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很紅的話題是十八分念大學的問題,今年進一步變零分,大概也已經見底了,因為沒有負分的問題。
姑且不論零分的人會不會去報到,零分念大學,某方面是讓台灣大學教育成為國民教育,這好還是不好?
有不少人覺得「我當年那麼辛苦考上,結果現在這些人零分也能念大學」,所以覺得不爽,覺得「被並列為大學生很不爽」。
到底在不爽什麼啊?
別說以前大學超難考的,請問你是哪個時代念大學的?我是錄取率4成的時代念大學的,那如果有人是五成的時代念的,我可不可以說這些人很爛?那一個錄取率只有一成的時代的人,是不是可以罵全國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很爛?
用別的理由就算了,用這種理由是最愚蠢的,講多了只會讓人瞧不起。
怎樣,我念台大,我可不可以瞧不起當屆絕大多數的其他考生,因為我當年全國排名五百多名,但有十一萬考生?那我們那屆的榜首可不以瞧不起全國所有其他人?真是莫名其妙。
我一點也不覺得人家零分念大學會造成我任何影響,一點也沒有。
要知道,以前多得是考大學考到去自殺的、考到住精神病院的,但在填鴨教育時代,學生展現出來的創造力有比較高嗎?我看是沒有。我承認我們那個年代普遍念死書很有一套,但也不過如此而已,我不覺得有什麼好得意的。
##CONTINUE##
先想想台灣教育制度裡一個大漏洞,就是高中的存在。
國中畢業,就兩種路線,一是技職體系,像高職、五專、軍警學校這類,二是升學體系,就是高中。
以前大學很難考,造成很多高中畢業但考不上大學的人。請問,高中畢業的人「有什麼職業專長」,你要他就哪種業?
告訴你,除非台灣全面廢除高中,大學一率由技職體系升學,不然政府實在有責任確保所有高中生都能念大學,因為「大學也是職業取向的教育系統」,是輔導國民投入生產性工作的教育方式(研究工作也不過是一種職業選擇而已)。
所以讓所有高中生都有大學念才是對的方式,不然你就是在傷害高中生,因為沒有培養一技之長,尤其,講白一點,那些書念不好的人就被教育制度給害死了。
說實在的,今天一個成績超級好的人,就算不念大學,那可能也有辦法自己學習其他技能來過生活,但「腦袋就是不夠好」或者「因為城鄉或社會階層差異造成學習機會剝奪」的人,就特別需要這些學習機會。
台灣現在是這樣的,成績比較好的人會念高中準備拼大學,成比差一點的念職校(但也可能準備插大),成績最差的又回去念高中(就最差的高中),以上是一般情況,有些特例就不要拿出來鬼叫了。
那些說譴責零分念大學的,基本上就是想放棄上述第三纇學生,我倒想這到這些在鬼叫的人自己有什麼教育理念?你要這些人怎麼辦?直接丟到就業市場?還是給他們多一點學習機會?
大學很偉大嗎?大學一定只能收精英嗎?那些對零分念大學「痛心疾首」的,我倒想問問零分念學有什麼問題?問題應該是他們用哪種狀況畢業吧!
我高中念嘉中,嘉中雖然是雲嘉第一志願,但因為人口少,除了頂尖幾位之外,其他人成績到其他縣市……像我當年成績在台中要念「第十一志願」。
真好笑,堂堂嘉義第一志願的「高材生」去到台中突然變成「三流高中的『壞學生』」,從這裡就能看去按成績去區分人的高低是多麼可笑的事情了。
如果我在台中念第十一志願會怎樣?那是間好幾年也出不了一個考上大學的人那種學校喔!如果當年我就這樣高中畢業,然後又考不上大學,然後呢?沒有一技之長啊!
為何不去問問全國許許多多在一二十年前念高中卻考不上大學的人,心裡對於能夠有機會念大學做何感想?
請問那些覺得零分念大學很不好的人,你要不要說哪裡不好?是覺得被並列很可恥?還是覺得就業市場要跟這些人分很討厭?
覺得可恥的,那我可不可以也對你感到可恥?你覺得怎樣?覺得就業市場被瓜分的,你真的就對自己那樣沒自信?我就算面對一堆博士競爭者我也有自信把他們幹掉喔!畢竟有馬桶這種例子,讓我知道就算念博士也不一定比較了不起啊!
