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是十多年前開始構思,後來在我太太(當時還是女友)鼓勵下動筆,本來只想寫個三萬字參加比賽用的,沒想到在原有結局前後又加上一堆,變成一部目前已經36萬字的大長篇。
但卻沒有寫完,四年前明澄出生,這部小說也從此斷頭,停在第二部前半。
雖說我結局的部份已經先寫完了,但中間的空白卻一直沒去填滿。照顧小孩忙是一點(累到腦袋像漿糊啊……),這幾年我看書的量更是爆增,這跟blog轉型專寫書評也很有關係,我會一直催自己要再多看一點,甚至找舊書出來複習。
找啊找得,昨天在整理櫥櫃的時候,發現一本我四年前印出來自爽兼校稿用的歸途第一部(28萬字),一種懷念的感覺湧了上來。
明明是熟到不行的故事啊!明明內容全是我花好幾年時間慢慢推敲寫出來的,但為何會覺得「懷念」而不是「熟悉」?
四年了,我已經四年沒動過一個字,雖然心裡想著「總有一天要寫完」,但實際上就是沒進度,連我去年請假前發願要動筆,結果卻是連看都沒看一眼。
於是我坐了下來,從第一頁開始翻起。
微風輕拂,山坡上的草原發出沙沙的聲響,宛如大地細語。突然,當初的感動回來了,原以為我已經看到厭煩、為了劇情想破頭的,但突然間一切都回來了。
遠方,在那生長著參天巨木的銀華森林裡,除了少數不合群的綠葉還 吊在樹梢硬撐著之外,幾乎全成了艷麗的火紅色。閃爍著紅寶石光芒的紅葉,大片大片的佔據山頭,宣告著炎炎夏日的離去,凜凜寒冬的將近。若是在傍晚,當天空掛滿了彩霞的變幻色澤時,站在遠遠的地方欣賞這座美麗森林的話,還真像是看見整座山燃燒起來一樣哩!也難怪東方平原流傳的古老傳說中,這裡是天神在冬天為了要取暖而燃起的火炬。因此銀華森林及附近區域在古時候,便被卡頌人稱做「瑪薩伊‧塔」,意思是「諸神取暖之地」。
當初為了建構世界觀,查閱多少相關文獻、為了書中人物使用的語言,我花多少時間在整理台灣原住民語彙,這一切只為了把我曾有的夢境、心碎的經驗、憧憬的理想化作文字。
曾經文思泉湧,最高紀錄一天寫八千多個字(只利用下班時間),如今一個標點都點不出來。
但昨晚突然都不一樣了,因為我在閱讀當中,自己受到感動。
這是我自己的書,也許不怎樣,但總歸是我自己的,一個「一切歸我」的作品,好壞全由我負責。
好充實的感覺啊!
以前小說曾在「唬爛聯合軍」連載過,算是受到好評,但其實看的人……有耐心在網路上看幾十萬字的人並不多,但這些網友的肯定曾經給我不少動力,當年的互批同時也累積了我寫書評的功力。
如今重新翻閱,有點陌生感覺。這來年我看了數百本書,寫了三百多篇書評,讓我驚訝的是,我能給自己的作品一個好得評價,雖然很主觀,但我卻相信自己的眼光。
當然,不是說沒問題,光那些錯字(陸續抓了這麼多年,還是不少)就夠糟了,還有部份的矛盾,以及重新有了靈感之後,需要做些修正的矛盾。
若要接著寫下去,前面的內容需要做些修改才行。
但我又再一次愛上這部曾經佔據我大半生命動力的小說,這次的熱血能夠撐多久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我能夠持續下去,把他完成,作為給自己生命的一個肯定。
如果,只是如果,如果我明年的贈書活動改送大家歸途第一部的影本,大家覺得怎樣?可以嗎?
老實說印歸途花得錢會比買書送各位還要貴,因為歸途真的太厚了……一年沒工作,現在我很缺錢啊……
-----------------------------
歸途第一部:納席華,2017/1/23上市,好評發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