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再造裡的公民參與專業評估

前兩天皓雪問我有關石碇老街再造的一些問題,不過那個地方我已經完全沒印象了,上次去的時候我還住台北,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總之,他給我看了一些「並不奇怪」的照片,就是老舊街坊裡面的幾根鋼筋梁柱,有點像要蓋鐵皮屋的樣子,老實說類似的畫面在台灣到處都是。

後來他又給我看了一些「完工後」的照片,接著我知道這個工程要價一千多萬……

大家不妨先看看這篇「讓人傻眼且無法理解的石碇老街改造工程!有沒有人可以救救這被改壞掉的老街呀!

我自己從事社區業務已經七年,雖然是個混吃等死的傢伙,但該看得到也沒少看,該動腦筋的更是動一堆,只是我有夠懶而已,要我戮力從公,那是不可能的,但要我出餿主意,這我到敢說算有點程度的。

既然說要街坊再造,我們就先不管那些重劃區之類高級地段了,通常需要再造的地方,都是老地方,可能是老街、農村,而且重點是,都是沒落或開使沒落的地區。



簡單說,就是看起來舊舊、髒髒、擠擠,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覺得住在這邊人也會跟著生鏽那種。這種地方很多,而且跟一般人的直覺不同,反而是都市比較多這種地方。

皓雪提到的石碇,以現在觀點來說當然算郊區了,不過「以前」(所以舊舊)那裡可是鬧區啊!只是隨著時代演變,他不再是鬧區(所以髒髒),但鬧區常見的「擠擠」(鬧區建築規劃)還是存在,於是給人的感覺就是不舒服,連拍照都想用黑白模式那種,甚至刻意加上一些雜點……

但這種地方是有文化豐富性的(相較於純粹的老舊農村,會更加多元),而且住在這裡的人,通常也會記得一些過往的榮光,而為維持或恢復過往的榮光,最重要得,莫過於街坊再造了。

街坊再造是個全面性的整合工程,你一定要先想好這個工程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你的未來想像是什麼,如果你想不出來,那就註定失敗。

雖然不是正式調查,但我可以提一點個人經驗。小時候我參加過繪畫比賽,主題是未來的嘉義市。三十年前畫這類主題的話,幾乎清一色是太空城,你可以看見大家畫得都是摩天樓、飛梭,一堆軌道跑來跑去的,但就是沒山沒水沒草沒樹。

其實那個年代,你在全國舉辦這個比賽,畫出來的東西都差不多。那是個沒有土地記憶的年代,台灣的學生沒有學到土地的情感。

這幾年我看見相同主題的比賽作品,但大家的想像不一樣了,雖然還是有飛梭這類東西,但是綠色變多,還有當地地景變多,比方說嘉義公園或阿里山火車會被留下來。從這裡可以明顯看出,人民心裡在意的東西開始轉變,我們會想要保留一些東西,想要做一個有記憶的民族。

問題來了,涉及老街的時候,你要保留什麼東西?既然說要再造,總是會弄點新玩意吧!

我們這樣區分好了,分成全面破壞、部份破壞、全面保留三種。

首先是全面破壞……基本上「重劃區」都是這種的,你去看信義計劃區,有沒有以前的遺跡留下來,那裡我小時候還是一片農田耶!

但這種建設方式現在不流行了,因為明顯是在砍斷土地記憶,是一種思考很膚淺的開發方式(我們可以看看胡志強如何的想要毀掉惠來遺址,就可以知道這傢伙有病)。

再 來我們談全面保留,這是最花錢的方式,但所以夠格被列入世界遺產的老街,都是這種等級的,簡單說,就是「外觀」不能有變動,你必須把它修復到跟原來一樣, 雖然地下可能已經埋了網路線。不過要做到這種地步,通常是因為這個地區「本來就」保存的不錯,所以才有機會進一步採取全面保存的方式做街坊再造。

所以,折衷的部份破壞是最常見的類型,不過說是部份,然還是有比例的不同。

會想要做街坊再造,你要先弄清楚目的在哪,通常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商業運作問題,國內從事街坊再造的案子,這個理由應該是最常見的,佔了絕大多數。

簡單說,這個地方以前很風光,現在沒落了,大家賺不到錢,怎麼辦?

賺不到錢的理由,就我上面寫得,也就是舊舊、髒髒、擠擠,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覺得住在這邊人也會跟著生鏽那種。簡單說,不是人家會想來逛,當然也就沒有消費啦!

所以呢?怎麼做?舊舊的?那變新好不好?髒髒的?那弄乾淨一點?擠擠的?那拆掉一些好不好?給人不舒服的感覺?那要怎樣變舒服?人會生鏽?那要上油嗎?

