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樂生的風風雨雨

起因是這酥餅的一篇

我自己的感覺是,現在要講保留實在是晚了點,雖然我很希望保留。

注意到樂生問題是許多年前民視異言堂的節目,裡面有很詳細提到樂生的問題,當初可沒那樣多建物被拆毀。

重點在於--路線早已經規劃好了。

簡單說,早在路線規劃的當時,這個問題就該提出來講了(我知道有講,但真的只是講講,一點「社會運動」的樣子也沒有),等全部都規劃好了,也動工了,甚至部份建物都已經完工了,才想要拉高抗爭層級……
##CONTINUE##
很難不被認為是故意的。

何況參與樂生保護運動的人,許多都是前一陣子「認為民進黨談228時機有操弄選舉意味」的人,想想這些人現在選的又是什麼時機?

這幾天看見一些論調,包括要變更設計、懲處相關失職公務員……

請問變更設計要不要錢?這部分好談,如果有共識要保留,台灣人也不是出不起這些錢。

懲處相關人員……

有誰做錯事情嗎?路線是誰規劃的?設計是誰作的?是公務員嗎?這種威脅人的方式,想要讓相關部門公務員提供行政支援?門都沒有,不理你就不會被懲處的不是嗎?或者說,這種懲處根本不會成立,人家又沒做錯事。

樂生案已經變得很複雜了,捷運主事的是台北市政府馬英九,但當年規劃時台北縣是蘇貞昌當縣長,規劃過程中歷屆行政院長都想選總統,機場線終點的桃園呂秀蓮可是前縣長,捷運沿線土地……很難想像沒有民代介入,全國民代之首的王金平會不知道……

事情拖到現在才想抗爭(美其名是檢視總統候選人人權政策),誰會理你?捷運延宕造成的困擾比較大還是樂生建物保存?

我一直是支持樂生建物保存的,當年民視的節目出來,我還上網尋找相關資料,當時也有連署,不過以我個人來說,頂多也做到這樣而已,如果那些真的很想為樂生做事的人當年能有更積極的作為,我也許會再支持,現在……太晚了,因為事情變亂了。

樂生最近吵的很厲害,但我直到看見酥餅的留言才表態,因為實在不知要從何講起,如果花一點錢(比方說十億)就能保留的話,我認為是值得的,但現在的時機真的是差到極點,就算改了反而省錢我看都不會被接受,討論早就失焦了。

接著我又做了些補充:

從抗爭升高的情況來看,正好證實了我所說的「為時已晚」……

樂生的抗爭,沒錯,已經很多年了,我也注意很多年了(也只是注意而已,我承認在這項議題上我不是行動者),想保留的人該找的都有找,的確沒太大效果……

那現在就有效?之前該下決心升高抗爭規模時不這樣做,現在這種時候?

為何現在不適合,簡單,總統選舉。

我們都知道媒體大多被中資壟斷,專門製造對台灣不利的消息。

沒錯,現在的抗爭,要找就找大的,找蘇揆當然比較有話題性,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到不覺得是找錯人,雖說否決文建會90%保留案的是馬英九。

不過在媒體上呈現出來變什麼樣子?支持樂生的人也許該想想,在我們這些關心樂生但也關心台灣的人來說,哪一邊的選擇比較重要?

我必須說,這件事情,藍綠政治人物當初的規劃都不是站在樂生這一邊,你說他沒考量文化保存也好、不關心人權問題也好、規劃欠缺整體性也好,我都認同些批評,我自己也這麼想。

現在提出的9040的保留案,都只是保留一點點而以,而且當初的生存環境不管怎樣都將變得不適合居住(就算用90的保留案,也只有文化意義,院民們繼續住的話,居住品質會比新大樓好嗎?我很懷疑)。

換句話說,早在路線確定的時候就該把抗爭層級拉到最高了,而不是現在,因為在這種狀況下人權議題已經不夠有力了。

目前我自己是支持那個90%的保留方案(不然還能怎樣?),先不管可不可行,講白一點,以台灣的經濟能力,廠房拆掉重蓋都沒問題,問題是誰能背這個政治「罪名」。

當支持樂生的人把拆樂生變成一種「罪」時,這件事情就已經沒什麼好談了。

如果當時規劃中提出反抗,那時再大的反抗都不會形成一種罪名,而是要求一個「討論的空間」。

當樂生的人權問題被強調。

當樂生的文化資產保留與觀光資源連結。

當「徵收旁邊別人的土地」比「拆掉樂生」相較之下比較便宜。

這時可以談。

但路線已經定了,工程已經做了,錢已經花了,然後再來說人權(等通車的人權跟院民人權),說文化與觀光(已經拆70%而且除非有專門車站停這裡,不然觀光……),還要「追究」當初決策人員的責任,而且還在總統選舉時提出來……

目前主要候選人幾乎都多少有些牽連,而且顯然都不是站在樂生這一邊,你要他對之前他下決策時想著的那批選民說「我們反過來做吧」……那敢有可能?

的確,如果激起足夠的民意,是可以扭轉這些候選人的說辭,但在目前媒體偏頗報導的環境之下,如果支持樂生的人沒注意到自己變成打擊政敵的工具的話,像我這種人當然選擇「不要變工具」啊!

對我而言,這是在樂生與台灣之間做選擇,不愉快的選擇,但我還是會作出決定。

如果讓我獨斷決定,我會說捷運拆掉遷遠一點(換地方當然會變成拆別人的房子),房子留下來,人也留下來,這點錢台灣還花得起。

但這可能嗎?我又不姓蔣。

基本上我是比較傾向以權謀角度看這件事情,沒辦法,本來單純的開發問題,被用來綁大選,逼得我只好用權謀角度看待這件事情,因為不這樣看的話,很容易忽略了對台灣有更大影響的問題。

我覺得很多人在討論時,都忽略了政治人物只不過是人,而且只有「對控制別人很有興趣的人」才會去當政治人物。

從政是為了利益,這是絕對正確的出發點,我是如此深信的。什麼為國為民?可能嗎?

現在一群人出來說要為樂生做很多事情,其實都是一種政治動作,為了獲取「利益」(保留喜愛的文化是種利益,打倒上位者也是種利益,至少很爽)。

你挑選總統這種「人生最大賭注」的下注時機來跟這些政治老手玩……

如酥餅說的,挑錯戰場了……

不過我欣賞他們「為愛向前衝」的精神,更何況我本來就支持樂生保留案,只是「我只支持樂生保留案」,不想跟選舉有關係……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