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感想:撒母耳記上1-7

再來我們要談談最後一位士師,也是最偉大的一位(大概也是最辛苦的),也就是撒母耳。

事情從非常「傳統」的情況下展開,女子不孕,所以被欺負,總之就是母以子貴。於是又照例向上帝求子,而且直接承諾要把孩子獻給上帝,跟參孫一樣。

於是,
禱告蒙應允,撒母耳出生了,但他可是以法蓮人,不是利未人,這下獻給聖殿,可以做什麼事情呢?

預兆來了,其實士師記後面已經出現利未人墮落的記載,而這次可以大祭司家直接墮落……再一次,長子名分又動搖了。

總之,用族群或血緣來做職務分別,其實是很不好的方式啊……不過古代基本上常常都是用這種方式在進行世代交替的--只要馴化之後,其實還滿好用的,免得你造反。

也因此,撒母耳被預備了,從小開始,他就聽得到上帝跟他說話。有意思的是第3章第6節提到「那時撒母耳還不認識上主,因為上主還沒有向他顯現過。」這裡的「認識」,並不是說書上提過或聽人家講過,而是指「還未與上主建立合宜的關係」,這是一種比較深入的靈性交流。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只是從聖經或牧者講道中去認識上帝,其實是不夠的,你還得跟上帝建立起更親密的關係。

這部份可沒那麼容易,那種跟上帝交通的體驗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講明白的,因為是很個人的體驗,有感覺跟沒感覺一翻兩瞪眼,每個人的感動可能又不一樣。

但這正是宗教體驗可貴之處,你得自己去尋找,沒人能幫你(當然,提點是可能的)。

然後撒母耳就成為先知了。

接下來發生了大事,約櫃居然被搶走。

從聖經記載可以看到,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以色列人迎擊卻失敗,於是想到搬約櫃出來。

問題出在,這些行為有先經過上帝同意嗎?從記載上看來是沒有,而這可是一種冒犯,懲罰當然不會太輕,以色列人得到一個更大的失敗,連約櫃都被非利士人搶走了。

不過搶走上帝的聖物當然本身也是一種褻瀆的行為,非利士人吃了不少苦頭,最後決定把約櫃還回去。

有趣的是,因為國族神與多神信仰的緣故,非利士人其實很敬畏耶和華,只是他們同時敬畏很多神明而已……遇到一個很強的神靈,因為是外族神,所以只好還回去……都不會想要自己留下來拜,這一點還滿有意思的。

於是,打勝仗歸打勝仗,敬畏神明並沒有什麼丟臉的,非利士人還很慎重的找了祭司來(當然不可能是耶和華的祭司),參詳要怎麼賠罪,還送了有點喜感的禮物:金老鼠和金瘡皰模型。

對他們而言,這反倒是一種消災解惡的作法了。

不過問題輪到以色列人自己扛了,因為約櫃不是凡俗之物,要擺在聖幕裡面,那可以隨便擺,結果不小心看到的人還被擊殺……

後來搬到基列•耶琳才沒事,一連20年,這段時間大概以色列人終於又想到約櫃的神聖性,所以比較老實,然後撒母耳在這段時間也不對要求以色列人必須棄絕異教,尤其是迦南傳統的巴力和亞斯她錄偶像,而在他領導之下,以色列風平浪靜,總算有一段承平時光。

雖然他被送進聖殿,但他不是利未人,不能擔任祭司,但以先知與士師的身份(跟底波拉一樣,都同時有兩種頭銜),不但傳達上帝的旨意,也同時在軍事上有相當成就。



留言

liker