有國文一科,而是每科都一樣,之所以會被特別提出來,就真的只是有人想鬧而已。
至於本格的政治文,人各有志,不想看大可跳過,我也沒強迫人的意思,隨各位高興囉!
關於文言文比例的問題,我有寫過一篇文章,找到一些資料給大家參考:
回覆刪除「95暫綱新課程九月上路」一文,有國文課綱召集人柯明慶教授的說法:『柯慶明說,百分比之間看起來好像調整很多,事實上,簡單來講就是文言文39課,白話文37課,可以彈性加減一課,文白課文比就會是38課對38課;所以只是每冊「一課換一課」,高中三年下來,六冊就是換了六課而已,「如果這樣,就要搶救中文,那中文也未免太可憐了」。
…
如果從語文教育的觀點來看國文科,現在一本國文課本裡只有3課白話文,少得可憐,大家都說語文能力差,其實就是因為讀太少的白話文,反而更應加強白話文訓練,否則去學文言文,可現代人又不說文言文,語文能力怎會好?所以國文不應當只是語文教育,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要能選擇人生未來的方向及規畫,高中生應該要有人教導,要傳承文化,國文是要負起一半責任的,所以它也應該是人文教育。』
向陽先生「高中國文教育應以文學欣賞與語文應用為鵠的」一文,從這篇 2004.11.28 的文裡節錄一段描述課綱擬定的過程及後來產生爭議的過程:『這次引發爭議的高中國文課綱,事實上早在去年八月上網公告,並由教育部辦理北、中、南、東四場公聽會,由於爭議不大,因此在今年八月五日獲得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修正通過,並於八月三十一日公佈。從程序來看,這個過程總計歷經一年時間,公聽會也有全國各校派出代表分區參加,可說已經周諮博議,媒體當時報導還指稱國文、英文、數學是較無爭議的課程,何以一年過去,立委大選前忽有某高中退休國文教師對外表示「教育部大幅修改國文課程綱要,教師都不知道」,直到某民間書商邀請北部高中國文教師,徵詢教材編纂方向時,「教師才驚覺轉變」,「對修訂內容表達強烈不滿」,並認為這是「去中國化」?兩相比照,這次爭議,不在課程如何修訂,而在炒作「去中國化」,目的相當明顯。這不能不令對高中國文教材改革抱有真正期待的人感到遺憾,因為這將模糊化國文課程及其內容的改革,口水無法幫忙我們的下一代。』
讀過課綱召集人及向陽先生的文章,中文能力不錯的人應該都能了解「去中國化」只是守舊派文人不切實際的憂慮及媒體的炒作。
如果是你擔任課綱召集人,負有責任要改進目前真實的國文文學教育,我相信你也會做出類似的決定。畢竟,二十一世紀的語文教育若還是承襲著一兩個世紀前的私塾式教法,背誦文言文、整天句讀訓詁,不管是再怎麼擁護古文的人,也知道這是跟不上時代的吧。
所以我說余光中之流是包藏禍心啊!搶救與文是假,文化霸權是真啦!
回覆刪除那些當老師的都很怕把文言文減少啦,教文言文比較簡單,一字一句的解釋就可以把上課時間拖過去了。少了文言文,他們就挫賽了,因為教完白話課文的生字之後,他們不懂得怎麼教學生學習、欣賞、體會別人寫的白話文。所以才說一些什麼,學生語文能力越來越差,都是文言文比例太少的屁話,來掩飾自己的便宜行事!
回覆刪除原來還有這種看法,那這就是師資培育的問題了,因為賞析這種東西可以很個人,台灣傳統教育並不鼓勵創意,你看參考書這下要怎麼編?
回覆刪除因為以後的參考書可能是作者其他文章或其他延伸閱讀,這對學生是好的,對教書匠是惡夢。
看了這麼多討論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
回覆刪除在這裡留言的都是喜歡閱讀古文的人
而且之所以喜歡純然是興趣
而不是因為被迫學習
只要有給過機會去接觸
有興趣的人自然會想辦法去學習
只要老師肯協助解惑予以指導
古文所佔的比例減少根本不會是個問題
所以問題在於
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興趣
老師是不是願意提供課本以外的協助
至於語文能力的優劣
只要達到基本的詞能達意就夠一般人生活所需了
倒也沒必要要求人人都得滿腹經綸出口成章
反倒是品格教育才是個大問題
學生四處可接觸到的儘是些反教育
社會、學校甚至家庭都在做些錯誤示範
學生如果看不到正確的示範
要怎麼學會做正確的事情啊?!