當真在意,該注意的是大學教育狀況,注意學校能不能確保這些成績最差學生在畢業時能學會職業專長,比方說考取證照之類的,而不是一開始就不准人家唸書。
只想教好教的人的教育制度是很可笑的,因為那些好教的就算不教也能自己想辦法學習,教這些人根本沒什麼了不起的。
多注意一下學校好壞、學校會不會太隨便放人家畢業,這遠比學生考幾分重要多了。
姑且不論零分的人會不會去報到,零分念大學,某方面是讓台灣大學教育成為國民教育,這好還是不好?
有不少人覺得「我當年那麼辛苦考上,結果現在這些人零分也能念大學」,所以覺得不爽,覺得「被並列為大學生很不爽」。
到底在不爽什麼啊?
別說以前大學超難考的,請問你是哪個時代念大學的?我是錄取率4成的時代念大學的,那如果有人是五成的時代念的,我可不可以說這些人很爛?那一個錄取率只有一成的時代的人,是不是可以罵全國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很爛?
用別的理由就算了,用這種理由是最愚蠢的,講多了只會讓人瞧不起。
怎樣,我念台大,我可不可以瞧不起當屆絕大多數的其他考生,因為我當年全國排名五百多名,但有十一萬考生?那我們那屆的榜首可不以瞧不起全國所有其他人?真是莫名其妙。
我一點也不覺得人家零分念大學會造成我任何影響,一點也沒有。
要知道,以前多得是考大學考到去自殺的、考到住精神病院的,但在填鴨教育時代,學生展現出來的創造力有比較高嗎?我看是沒有。我承認我們那個年代普遍念死書很有一套,但也不過如此而已,我不覺得有什麼好得意的。
##CONTINUE##
先想想台灣教育制度裡一個大漏洞,就是高中的存在。
國中畢業,就兩種路線,一是技職體系,像高職、五專、軍警學校這類,二是升學體系,就是高中。
以前大學很難考,造成很多高中畢業但考不上大學的人。請問,高中畢業的人「有什麼職業專長」,你要他就哪種業?
告訴你,除非台灣全面廢除高中,大學一率由技職體系升學,不然政府實在有責任確保所有高中生都能念大學,因為「大學也是職業取向的教育系統」,是輔導國民投入生產性工作的教育方式(研究工作也不過是一種職業選擇而已)。
所以讓所有高中生都有大學念才是對的方式,不然你就是在傷害高中生,因為沒有培養一技之長,尤其,講白一點,那些書念不好的人就被教育制度給害死了。
說實在的,今天一個成績超級好的人,就算不念大學,那可能也有辦法自己學習其他技能來過生活,但「腦袋就是不夠好」或者「因為城鄉或社會階層差異造成學習機會剝奪」的人,就特別需要這些學習機會。
台灣現在是這樣的,成績比較好的人會念高中準備拼大學,成比差一點的念職校(但也可能準備插大),成績最差的又回去念高中(就最差的高中),以上是一般情況,有些特例就不要拿出來鬼叫了。
那些說譴責零分念大學的,基本上就是想放棄上述第三纇學生,我倒想這到這些在鬼叫的人自己有什麼教育理念?你要這些人怎麼辦?直接丟到就業市場?還是給他們多一點學習機會?
大學很偉大嗎?大學一定只能收精英嗎?那些對零分念大學「痛心疾首」的,我倒想問問零分念學有什麼問題?問題應該是他們用哪種狀況畢業吧!
我高中念嘉中,嘉中雖然是雲嘉第一志願,但因為人口少,除了頂尖幾位之外,其他人成績到其他縣市……像我當年成績在台中要念「第十一志願」。
真好笑,堂堂嘉義第一志願的「高材生」去到台中突然變成「三流高中的『壞學生』」,從這裡就能看去按成績去區分人的高低是多麼可笑的事情了。
如果我在台中念第十一志願會怎樣?那是間好幾年也出不了一個考上大學的人那種學校喔!如果當年我就這樣高中畢業,然後又考不上大學,然後呢?沒有一技之長啊!
為何不去問問全國許許多多在一二十年前念高中卻考不上大學的人,心裡對於能夠有機會念大學做何感想?
請問那些覺得零分念大學很不好的人,你要不要說哪裡不好?是覺得被並列很可恥?還是覺得就業市場要跟這些人分很討厭?
覺得可恥的,那我可不可以也對你感到可恥?你覺得怎樣?覺得就業市場被瓜分的,你真的就對自己那樣沒自信?我就算面對一堆博士競爭者我也有自信把他們幹掉喔!畢竟有馬桶這種例子,讓我知道就算念博士也不一定比較了不起啊!