當你考量這些改變措施的時候,「破壞程度」就出來了。

舊舊的,那你要變新還是變特色?因為這兩種改變,最後都是為了要讓環境變得看起來「不髒」,而是閃閃發亮或者古色古香。沒錯,同樣是牆上的污跡,你可以讓它看起來很噁心,或者讓它看起來有歷史感。

等你看起來順眼了,空間也會跟著開闊,因為人的視野會展開,不再閃躲讓你感到不舒服的「缺點」,人在這裡也會覺得有活力。

是的,最後歸結到一個真正關鍵,就是那個「舊舊的」感覺你要如何處理?是改掉他還是修復它,甚至接受它、美化它。

鹿港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那種保存舊舊感覺的例子(雖然有些紅磚看起來實在太假,不知道是預算問題還是專業功力問題),西門町則是一直部份翻新,弄成一個時光大雜燴的例子,奮起湖則是幾乎全都是新玩意,只是規劃不好,看起來不大新,反而更亂而已……

這沒哪個比較好,只有規劃執行還有「維持水準」的問題。

其實這類街坊再造,最重要得是當地區居民參與,畢竟是他們在住的地方,以後的維持也要靠他們,所以居民的想法絕對是第一優先。

但正如我上面提到幾十年來小朋友繪畫內容的演變一樣的,一般社區居民,簡單說,在社區發展以及營造社方面可能根本是個外行,他們的想像會比較狹隘,尤其可能過度樂觀,或者過度自卑,所以會很單純的想要……比方說變成台北市東區的樣子。

如果全國的老街都改成像信義區,那還老嗎?

所 以我們需要專業團隊的介入,不過這也是問題所在,這些年來我聽過這種社造輔導團隊的情況,比較好得是輔導社區民眾,比較糟的則是全都自己搞。當然還有更糟 的,市政府單位自己動手,搞到反而被居民嫌到不行,比方說台中市區的河川美化工程,就被一堆人罵,這次石碇的狀況也是。

先不管我的感覺, 石碇人對於這次的老街意象滿意嗎?這我不知道,畢竟網友的轉述總是片面的,不過我從照片看起來,覺得像是個規劃失敗的水族館櫥窗啊……總之是個很突兀,跟 背景一點也不搭的怪東西,不是說你不能搞新潮,人家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可是新潮到不行,卻一點也沒有違和感,你在老街入口弄個有洞的水泥體(居然要一千 多萬?),到底想呈現什麼?

以我的經驗,這類街坊再造,所需時間都相當長,建築的時間很短,關鍵在於教育、討論、共識,這段時間非常長, 但卻也是最重要得。因為業務的關係,我參觀過非常多這類工程,甚至我自己出遊,也會特別留意有沒有這類社區工程。我必須說,很多看起來很漂亮的工程,過幾 年就荒煙漫草了,有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工程,卻漸漸融入居民生活,而呈現出特色,比方說嘉義的崇陽古道,其實也沒什麼,短短的小巷子而已,但長期下來卻有自 己的風格。這類小型社造,台南市很多,大家不妨注意看看哪些有在照顧,哪些補助款拿完就放掉了。
崇陽古道
關鍵就在於居民的參與,如果這個工程是居民共識出來的東西,那能獲得的支援將會非常多,比方說志工的維護、持續的美化、熱心的解說,這都能增加這個再造工程的價值,讓工程成為商業機會的起點。

又或者沒人理他、被亂噴漆、放垃圾、住流浪狗之類的,因為連居民都看他不順眼,結果就越看越不順眼。

我是不清楚石碇這次的工程規劃情形是怎樣的啦!畢竟審美觀大家都不同,倒也不能一味的嫌人家的設計有夠爛,重點在於,社區居民參與程度如何?專業溝通是如何進行的?改造設計有沒有經過充分討論與共識?未來的維護分工如何?

老街再造是永續工程,目的是要延續老街生命、創造新價值,所以如果沒把未來五年十年的想像先拿出來討論,就會變成國光石化或核能電廠這種短視近利的賠錢貨了。

如 何創造新價值,是這類工程的關鍵命題,不管是人文價值還是經濟價值(通常都要),尤其老街的再造,通常都是為了強化懷舊意象,並且結合當地特產(不管是三 峽、美濃、太麻里還是鹿港),是一種深度依賴結合觀光目的的工程。仔細想想,你要讓民眾理解歷史文化、觀光行銷、建築、美學、導覽解說……教育永遠是最重 要得,但我們政府到底花多少經費在社會教育這一塊呢?還是要白海豚轉彎、覺得核電廠像菩薩。有這樣的政府態度,人民對土地,到底會有哪種情感?大家不妨想想。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