這也是為何當討論生活與倫理課程時,有人討論麼教,卻有人討論要怎考啊!
回覆刪除串聯到時事,那些哀嘆國破家亡,用優美文言文寫出作品的作者,本身都不是災民,而比較接近現代的記者。(真正的災民哪有空在那邊推敲琢磨?)
回覆刪除話說,我直到大學後接觸到幾篇古代小品文,才真正感覺到文言文的可愛之處,問題是那些小品文寫些雞毛蒜皮,一點都不國破家亡、典故不夠多,又一看就懂,沒有當作國文教材的價值,在某些人眼中大概是上不了檯面,稱不上文言文。(就是說沒有考試價值,自己讀好玩用的)
每次聽到說因為當今學生的語文程度低落,然後就說要提高課本中的文言文比例,又扯到去中國化,我就感到非常無奈.我基本上很贊同毛毛牙板主與眾多網友的意見,對這點就不再贅述.
回覆刪除我想對高中生玥璘有所回應:我認同你說的,高中國文課應該教學子如何去賞析文言文.正因為如此,適度降低文言文的比例更可以達成這個目標.首先,我們應該都同意要真正學習某種能力,必須有兩個要素:(1)講解清楚與(2)重複練習.我們看看降低文言文比例對這兩點有何影響.
課綱中降低文言文課文比例,並未大幅減少篇數,學生仍然必須讀一定篇數的文言文,所以不至於剝奪重複練習的機會,更何況要練習,老師可以補充教材,學生有興趣還可以自動學習.
不過,減低文言文篇數,其實更可以細緻地去分析講解這幾篇文言文.我們看看當前中學上國文課的情況,白話文比較「簡單」,老師不都是上得比較快?文言文比較艱難,所以要花多一點時間講.如果每學期文言文可以少個兩篇,老師花在講解其他文言文課文的時間說不定還增加了,更可以充裕去討論與賞析.我相信對學子而言,這比每每趕進度草草了事更有幫助.不是嗎?
台灣的教育交給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普遍缺乏深度思辨的能力,更缺乏邏輯分析的訓練.我們學了太多浮面的東西,就用反射直覺去應對,所以對於名詞術語口號琅琅上口,卻未能真正去深思到底意義在哪裡,道理是不是那樣.這不只是語文學習,對自然科學對人文社會學科也都一樣.所以才會人云亦云喊「鎖國」,喊「去中國化」,哭訴「M形社會」,到處都在宣稱做「生物科技」,侈言在擁抱「藍海」,但是通通都名實不符,沒說不清楚到底內容真正是什麼.
讀文言文也是一樣.有些小品文在生活中找樂趣,是什麼背景下能夠讓文人這麼做?有些論說文的邏輯到底通不通?還有些文章要諫諭時政,卻拐彎抹角,為什麼?還有,祭文寫得那麼囉唆,又是為了什麼?這些不都要花時間去解析?如果一冊課本中古文太多,還有多少時間能去分析講解這些?老師只能趕緊把課文講解成白話,讓學生快快去背起來,以便應付考試.這樣真的對提升語文能力有幫助嗎?
所以我認為適度降低課本中文言文的篇數,更有利高中生學習古文.
纖毛蟲的意見很有意思,我滿喜歡的,不過依現在考試領導教學的狀況,要老師願意花時間討論文言文之美,可能還需要動點腦筋。
回覆刪除其實老師自己懂不懂文言文之美都很有問題了。
這一點看她們能不能體會白話文之美就知道了,美的感受是一樣的,如果會排斥白話文,要我相信這種老師體會文言文……
我才不信。
排斥台語客語也是一樣的,因為這兩種語言更接近文言文。
星期天(6/8)那天,轉到56台看到于美人在主持”國民大會”,那集請了一堆老師來討論台灣小孩的國語文能力,標題還訂”台灣小孩的國語,夫子也瘋狂”。記得有一個老師,應該是建中的國文老師陳美儒,還說什麼,「我們的孩子,考試時對古文的了解,說明解釋比較拿手,對像是黄春明的文章,頁次20幾頁,唸完以後,也不懂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教育部降低古文比例,是在為難我們的孩子!」竟然有這種老師,真是夠了,不懂得教學生如何欣賞黃春明,反倒拿孩子當藉口,怪別人把黄春明的文章列進教材?!如果老師在教離騷的時侯,不把時代背景交代清楚,誰會了解屈原的心境,又誰會說他是愛國詩人?屈原的時代背景會比黄春明的時代背景更接近我們?這種老師太多了,教育環境怎麼可能會好?