當真在意,該注意的是大學教育狀況,注意學校能不能確保這些成績最差學生在畢業時能學會職業專長,比方說考取證照之類的,而不是一開始就不准人家唸書。
只想教好教的人的教育制度是很可笑的,因為那些好教的就算不教也能自己想辦法學習,教這些人根本沒什麼了不起的。
多注意一下學校好壞、學校會不會太隨便放人家畢業,這遠比學生考幾分重要多了。
很多人沒搞清楚問題在那。問題在台灣大學的教育制度和方式,不在大學氾濫。美國還想送更多人進大學咧。
回覆刪除說得真讚!
回覆刪除有時候我真的搞不懂,大學入學考試不過是一種媒合學生和學校的方法,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用考試成績當成劃分階級的工具哩。
就是有很多那種「把人家刪掉眼不見為淨」的人,沒想過這些人被忽略之後還是在社會上努力生活,用自私的講法很容易解決,但政策考量怎麼可以這樣,畢竟,最弱勢的就是最需要幫助的,所以我對教育資源分配也一直很不爽。
回覆刪除讚讚!
回覆刪除社會普遍存在的價值,就是比~~~~~分類
所以人格養成在這社會就變成不重要了,...
所以就有狗黨的存在.....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考後有「假考部隊」成員在電視上接受訪問,他們說本來還擔心傷及無辜,看來多慮。我認為無論如何,這樣「動用私刑」不對就是不對。
回覆刪除至於現在這種狀況,我想的是:「弄到大家都要消耗這麼龐大的時間和資源,有必要如此嗎?」
假考部隊本身就是笑話,實在懶得再去回應了,想想本來有學校念卻因為他們惡搞變成不能念的學生吧!幹掉爛系?請問在學生權益呢?還真是天才。
回覆刪除其實我搞不太懂,到底什麼是假考部隊啊。
回覆刪除今天在聯合報的讀者投書也看到一篇假考部隊的。
怪怪。
我同意,容易進去難出來才對!
回覆刪除我是去年考上大學的,
回覆刪除但是這並沒有啥麼驕傲的,
不管讀哪一間~都是叫做大學,
沒有必要歧視或是傲視其他的同學,
應該要增進自己的能力才對,
我覺得大大的論點很對,
贊同,
假考不一定好,
名聲不好的大學不一定會出
不好名聲的學生~
我承認我是國立大學的學生~
但是我有的時候很羨慕一些私立大學
學有專精而且學以致用的同學~
希望大家共勉之
說的好~把我心中的疑惑都說出了
回覆刪除很簡單的邏輯。
回覆刪除炒做這種新聞,引導大家往「台灣大學生都不用功,大學生活安逸」去想,先造成輿論潮流,然後再若無其事的開放中國學生來台就讀大學「『刺激』台灣學生用功」,說「這是全民的期望」;接著再找幾個中國來的樣板學生稱讚中國學生多優秀多聰明,然後弄幾個台灣的特殊案例出來大罵台灣本地學生笨又懶。媒體這一套看多了啦。
雖然跟文章無關,不過剛剛看到新聞想問
回覆刪除為什麼馬先生搭民航機可以比搭專機省三千萬?
是省在哪些方面呢?
專機有很多重要國防配備,是總統身分象徵,代表國家實在不該省這種小錢,「她貪腐更多還在做這種秀﹖」
回覆刪除「高中三年的成績檢定結果是零分」這本身就是問題的呈現。
回覆刪除引伸到「高中沒有唸出成績,進入大學的動機是什麼?」這個疑問,要討論的議題就複雜了。
只有高中畢業卻沒有念大學,在職場裡很難被看重,這本身是個社會現象。
話說,升研究所也已經出現這樣的現象了呢,有不少大學念不錯的學校卻沒有繼續念研究所,好像也不能安心了。
這類問題當然重要,但該注意的是學校如何提昇教育品質?如何提昇學生受教意願?比方說不要老教跟台灣本地無關的課程,因為提不起興趣,所以要多教本國史地與語言文學。不要教違反世界潮流的課程,因為會讓學生與國際脫軌,所以不用浪費時間教一堆中國的東西,更不該吹捧中國。不要當學生壞榜樣,比方說明明有補習有用參考書,卻要學生配合說謊……
回覆刪除更不要搞那種私校倒店賠學費這種無聊把戲,受教權的保障才是重點吧!
我有問題:「私校倒店賠學費」是指歸還註冊開學時已繳的學費嗎?如果學校中途倒了,學生的受教權一定受衝擊吧?應該不會有學校在學期中突然說:「我們不行了。」那麼所謂的賠學費是什麼?如果是先前念完的學期也要賠就沒道理。
回覆刪除錢根本不重要,該注意的是如何讓學生教育可以銜接上去,只想賠錢了事根本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回覆刪除不過對馬桶來講不負責任才是它的人格特質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