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地震

出版業地震

去年中跟今年初兩件出版界大事:

[新聞]凌域國際爆財務危機
[新聞]誠品強勢談判,出版業冰風暴

我知道,閱讀實體書的人口在全球都有下降趨勢,本來讀書風氣就不盛的台灣,自然也不可能好到哪去。雖然我自己是一年買上百本,看的書當然更多的人,但相較於我一年難得買一本書的父母,這一平均下去……
##CONTINUE##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書店,但因為住鄉下,也不是那麼常去書店逛,直到國高中時期在市區唸書,才比較有機會到書店去,但也只能利用放學到補習這段時間的空檔逛一下,何況當時我比較喜歡去電動間。

別問我圖書館,我念的國小跟國中根本沒有圖書館,高中雖然有,但因為課業繁忙,使用率不高,何況借閒書還要被念,乾脆不要借。

總之真有機會好好逛書店,是大學之後的事情了。當年考上台大,上台北第一件注意到的事情,就是書店好多,學校旁邊就有金石堂(收了)、東方(收了)、聯經(還在撐)三間比較大間的,小一點的一堆,更不要提讓我眼界大開的誠品(剛開幕)了。

逛歸逛,其實當年也沒多少錢可以花,逛書店真的就是逛書店而已。直到就業之後,我才開始一年一個月薪水的購書規劃,直到今日已經十多年了。

其實這幾年我有注意到一些現象,比方說出版社激增(跟十多年前比)、書版書籍類型多樣化、出版書單變多。某方面來說這當然是好事情,但問題來了,國內出版業要多少收入才能支撐業界發展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像我這樣的買書法雖然不是最多,但已經算多了。

以下有關業界數據全是亂猜的,只是隨便估一下,沒以任何調查數據,先強調在先:

比 方說我一年花4萬元買書,想想也不過是一個人一個月薪水而已(我不知道出版業「平均」薪水多少,或者有沒有分紅制度,這樣平均是高估還是低估我也不知 道),那麼要有13個人像我一樣買法的讀者才能應付一個員工一年薪水﹔而因為一本書要分給書店、通路商、出版社、印刷廠、廣告公司、國外版權所有人、翻 譯、作者……等等有的沒的公司或人員賺,那放大一點好了,可能要260個人像我一樣買法才能讓出版社一個人領一年薪水﹔但實際上,國人平均購書量只有四點 多本,很不科學的簡化成一年1000元的購書預算,那要10400個人買書才能支撐一個出版業員工一年生活……

我不知道出版界規模如何,隨便抓個數字,就算一家出版社平均有10個人好了(我知道有大有小),如果國內有1000家出版社,那就是10000個出版業員工,也就是需要10400*1000=104000000個購書人……這個數字遠多過國人人口。

就算我狠心一點,把員工平均薪水砍一半,那也要5200萬人口一年買1000塊錢的書才可以。

再砍一點,一家出版社只要五個人就好,那也要2600萬人口一年買1000塊錢的書才可以……

何況我知道出版社員工薪水「平均」不大可能只有兩萬、員工也不可能「平均」只有五人、國內出版社數量絕對不只一千……

怎麼算都很慘,我還沒把賣不掉的書所造成的庫存損失算進去勒……

出版社太少、薪水太低、員工太少,都會讓出版書籍的質、量下降,所以如果要維持傳統出版業的生存,唯一可行的只有大家多買書,偏偏這是一點是最難做到的。

說 國人不看書,但實際上,國人接受的資訊量有下降嗎?我相信這一點是否定的,現代人的資訊量來源太多了,可不是只有書而已,用現代人書讀的少來說現代人不長 進,我想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因為網路上的資訊跟書籍一樣有好有壞(我承認網路資訊平均上比較差)、電視媒體節目也一樣有好有壞(我承認平均上也很不怎 樣)、雜誌、報紙也都是這種狀況。

但懂得篩選的人,不管用那種媒體都能獲得遠比十多年前的人更加豐富的資訊。

問題來了,時間一樣多,資訊來源變多,分給書時間的不變少不然是要怎樣?所以,決不能說看書時間少這個人就不長進,出版業可沒偉大到可以獨占所有優質資訊來源。

所以出版社不好過根本是當然的事情,假如你是「傳統」出版社的話。

對了,其實國際紙漿價格大漲、版權費提高、國內經濟不斷被惡意唱衰造成恐慌……都多少有些影響,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都不是關鍵問題,市場規模本身就是個最大侷限。

這樣講無非是強調轉型的重要性,至於怎麼轉老實說我也不知道,雖然我從末端使用者的身分開始變成一個推廣者,甚至參與試讀成為行銷計畫的一份子,但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做,這就有待其他社會賢達多費神了。

至於把出版業不好過扯到其他有的沒的,那你倒掉算了,連這種簡單的社會變遷都看不出來,還想當出版文化人?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