回覆刪除那位天才老師的講法更證明降低古文比例之必要性。
回覆刪除說明解釋「罕用詞」有什麼了不起?十之八九可以用猜的猜出來有什麼好教的,只會教這種無聊的東西有什麼好高興的?而學生只會硬背這種無聊的東西有什麼好高興的?
而看文章無法回答意境,這才是真正需要教的重點啊!你看網路上老是有人在唉唉叫說自己不會寫讀書心得,連個心得都「不知道怎麼寫」,這不是很糟糕,心得就是「你看完在想什麼?」的意思,如果只看見說明解釋,這種人一點用也有,只是工廠作業員水準,沒有歸納彙整能力,更沒有研發創造能力,這種人能有什麼競爭力?
我長期在罵老師不是罵假的,多得是不會教卻又自以為了不起的。
連基本教育理念都有問題啊!
狗屁不同,理論邏輯不通,說拿專業,所謂無能不是術語上溝通不當,而導致職業上策略錯誤,而是在某種職業上學習不足,而導致策略上的失誤,就好比醫生,所說的術語主要是讓病人了解,可是,醫生無能則主要是嘴巴上說一堆專業性的知識,可是,再醫治病人的時候,拿不出專業性的醫術,
回覆刪除或者拿老師來比較,有的老師不擅長某一科系卻要他來交那一科系學生,那他當然不知該從何下手,那這就要看上司如何用人,自然就說不上是專業
項你們所說的降低文言文的偏數,這點我也是很同意,主要是光是要唸英文這麼深奧的外國語文還有其他科目,在競爭當中,那種無形壓力是重人所知,目前據我所知,現在的人都太過於依賴英文,也導致不論是文言文或者是台語也都逐漸被忽略淘汰,因此,我更加覺得台灣更應該讓外國人知道世界上不是只有英文重要,台語和文言文甚至白話文也是很重要,而不是自家人這樣吵鬧一個空話題
回覆刪除阿茂:
回覆刪除老實說我看不大懂你在寫什麼耶?沒能好好執行自己工作就是無能阿!不管原因是什麼,這是結果論的東西。
對國文中的文言文(古文)用國語(北京話)讀誦, 真是不尊重台灣祖先之文化.
回覆刪除我們來了解台語(閩南語/客語)之典雅 與 源流 才是真的 ^_^
外國人的"唐話"為何不是現行之國語(普通話/北京話)? 那麼是啥??
日本江戶時代(明末清初) 之唐話為何不是 "北京口" ??
而是 "南京口、福州口、漳州口 "
葡萄牙 《羅明堅、利瑪竇〈葡漢詞典〉所記錄的明代官話》
明代官話 -> 洪武正韻 為何也不是 "北京話" ?? 而是明清時之 "南京話!!
韓國研究古代百濟漢文讀音也不是 現代國語(北京話) !! 而是接近於客語/閩南語 及 粵語
日本 漢音 研究專家 嚴棉 《從閩南話到日本漢字音》此研究大作主張如下:
嚴棉 前兩年(Sung 1989、1992)把日本漢音和吳音跟漢語的上古音、中古音以及現代的幾個漢語大方言做了一個系統的比較研究,發現日本漢音和吳音實際上跟閩語,尤其是閩南話所經過的相同的歷史音變(包括主要音變primary sound changes 和次要音變secondary sound changes)要比跟其他的漢語方言為多。
因此,認為日本吳音當是藉自古閩語(Old-Min),而不是現代的吳語。說古閩語的人在南北朝時代原是居住在長江下游的江浙一帶(也就是現在的吳語地帶),後來因為五胡亂華和水嘉之亂遷移到福建。而現代的吳語則是來自唐代的長安方言。
根據《日本書紀》(720)的記載,唐朝朝廷曾派遣兩位“音博士”到日本教日本人念漢文,所以日本漢音是從唐代的長安直接傳人日本的。
更加濟來龍去脈說明, 請參考下面網址:
http://www.taigu.org/forum/viewtopic.php?t=312
[免費e台語教材]來學漢字台語-真豐富台語雅音教學影音檔
國中/高中課文 台語雅韻讀誦 & More...
台語雅音抑揚頓挫, 鏗鏘有韻 影音檔 + 如何用台語辨 語調/詩詞平仄韻
http://www.taigu.org/forum/viewtopic.php?t=315
(進入後 往下捲動數頁後, 即可見 "豐富台語雅音教學" link
敬請幫忙將頂面網址 or 其內資訊轉貼/轉寄
匯聚更加濟人鬥陣來行動 - 宏揚臺灣話河洛韻
感恩! 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