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作者: 辛達塔.穆克吉
原文作者: Siddhartha Mukherjee
譯者: 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7/24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374765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
規格:READMOO電子書
出版地:台灣


很久沒啃這麼硬的科普書了,雖說好歹也是念醫學院的,相關知識也不是說沒有,不過講到近代的部份,真的就很吃力了。

但不要因此畏懼,因為這是本科普書,基本上作者的表達能力非常優秀,換句話說,就算你不能完全理解那些科學內容,但理解「歷史脈落」與「倫理關鍵」都是沒問題的,而這兩點其實是一般讀者真正需要的部份,也是一本優良科普書所要傳遞的價值觀。

故事從作者的家人談起,他們家族有精神疾病的家族史,這讓他感到不安,同時也好奇。

家族疾病,意味著遺傳因素(才不是什麼業障勒!),而遺傳因素,自然要討論基因。

於是故事回到很久以前,國中生物課上過得孟德爾。

其實人類一直知道……不對,或許是動物本能,總之,人類都會想辦法生下「自己的」子孫,女人當然沒問題,自己生的一定是自己的,但男人無法確定,於是會使用各種暴力手段……

總之,留下「自己的種」是很重要的事情,你看反對同性婚姻的人,連別人的種都要干涉……

結果這個祕密居然讓終身禁慾的修士研究出來,還真是有意思。

而這也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就沒完沒了了,當然也同時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嚴重的悲劇,例如納粹的優生學。

作者一步一步帶領我們,看著科技發展與社會現實如何交互影響,雖說大多數時候科技還是關不住的,但也總是會有人在使用科技上爆走,引起社會問題。

但DNA之謎依然逐漸被解開,雖說目前有遇到一些瓶頸,但在量子電腦開發出來的現代,很多定序上面需要耗費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可預期會被克服的。

有疑義的地方依然是倫理,正如最近的墮胎討論一樣。

不過歷史告訴我們,基本上科學會一直是獲勝的那一方……只是會用哪種方式呈現而已,畢竟很多反烏托邦故事在警告我們失序的科學會產生何種未來,關鍵在於我們不是要反科學,而是專注倫理核心。畢竟,科學如果不能為人類帶來益處,它在本質上會變成沒意義的東西。

別忘記,科學並不是「發明」,而是「發現」,當初定下科學「規矩」的,可是上帝,而祂正在監督著人類怎樣使用他所賜與的這一切。

本書算是把基因的歷史做個詳細的交待,但並未完結,實際上,還差得遠。畢竟,上帝只用四個編碼就設計出全地球的生命,其複雜程度還可以讓人類研究上好一段時間勒!

何況你覺得DNA就決定了一切嗎?早得很。

留言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